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崔洪建:烏克蘭危機背後的大國博弈

2015年01月09日 16:15:18 來源: 新華國際

    新華網北京1月9日電 新華網第五屆“縱論天下”國際問題研討會8日在京舉行,與會專家就“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實踐與發展創新、國際熱點問題及大國博弈、中國周邊外交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及國際秩序重構等議題進行了熱烈深入的探討。會上,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就烏克蘭危機背後的大國博弈進行發言,以下是主要內容。

       1月8日,新華網思客會之第五屆“縱論天下”國際問題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在會上發言。新華網 雷東瑞 攝

    一年多來,烏克蘭危機的演進過程如同膿包被擠破到持續潰瘍。而為何潰瘍仍在持續,不能愈合呢?就是因為危機背後充斥著大國博弈有形無形的手。

    要治療潰瘍,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膿擠掉,等出完血後再進行處理。但現在問題是,把膿擠掉以後可能會持續出血,而且會血流不止,這正是烏克蘭危機的症結所在。

    另一個方面,如果説現在烏克蘭在流血,接下來令人擔憂的是俄羅斯會不會流血,會不會爆發顏色革命?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就曾指出,西方因烏克蘭問題對俄羅斯採取的制裁旨在“推翻俄羅斯政權,改朝換代”。但在這場博弈中,歐洲和美國也可能有出血點,以致于博弈的各方都不敢往後退,因為稍有不慎,這種退步可能就是戰略性的潰退。

    烏克蘭危機背後的大國博弈有兩大特點:第一,博弈始終是圍繞著勢力范圍和緩衝區展開。在某種程度上,危機前的烏克蘭無論是內政還是外交,基本上還能維持一種平衡。換句話説,烏克蘭是西方和俄羅斯之間的一個緩衝區。但現在平衡已被打破,俄羅斯始終希望能在俄歐之間保留一個隔離緩衝區,烏克蘭東部地區就順理成章地成為這個緩衝區的不二選擇。

    第二,這是一場非對稱、不均衡、全方位的大國博弈。盡管目前烏克蘭危機是一個地區問題,且各方都不願讓烏克蘭危機鬧大,但在某種程度上它具有全局性的影響力。

    什麼叫非對稱性?有句古話叫“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現在俄羅斯與西方的博弈就處于這樣的局面,普京“秀肌肉”,西方卻打經濟制裁戰,由此也造成了雙方勢力不均衡的態勢。雖然從經濟角度來看,相較于西方,俄羅斯經濟比較脆弱。一旦雙方硬碰硬,毫無疑問歐洲將成為戰場。這就是造成博弈的非對稱性、不均衡化的原因,也導致了博弈的長期化。

    這場博弈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全方位性。各方在這場博弈中用盡了手段,對于俄羅斯而言,無論是策略上的軍事行動,還是資訊戰、情報戰、輿論戰等等,可以説是一種立體的、全方位的博弈態勢,西方亦如此。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烏克蘭危機背後的大國博弈出現了一些新規則,尤其是在全球化時代的背景下。首先,規則的改變在于對權力構成要有新的認識。一方面,各方博弈的基本出發點就是大國不戰,即大國之間不能發生全方位、直接的軍事衝突,甚至核戰爭,這是博弈能持續下去的前提。另一方面,大國不戰的前提是大國不能有短板,尤其是致命短板,而現在經濟問題,或者説能源經濟問題幾乎成為了俄羅斯的短板,俄羅斯如何彌補這一短板是2015年應特別關注的問題。

    其次,規則的改變在于要看到相互依存的另一面。一旦涉及國家安全或者戰略安全時,要對相互依存所帶來的影響有所平衡和制約,即在相互依存態勢下如何保持不受控制。在相互依存的全球化過程中如何保持自由行動能力,保持不受其他大國干涉影響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命題。

    展望2015,烏克蘭危機是否還會持續下去?在這場博弈中有沒有真正的贏家?

    首先,由于權力構成本身發生了變化,贏家這個概念也在發生變化,烏克蘭危機中,沒有全勝方,各有得失。此外,對于“新冷戰”的説法,重點不在于冷戰而在于新,“新冷戰”也可能不是我們理解中的冷戰。

    烏克蘭危機的未來走向,簡單來説不外乎兩種結局,就如同股市一般,是否有人離場取決于兩個原因,一是獲利離場,二是玩不下去了,止損割肉離場,就看局中各方如何選擇。但是,烏克蘭博弈中的“獲利離場”並沒那麼容易。雖然美國是唯一的超級大國,戰略反映速度最快,能動的制約手段最多,但美國若想獲利離場,烏克蘭國內的衝突和矛盾會一直橫亙在美俄之間,成為揮之不去的矛盾導火索,即使美國想退也退不下來。

    既然我們承認了大國不戰的前提,各方若繼續玩經濟制裁、“秀肌肉”的遊戲的話,下一步就看誰受不。俄羅斯能否啟動亞太發展戰略,贏得歐洲之外更廣闊的市場,為抵禦制裁提供更大的後備和支援?值得我們重點關注!(崔洪建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

整合閱讀

熱點推薦

頻道推薦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61127373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