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頻道 > 正文
 
專訪:中國標準化建設重在核心能力和人才支撐——訪國際標準化組織主席張曉剛
2015年08月12日 07:49:32  來源: 新華網新加坡頻道 【字號 】【收藏】【列印】【關閉

    新華網新加坡8月11日專電(記者 馬玉潔)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主席、鞍鋼集團公司總經理張曉剛11日在新加坡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中國將更積極地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而核心能力和人才支撐將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張曉剛表示,只有行業的領頭羊才能做標準,這也是企業和國家發展到一定階段就要追求標準制定權的原因。從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架構來看,各常任理事國經濟總量的世界排名,基本就是各國在國際標準制定方面的參與度,唯獨中國是個例外。

    他指出,中國經濟在過去二三十年間高速發展,如今經濟總量已攀至世界第二,然而中國在國際化標準方面的參與度卻仍然較低。

    張曉剛解釋説,中國過去幾十年間一直集中在大宗産品生産制造領域,經濟發展到近期才開始注重較為尖端的産業,因此關注和重視標準化都起步較晚。但他認為,中國目前的經濟總量決定了中國未來必將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而標準化也將反過來推動中國的發展。

    張曉剛説,中國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很多問題,例如食品安全問題,都肇因于沒有重視並執行標準。忽視標準導致不少中國品牌少有國際話語權。而中國企業在邁向海外的過程中,標準也將起到引領和先行的作用。

    “産業走出去的過程實際上是標準對接的過程,如果大家沒有共同的標準,就沒辦法讓産業在當地落地,”他説。

    談到中國應如何更好地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張曉剛説,核心能力和人才培養是重中之重,“所謂核心能力就是技術創新,你要做國際標準,就必須是世界一流;而你要做標準,沒有標準化的人才,照樣沒法去做”。

    張曉剛表示,1998年他剛參加ISO會議時,由于語言障礙,中國專家的觀點無法有效傳達到與會外國專家耳中,造成中國代表團在會議上非常被動的局面,這讓他看到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張曉剛説,近20年來,他看到了中國企業在參與標準制定方面的努力和進步,“很多中國企業已經有能力主導國際標準的制定,但要想在標準制定上有話語權,核心能力方面必須趕超最優秀的國家和企業”。

    張曉剛于2013年9月當選ISO主席,並于今年1月上任,任期3年。這是自ISO成立以來中國人首次擔任這一國際組織的最高領導職務。

分享到:
延伸閱讀:
( 編輯: 李小雨 ) 【字號 列印關閉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06061281189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