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網上需談兵”, 網絡安全緊緊連著國防安全

2017年06月19日 08:40:29 來源: 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

    2016年,德國核電站的電腦因檢測出惡意程式而被迫關閉發電廠;2017年3月,維基解密公布了8000余份據稱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對全球智能設備進行入侵監控的機密文件;2017年5月,WannaCry勒索病毒席卷全球,至少150多個國家受到病毒影響,金融、能源、醫療、教育、通信等眾多領域遭受嚴重損失,受影響用戶超30萬,損失高達80億美元,而這起網絡攻擊的發起者至今未被查獲……

    網絡監聽、網絡攻擊、網絡詐騙、網絡恐怖主義等違法犯罪活動,不同程度充斥在網絡空間,隨時都可能給國家安全、國防安全和個人安全帶來威脅、造成損失。2017年3月1日,中國發布《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戰略》,用四項原則、六大目標、九大行動計劃,向世界清晰描繪了中國面向全球網絡空間的宏偉藍圖,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提出中國主張。作為擁有近7億網民、400多萬家網站的網絡大國,如何發展並治理好這片歷史的新疆域,如何維護好網絡空間的主權、安全,成了確保國家安全,建設網絡強國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

    2017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正式實施,它標誌著我國對網絡空間的發展治理愈趨科學、正規,它是我國網絡空間法治化建設的重要裏程碑,是規范網絡空間發展、運作和治理的重要保障。針對全球多發的網絡監聽、網絡攻擊,以及一些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網絡安全法》第一條,開宗明義指出,網絡雖無邊界,但是網絡有主權,網絡要安全,網絡安全與國家、社會和個人的權益息息相關。

    較之傳統的情報收集、偵察、攻擊、滲透、策反、竊密、顛覆等活動,通過互聯網展開顯然要比傳統手段更加快捷、廉價、隱蔽和高效。尤其是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産生後,很多有價值的情報都可以借助網絡信息技術,從海量的網絡數據中一一淘出,甚至個體資訊的泄露都可能對國家安全、國防安全造成嚴重威脅,讓人防不勝防。

    針對這些潛在的網絡風險和安全隱患,《網絡安全法》明確了國家有關部門的監督管理職責,提出了政府、企業、社會組織、技術社群和公民等網絡利益相關者共同參與、共同治理的原則,明確國家建立網絡安全監測預警和資訊通報制度,建立網絡安全風險評估和應急工作機制,制定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並定期演練。這為建立統一高效的網絡安全風險報告機制、情報共用機制、研判處置機制提供了法律依據,為深化網絡安全防護體係,實現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網絡安全態勢提供了法律保障。

    國防和軍隊信息安全並非離我們很遠,它源自于每一個地區、每一個公民的信息安全,它需要依靠每一個公民的安全意識作為支撐。所以,我們應當加強信息安全知識學習,提高個人安全意識,注重信息安全防護,把總體國家安全觀映射成我們個人的安全觀,為國家和軍隊信息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李佳君)

【糾錯】 [責任編輯: 韓松豫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1161296356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