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頻道 > 正文
 
“新加坡之父”的這輩子
2015年03月23日 10:28:24  來源: 新華國際 【字號 】【收藏】【列印】【關閉

  “新加坡之父”李光耀2015年3月23日因病去世,享年91歲。李光耀是新加坡不折不扣的締造者,除了經濟騰飛,他還設計了政治、文化和新加坡社會的整個體係。而作為一個鐵腕式的政治人物,李光耀和他的執政風格也備受爭議。他這輩子功過是非,影響幾何,如今任人評説。

  【早年李光耀】

  李光耀1923年9月出生于新加坡。李光耀的祖輩都是客家人,其祖父李雲龍曾在當時的華裔百萬富翁、爪哇糖王黃仲涵麾下供職。在長期與英國人的相處中,李雲龍非常欣賞西方人高效的工作方式和西式生活方式。多年積累的大量財富也允許他讓李光耀從小接受西方教育,這對李光耀影響至深。

  李光耀從小就具有獨立和堅強的性格。少年李光耀善于分析並充滿理性。他在回憶錄中還曾直言對其父生為富家子弟的不以為意。

  李光耀在學業上一直是優等生,英語標準,思維敏捷。他先在新加坡頂尖的英校萊福仕書院就讀,之後赴英國康橋大學修讀法律,1949年以優等成績畢業,開始在英國從事律師工作。不久之後,李光耀回到新加坡,通過在社會案件中為弱勢群體發聲逐漸樹立威望,並在工會運動中建立了廣泛的社會基礎。在工作之余,李光耀開始與吳慶瑞、杜進才、拉惹勒南等人商討建立政黨的可行性。

  1954年,31歲的李光耀參與創建人民行動黨並擔任秘書長,是該黨的實權領導人。李光耀早期有明顯的左翼傾向。在最初組建政黨時,為了爭取新加坡廣大華族的支援,他與當時活躍在新加坡華族工會中的馬來亞共産黨成員聯手,為新加坡爭取自治地位。不過,雙方的政治訴求日後出現分歧,行動黨也在發展中逐漸去左化。

  1955年,李光耀成為行動黨三名國會議員之一。1959年,行動黨在自治邦政府的大選中獲勝,年僅35歲的李光耀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年輕的總理。

  【總理李光耀】

  李光耀執政早期尋求新馬合並。在他的努力下,這一願望在1963年實現。不過合並之後雙方在政治理念、經濟發展、文化心態等方面互不信任,合作不暢。1964年,新加坡發生兩起種族騷亂,事態嚴重。為避免危機升級,1965年,新加坡被迫獨立。

  新馬分家後,李光耀一直擔任人民行動黨的秘書長和政府總理,直至1990年卸任。在他擔任總理的31年間,新加坡從一個失業率高達12%,每人平均GDP僅有516美元的國家,僅用一代人的時間就擺脫貧困,以亞洲四小龍的姿態一躍晉升發達國家行列,堪稱奇跡。如今,新加坡是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之一,每人平均GDP達五萬美元以上,失業率長期維持在2%左右。

  圖為1976年5月13日,李光耀在北京遊覽長城。

  李光耀是個十足的實幹家。人民行動黨在1959年贏得大選以後,為了顯示整治貪腐的決心,李光耀和行動黨成員在市政廳大廈前舉行群眾大會,一律身穿白色襯衫和長褲,象徵政府的廉潔;而為了整頓新加坡當時垃圾遍地、棚戶區林立、河水腐臭的惡劣環境,人民行動黨掌權後不久就展開清潔運動,號召人們打掃街道,清理海灘垃圾;為了改變婦女與男性同工不同酬的狀況,李光耀在黨內推出五名女候選人,並讓妻子柯玉芝去電臺廣播,承諾制定婦女憲章,並在一年後兌現了以上諾言。

  李光耀的行事風格很快成為新加坡政府的風格,在他的帶領下,新加坡政府短期內取消300多種關稅,開放市場,廣邀投資。正是由于李光耀和同僚的實幹,僅有200萬人口的新加坡得以在短時間內克服困難,頑強生存。

  在思想上,李光耀始終保持居安思危意識。他親歷被認為戰無不勝的英國皇家空軍被日軍擊敗。措手不及的經歷讓李光耀認識到居安思危的重要性,將其視作治國理念並被奉行至今。

  在憂患理念指引下,李光耀和新加坡的掌舵者們構建了一係列政治體係:縝密嚴格的公務員錄用體係,為政府精選人才;“居者有其屋”的組屋政策穩定了民心,使曾經是東南亞最大的貧民窟之一的新加坡實現了八成以上居民住在政府組屋的創舉;“輕福利”的中央公積金制度,讓國民在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保障之余,不敢輕易松懈,避免全面福利體係傷害國家競爭力……熟讀歷史的李光耀深知世界歷史上沒有長壽的城市國家,因此,他的一係列政策都是讓新加坡能有維持自身發展的長期動力。

  李光耀的影響力不僅覆蓋新加坡700多平方公里國土,更遠遠走出了東南亞。在國際交往中,李光耀奉行利益優先的實用主義政策,廣交朋友卻不結盟,不站隊又不中立。正如李光耀所説:“我們的外交政策不是建立在意識形態和任何教義之上,而是建立在確保新加坡的安全和繁榮的現實需求上。”為此,他遊走在東西方之間,竭力在各大國之間尋找平衡。

  圖為1988年7月31日,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在政府官邸會見前來訪問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

  因為李光耀坦率直接,總能一針見血的指出各國在政策上的問題,他還是很多歐美領導人研究亞洲政策的“軍師”。從尼克松到奧巴馬,歷任美國總統都向他請教對亞洲的看法,而撒切爾夫人也表示自己在擔任英國首相期間,從不放過李光耀的每一篇講話稿。

  【威權李光耀】

  李光耀的鐵腕政治家形象和他的直言直語,以及他所倡導的“亞洲價值觀”讓他備受爭議。

  李光耀認為歐式、美式民主和自由並不適合新加坡,主張推行有限度的民主,他為新加坡量身打造的政治模式被西方媒體稱之為威權法治主義。對于美國政府多次表示希望新加坡改變政體,他回應説“新加坡政府不會因為外來的壓力,做出自己認為不該做的事情。”他甚至直言:“你越是要推銷你的這種人人放縱,每個人只顧自己的想法的制度,就越是在阻止我們的生存,我們就越要抗爭到底。”

    圖為2000年9月16日,李光耀在新加坡歡度77歲生日。這是李光耀和夫人柯玉芝在慶祝儀式上吹蠟燭。圖片來源:新華/路透

  李光耀對新聞的管制也較為嚴格。新加坡政府立法,新聞媒體只能享有“有節制的權力和有約束的自由”。而外國媒體若批評新加坡,必須刊登新加坡政府的回應,否則發行量將被限制。他本人也曾多次與《經濟學人》、《泰晤士報》等外國媒體交手,甚至訴諸法庭。對此,李光耀曾説:“如果我允許外國報章來拉我的尾巴,掐我的頸項,而且又沒有受到懲罰,那新加坡媒體也很快的會加以倣效。”

  在一次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李光耀説:“我並不是説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但是,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一個光榮的目的。”(編輯:袁帥)

分享到:
延伸閱讀:
( 編輯: 余南 ) 【字號 列印關閉
010020030400000000000000011154671276103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