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軍醫科普:電子耳蝸,先天性耳聾患兒的福音

2016年03月01日 09:27:00 來源: 中國軍網

    作者簡介:吳瑋,韓浩倫,王剛,丁瑞英。解放軍第306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大家還都記得2006年春晚,21個平均年齡21歲的演員將舞蹈《千手觀音》演繹得天衣無縫、美輪美奐。當我們得知,這些演員都是因耳聾導致的聾啞人時,我們也很痛心:如果能夠在早期發現耳聾,並及時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也許他們的人生就會重寫。然而,我們欣喜的看到,隨著電子技術、電腦技術、語音學、電生理學、材料學、耳顯微外科學的發展,人工耳蝸已經從實驗研究進入臨床應用。現在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蝸作為治療重度聾至全聾的常規方法。目前已有數以萬計的先天性聾的孩子受益于電子耳蝸。

    人工耳蝸是一種電子裝置,它可以代替病變受損的聽覺器官,把聲音轉換成編碼的電信號傳人內耳耳蝸,刺激分布在那裏的聽神經纖維,再由大腦産生聽覺。

    人工耳蝸包括體外的言語處理器和頭件以及體內的植入部件。言語處理器對聲音信號進行處理、編碼成電信號的裝置,類似一臺隨身攜帶的微型電腦。言語處理器通過導線與頭件相連。耳背式言語處理器與麥克風合二為一,可戴在耳後,方便美觀。頭件包括耳背式的方向性麥克風、傳輸線圈、磁鐵和導線等。植入部件由鐵合金、鉑金和硅膠等材料制成,這些材可以和人體組織相共容,不會産生排異反應。電極由鉑金材料制成,接收刺激器由鈦合金作外殼,外被硅膠層,此設計保證了使用的安全性。植人部件薄而有彈性,可隨植人者的頭形而塑形。同時適應生長發育的要求,特別適合幼兒植人。體外部分的麥克風收集聲音經過語言處理器對聲音信號進行編碼,經過頭件中的傳感線圈以無線的方式發送給體內的植入部分。通過適當電極,直接刺激內耳的聽神經纖維,再傳至大腦,形成聽覺。整體過程只需數毫秒。植入人工電子耳蝸內的數個電極,分別刺激不同部位的聽覺神經末梢,象彈鋼琴一樣,彈出高低不同的聲調,從而分辨不同頻率的聲音,達到改善聽力和提高言語分辨能力的功效。

    那麼,哪些孩子可以佩戴電子耳蝸呢?

    是不是只要聽力有障礙的孩子都需要佩戴電子耳蝸呢?也不是,下面是公認的小兒患者電子耳蝸手術選擇的標準:

    1、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性聾。2、年齡在18個月(美國FDA通過)~9歲。3、配戴3~6個月合適助聽器聽力康復訓練後聽力改善基本無效或微效:①5歲以下的患兒,不能建立有效的聽覺交流能力;②5歲以上的患兒,開放式言語認知點50%;③2KHz及以上頻率的助聽聽閾在言語譜范圍之外。4、無手術禁忌證。如急慢性外中耳炎發作期和其他全身器官不適合手術。5、父母及家人對小兒改善聽力有強烈願望。6、良好家庭支援及良好家庭聆聽環境。7、對人工耳蝸有正確認識和適當的期望值。8、針對小兒患者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聽力語言康復計劃。

    關于聽力語言康復

    聽力康復在電子耳蝸植入患兒中有重要作用,電子耳蝸植入只是解決了聽到的問題,但我們還要聽懂,怎樣聽懂,就需要聽力語音的訓練。由于人工電子耳蝸裝置不能完全模擬正常人的耳蝸功能,獲得的只是有限的聽覺資訊,所接收到的聲音存在失真或畸變。為使患兒達到語言交流水準,術後應鼓勵患患兒堅持長期的康復訓練。如訓練對環境聲,詞,句子等的注意力、識別和分辨能力及聽覺理解能力等。除堅持完成聽覺訓練課程外,盡可能多使用人工電子耳蝸裝置進行自我訓練,如聽廣播、看電視等。

    人工耳蝸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工器官”,其研制大概涉及到了晶片、獨立電源、電極設計、加工工藝、免疫材料、電池控制、語言程式處理、聲音包絡程式等等技術難點。因其成本高昂,所以其價格也不菲,全部下來大概在20萬左右。這對一般的家庭來説不是一個小數目,然而這和一個孩子的前程來説也是值得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家庭的收入在逐步提高,而且有些地方有一些慈善機構甚至當地政府都可以幫助解決部分費用,因而,電子耳蝸技術對這些先天性耳蝸的孩子來説是真正的福音。

【糾錯】 [責任編輯: 黃爍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601287649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