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中秋趣聞丨你知道玉兔為何追隨嫦娥嗎?
2017-10-04 07:53:0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農歷八月十五,正逢中秋,三秋至此為半,正是一年中最有詩意的時節。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軒,天凈無片雲,地靜無纖塵。明月易低人易散,相見時難別亦難。由此,更應珍惜現在能擁有的花好月圓夜。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秋節當天,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寄托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中華民族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産。



    提到中秋節,就不得不提“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的神話傳説。

    傳説嫦娥本是後羿之妻,後羿射下9個太陽後西王母賜其不老仙藥,但後羿不舍得吃下,就交于嫦娥保管。後羿門徒蓬蒙覬覦仙藥,逼迫嫦娥交出仙藥,嫦娥無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藥,便向天上飛去。後羿回家後心痛不止,于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擺下宴席對著月亮與嫦娥團聚。


    另一種説法則把後羿描繪為遠古時期有窮國的國王,力大無窮,勇武善射,但性格暴戾,濫施苛政。後羿從王母娘娘那裏搞來了可以成仙得道的靈藥。美麗善良的妻子嫦娥得知此事,為使百姓免受後羿長期的殘暴統治,就偷偷把仙藥吃了,化作仙女飄向月宮。

    那麼,玉兔為何要追隨飛上月亮的嫦娥呢?傳説很久以前,有一對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們有四個可愛的女兒,個個生得純白伶俐。一天,玉皇大帝召見雄兔上天宮,正當它來到南天門時,看到太白金星帶領天將押著嫦娥從身邊走去。兔仙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就問旁邊一位看守天門的天神。聽完她的遭遇後,兔仙覺得嫦娥無辜受罪,很同情她。

    兔仙回家把嫦娥的遭遇告訴雌兔,並説想送一個孩子跟嫦娥作伴。雄兔語重心長地妻兒説道:“如果是我孤獨地被關起來,你們願意陪伴我嗎?嫦娥為了解救百姓,受到牽累,我們能不同情她嗎?孩子,我們不能只想到自己呀!”孩子們明白了父親的心,都表示願意去。雄兔和雌兔眼裏含著淚,笑了,它們決定讓最小的女兒去。小玉兔告別父母和姐姐們,飛到了月宮陪伴嫦娥居住了。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中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跡。文人士大夫對賞月更是情有獨鐘,他們或登樓攬月或泛舟邀月,飲酒賦詩,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于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


    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彩高豎起來之意。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扎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挂在短竿中,再豎起于高桿上,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挂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兔兒爺是中秋節期間,給孩子們玩耍娛樂的一種泥塑玩具。其形狀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頭上豎兩只長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其他地方跟人沒什麼區別。現在尋常市面上已見不到兔兒爺的蹤影,只是作為民俗文物在民俗博物館之類的地方展覽,或者在工藝品商店裏出售。




    中秋節,家家都要吃月餅。俗話説:“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



    清鹹豐年間《順德縣志》載:"八月望日,尚芋食螺。"中秋前後,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沒有小螺,因此肉質肥美,是食田螺的佳期。廣州民間,不少家庭都有中秋食螺的習俗。


    中秋食藕,有寄托團圓之意。江南人多將藕切片,每兩片間下端相連,中間夾肉、文蛤等餡兒,下鍋煎至金黃,稱為藕盒,或藕餅,與月餅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秋宴俗,古時以宮廷最為精雅。明代宮廷中秋講究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品嘗,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並用之洗手。宴桌區周,擺滿鮮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時鮮,演出中秋的神話戲曲。


    福建有中秋吃鴨子的習俗,因此時鴨子肥壯。多以檳榔芋與鴨子一同燒,味道獨特。中秋宰鴨也是臺灣高雄的風氣,美濃地區的客家人往往于中秋食水鴨公加菜。廣西、雲南的仫佬族,在八月十五買餅殺鴨,歡度佳節。



 

 

+1
【糾錯】 責任編輯: 龐雪汀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金秋賞菊圓明園
金秋賞菊圓明園
各地景區迎來客流高峰
各地景區迎來客流高峰
托斯卡納舉辦“英雄”復古騎行
托斯卡納舉辦“英雄”復古騎行
全民健身:喜遊柳江慶“雙節”
全民健身:喜遊柳江慶“雙節”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113112175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