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貴州:文化扶貧助搬遷群眾過上安穩日子
2020-01-26 10:32:4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貴陽1月25日電 題:貴州:文化扶貧助搬遷群眾過上安穩日子

  新華社記者羅羽

  入夜,吃完晚飯,收拾完碗筷,25歲的石再花在家中坐下來。聽著屋外不斷響起的鞭炮聲,她拿出一塊繡布,一邊逗著家中的兩個孩子,一邊認真地繡起來。

  “這是我們小區的培訓項目,我之前已經培訓過一次並拿到合格證書,現在想再熟悉一下,等新年過後有了生産訂單,我就利用空余時間做些刺繡,多掙點錢。”她説。

  石再花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慶雲鎮轉珠村的貧困戶。2018年,她一家作為易地扶貧搬遷戶,從村裏搬到坐落在從江縣城的銀新社區,過起城裏人的生活。

  “我平時在社區當網格員,一個月有1570塊錢的工資。等小區的合作社接了訂單,我再做些刺繡來賣,就可以多掙一點錢。”她説,作為一個侗族人,她從小就跟著奶奶和母親學習刺繡手藝,刺繡生産就是提供給他們的對口産業。

  銀新社區易地扶貧搬遷指揮所所長龍映春介紹,該社區建成于2017年,先後分3個批次入住苗族、侗族、壯族、瑤族等搬遷群眾共1275戶、6504人,整個社區都是少數民族,其中婦女有1848人。

  “社區有勞動力3467人,除通過引進4個扶貧車間、到府推薦就業等方式幫助2670人完成就業外,還針對少數民族婦女會做刺繡的特點,安排了免費的刺繡培訓,引導她們利用空余時間做些刺繡産品掙錢。”他説。

  銀新社區並不是唯一一個通過文化方式幫助搬遷群眾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作為我國脫貧攻堅主戰場的貴州,不少安置點正是通過探索文化扶貧方式,促進搬遷群眾穩就業、興文化。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瑤山瑤族鄉拉片中心村是一個瑤族村寨。近年來,這裏成為一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中心村有村民600多戶、2000多人,其中,搬遷群眾有約400戶、1600多人。

  依托當地瑤族文化和緊靠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荔波小七孔,安置點已興建成了文化風情旅遊景區,不少群眾實現就業。拉片村脫貧攻堅隊隊長何正光介紹,通過景區帶動,目前中心村實現就業的群眾有200人左右,未來2年至3年計劃促進群眾穩定就業500人至600人。

  “我現在在景區的舞蹈隊上班,平常就是唱歌跳舞把遊客引進村裏,一個月工資2400元,我很開心很滿意。”搬遷群眾王秀妹説,3年前,她跟家人居住在拉片村的英盤組,為擺脫貧困,不少村民搬到安置點,安新家、就新業,過起新生活。

  已有兩個孩子的謝花妹也是一名舞蹈演員,工作之余,她還做一些瑤族刺繡手鍊、包包等賣給前來遊玩的遊客,並利用直播平臺推銷自己的商品。

  “我平時幫助引導遊客,還向他們推薦瑤族文化産品,傳播瑤族手工文化。”她説,安置點變身景區,遊客逐步增多,不少搬遷群眾有了穩定工作,日子越過越紅火。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陳延特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大連:花燈扮靚金石灘
大連:花燈扮靚金石灘
守好鐵路線 春運保平安
守好鐵路線 春運保平安
“00後”乘務員的首個春運
“00後”乘務員的首個春運
“清高宗乾隆皇帝展”亮相鄭州
“清高宗乾隆皇帝展”亮相鄭州

01016009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502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