新加坡疏解“鄰避效應”之鑒-新華網

新加坡疏解“鄰避效應”之鑒

2016年08月10日 08:37:02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6版

  ■好望角

  陳濟朋

  疏解鄰避效應,對新加坡而言是現實的必需。作為一個面積只有719.1平方公里的小島國,新加坡沒有辦法將化工企業和垃圾焚燒廠安置在偏遠的荒郊野嶺之中。位于新加坡島西南方的裕廊島是化工設施集中的地點,但距離新加坡島只有大約1公里,從新加坡島上的居民區可以清晰地看到許多化工設施矗立在那裏。

  新加坡的成功經驗,在于嚴格管理容易誘發鄰避效應的項目,以此為基礎,輔之以全面透明、加強溝通的努力,讓公眾真正了解風險,從而贏得信任,消除心理上的排斥感。與此同時,新加坡也採取綜合性的措施,不斷提升受影響區域的吸引力。

  當然,盡管受到國土面積狹小的局限,新加坡還是盡可能地將工業區與居民區進行了分離,以保障居民區的安全。裕廊島最初是在幾個小島的基礎上,填海連接在一起形成的一個石化基地。記者曾上島參觀一些大型化工廠,印象中整個區域規范有序、管理嚴格。在一家從事煉化生産的企業,一座龐大的石化設施裏各種金屬和非金屬的管道疊成高塔,環境十分整潔,也基本實現了自動化管理。事實也正是如此,這家公司的高管在開業儀式上強調:安全生産是這家企業的生命線,也是其核心競爭力所在。新加坡的政府領導人出席類似場合的時候,也多次強調安全生産的重要性。

  在裕廊島內部,各種不同化工設施之間往往採用水渠等方式進行區隔。事實也證明這樣做的有效性,裕廊島也曾發生過煉化設施起火的事故,但由于救援得力和有效的區隔,避免了事態的蔓延。

  從新加坡的經驗來看,疏解鄰避效應的關鍵,不在于將化工廠或垃圾焚燒廠放置在盡可能偏遠的地方,而在于如何保證安全生産措施不成擺設。新加坡採取的做法是重罰,讓環境違法的成本遠高于收益。

  鄰避效應是公眾心理上缺乏信任感的表現,加強資訊公開、與民眾進行有效溝通是疏解的關鍵所在。例如,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有序組織公眾進入工業設施內部進行參觀。新加坡的裕廊島管理非常嚴格,但在對公眾開放的方面也有明確的規定;實馬高島垃圾填埋場也允許公眾登記申請參觀,還會組織公眾教育活動。

  當裕廊島發生煉化廠火災時,在能夠看到火災現場的地方,當地消防部門負責人和煉化廠的高管,每隔幾個小時就召開一次記者會。介紹救火進展,畫圖解釋火災現場的風險點在哪裏,接受記者的追問。正是這些良好的溝通,讓公眾保持了對項目管理的信任。雖然風險無法百分之百避免,但公眾通過政府的嚴格管理、資訊公開,看到了項目安全性的保障,類似的情況也見于新加坡外籍“客工宿舍”的建設。

  新加坡政府採取的另一項舉措,是在受到相關項目影響的地方改善環境、給當地公眾帶來福利。例如,近年來,政府在與裕廊島隔海相望的西海岸一帶建設了大片綠地和兒童樂園等公眾設施,成了新的地産熱點。在風險項目附近建設養老公寓、完善配套的醫療設施等舉措,也能讓附近居民受益,疏解鄰避效應造成的心理影響。

【糾錯】 [責任編輯: 胡雋欣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54741292183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