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奧巴馬誓言結束槍擊案悲劇
2012-12-18 14:09:16 來源: 環球時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不要失去信心,我們的外在日益衰弱,但內心日漸強大。”美國總統奧巴馬于當地時間16日晚在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學發表演講時這樣説。兩天前,在這所寧靜的學校裏,20名學生和6名教職人員遭射殺身亡。奧巴馬在演講中誓言,不能讓此類悲劇事件成為常態,“我們必須改變它”。不過,在是否禁槍這個美國政壇極度敏感的話題上,奧巴馬“做得不夠”的反思被很多媒體認為是“輕描淡寫”。17日的美國輿論依然籠罩著悲傷,“是槍支泛濫還是精神健康”導致槍擊案頻發,成為媒體爭論的話題。美國《費城問詢報》評論説,按照慣例,“桑迪胡克”和其他槍擊案地點一樣被錄入數據庫,但美國的槍支問題依然無解,它已成為美國文化中“腐爛和病變”的一部分。

    “一個國家的悲痛,一個父親的慰藉。”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7日這樣形容奧巴馬的慰問演説。奧巴馬強調,“紐敦鎮,你們並不孤單”。他説,“我們在這裏一起為20個美麗的孩子、6名傑出的成年人哀悼。當危險降臨時,學校員工沒有退縮,沒有遲疑。紐敦人,你們激勵了我們”。CNN稱,奧巴馬的講話再次把美國民眾的視線轉移到兒童保護上來。這已是奧巴馬任總統期間第四次參加槍擊案的追悼會,不過,奧巴馬沒有説會採取何種具體行動。據報道,奧巴馬在演講的最後階段用緩慢的語速念著每個遇難者的名字,美國《芝加哥論壇報》就此評論説,這成了當晚“最撕心裂肺的時刻”。

    與此同時,隨著警方調查的深入,令人震驚的細節逐漸披露。美國《華盛頓郵報》17日報道稱,根據警方公布的名單,槍擊案遇難者包括8名男童和12名女童,年齡為6至7歲,而不是一天前外界所知的5至10歲。槍手強行進入學校,用經常出現在戰場的半自動步槍,在一年級教室內連續近距離射擊教師和孩子。警方稱,部分人遇難前做出不同程度努力,阻止槍手行兇或者為學生擋子彈。

    康涅狄格州首席驗屍官韋恩·卡弗在公布驗屍結果時情緒激動。根據他的介紹,遇難兒童身穿特制的小孩服,“全部是一年級學生”。學校裏遇難的6名成年人全是女性,年齡在27至56歲之間。卡弗説:“我只驗了7具屍體,遇害者每人身中3到11槍。”此外,另一名遇難者是槍手亞當·蘭扎的母親南希·蘭扎,被警方發現死于距離學校數公里的家中。南希並非先前報道的桑迪胡克小學教師,警方已確認她是待業人員,並非學校的正式員工。

    對于兇手亞當為何將槍口對準孩子,《紐約時報》援引一名蘭扎家摯友的話説,亞當從小被母親管得厲害,他可能要證明“自己的能力”。康涅狄格州警察部門主管保羅·萬斯表示,警方已找到一些“非常有用的證據”,並且桑迪胡克小學死裏逃生的目擊證人也會提供證詞,但保羅沒有透露證據細節。

    17日的美國輿論仍在反思。美國兒童保護基金會的瑪麗安·埃德爾曼説,桑迪胡克慘案不是“意外”,它是“我們這個國家愚蠢地、喪失道德地捍衛持槍權,無視兒童保護的惡果”。美國《時代》周刊稱,桑迪胡克槍擊案等極端事件的實施者有很多共同點:他們具有反社會性格,精神抑鬱或錯亂,傾向于認為別人有錯在先。精神健康是這些行兇者的核心問題。《時代》還稱,並非所有殺戮者都以學校為目標,但行兇者想以最邪惡的方式報復社會,拼命給社會造成最大傷痛,學校于是成為他們襲擊的目標。

    美國《費城問詢報》17日發表社論悲觀地表示,13年前科羅拉多州13人死亡的校園槍擊案、5年前32人死亡的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5個月前科羅拉多電影院12人死亡的槍擊案都沒有令政府禁槍,如今康涅狄格州20名兒童慘死槍下,人們依然沒有理由相信這個國家會厲令禁槍。CNN稱,盡管每次慘劇後都有人大聲疾呼,但民意調查顯示,美國公眾對是否禁槍的態度沒怎麼變。

    奧巴馬16日演講後,兩名遇難學生被先行下葬,而就在當天,美國中部的堪薩斯州又發槍擊案,兩名警察在對嫌疑車輛檢查時中彈身亡。此外在14日和15日,亞拉巴馬州、內華達州和俄克拉荷馬州也先後傳出3起槍擊案和一起預謀謀殺案,共造成4人死亡、4人受傷。美聯社評論説,控槍或許能把行兇者手中的兇器拿走,但槍擊案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生。桑迪胡克慘案提醒美國是時候禁槍了,也是時候討論民眾的精神健康問題了。(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楊帆本報記者王渠)

    

+1
【糾錯】 責任編輯: 盧鑒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雨後西湖晴歸來
雨後西湖晴歸來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99051241122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