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紅一連紅在哪?一封血書給出了答案

2017年07月26日 13:36:20 來源: 解放軍報

    原標題:連旗為什麼這樣紅——探尋第79集團軍某旅紅一連官兵代代傳承的忠誠基因

    【連隊名片】 第79集團軍某旅英雄紅一連是誕生于南昌起義的紅軍連隊,先後經歷反“圍剿”、血戰湘江、奪佔臘子口、平型關大戰、挺進大別山、強渡長江等重要戰役戰鬥。90年來,不管形勢如何變化,紅一連官兵始終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信仰不動搖,凝結成了“忠誠、無畏、犧牲、決勝”8字連魂。

    剛辦完婚禮,薛長有就急急忙忙趕回部隊。作為第79集團軍某旅紅一連指導員,在部隊改革調整關鍵期,他這個連隊黨支部書記不能不在位。

    “能和新婚妻子這樣短暫相聚已經很幸福了……”薛長有的話語中滿是感慨。

    因為崗位縮編,薛長有成為編余幹部。面對個人利益得失,薛長有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改革的無條件支援。

    “槍聽我的話,我聽黨的話。”從走進紅一連那天起,薛長有就懂得這個樸素的道理,更懂得教育引導身邊人。

    連裏的下士莊猛,手榴彈投擲百發百中,是旅裏有名的“投準王”。可隨著實戰化訓練逐步深入,他感到自己從前練就的“絕招”並不適應如今的訓練場,難免有些沮喪。

    薛長有覺察到莊猛的情緒變化,把他拉到榮譽室,指著一枚革命先輩遺留下來的黨徽説:“飛奪瀘定橋前,紅軍用‘鐵腳板’跑贏了車輪子。奔襲中,有3名掉隊戰士一路追趕。他們剛趕上隊伍,趙長發就暈倒在地。他臨終前的最後一句話是‘黨小組長趙長發帶領兩名戰士向黨組織報到’。”

    重溫先輩的事跡,莊猛一下子明白了,紅一連的兵能始終保持人人過硬,靠的是思想不掉隊、本事不落伍。他發奮努力,參考國內外實戰化訓練方法,改進實戰條件下投準動作要領,使“考官發令”的老方法變為“讀秒殺敵”的新模式。

    紅一連紅在哪?走進紅一連榮譽室,一封戰爭年代的血書讓記者肅然起敬:一塊白布上,鮮明地寫著“黨,我堅決完成任務,在戰鬥中考驗我吧”。從一封血書到一枚黨徽,從一位位英模人物到一場場特殊戰鬥,無不散發著紅一連官兵“鐵心跟黨走,真心聽黨話”的信仰芬芳。

    抗戰勝利日大閱兵訓練期間,作為“平型關大戰突擊連”英模部隊方隊的一員,上等兵張朝陽操槍練習時右臂拉傷,傷筋之痛常常讓他半夜驚醒。他晚上咬著毛巾睡,白天纏緊繃帶練。在酷熱的訓練場,他堅持每天訓滿12小時。

    張朝陽身上的拼勁,正是傳承自紅一連的鐵血忠誠。

    那年,吉林永吉洪水肆虐,紅一連官兵千裏馳援。面對洪魔,官兵顧不上休息,扔下背包,扛起沙袋直撲決口。

    在與時間的賽跑中,五班副班長林利斌手上和肩上的血泡已經磨破。但他顧不得處理傷口,在大堤上連續奮戰18個小時,直到體力不支。有戰友勸他別累壞身體,他卻説:“戰爭年代,老班長陳輝金左眼被敵人炮彈擊中,眼珠子流了出來,還在與敵人拼死搏殺,我這點傷又算得了什麼?”

    不同的年代,相同的使命;不同的環境,相同的情景。走出榮譽室,兩個細節不停地在記者腦海中翻騰。

    ——在奪取瀘定橋的戰鬥中,紅一連傷亡慘重,所剩不足10人。面對拿兩塊大洋回家還是跟隨部隊繼續戰鬥的抉擇,全連官兵跟黨走的信念異常堅定,無一人離隊。

    ——在大宗家戰鬥中,老指導員梁世淦為掩護主力,右臂被日寇的馬刀砍斷,肚子被刺刀捅破,但仍用左手射擊、用牙齒撕咬掉敵人半個耳朵,硬是帶領連隊拖住了鬼子,完成了任務。

    為什麼紅一連連旗這樣紅?記者倣佛找到了答案:在一連官兵腦海裏,黨的話就像母親的聲音,永遠值得銘記;是一代代官兵的犧牲奉獻染紅了戰旗!

    90年風雨征程,如今的紅一連再次站在了轉型發展的時代潮頭:更換新裝備、融入新體制,成為一支新型作戰力量。

    記者堅信,換羽雄飛的紅一連,將一如既往地把忠誠于黨的如磐信念視為“命根子”,時時堅守,代代相傳。(錢曉虎、孫繼偉、宋志強)

【糾錯】 [責任編輯: 王瑤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28129664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