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全科醫生:海島村民健康“守門人”

2019-12-09 17:16   來源: 海南日報


12月4日,五指山毛陽鎮中心衛生院,兩位全科醫生在嫺熟地操作遠端DR設備。


2月14日,潘紅宇(中)在衛生院食堂吃午飯時仍查看值班手機,避免錯過村民的求醫資訊。


9月4日,颱風“劍魚”使瓊中什運鄉水面橋被浸泡,唐甸健下村為貧困戶檢查身體的道路一度受阻。


10月23日,在白沙黎族自治縣南開鄉衛生院,已是“準媽媽”的全科醫生吳小蘭在坐診。

    接生 3月7日1時20分,一聲清脆的哭聲,讓産房外等了數小時的家屬,懸在半空的心放了下來。當天,在白沙七坊鎮中心衛生院,全科醫生潘紅宇和同事一起接生了一個6斤多重的黎族女嬰。


診斷 7月10日,在屯昌南呂鎮中心衛生院,全科醫生杜世才為一位小朋友檢查身體。

    到府 4月30日,在樂東黎族自治縣志仲鎮,全科醫生黃萬裏幫貧困戶看胸片,結合既往就診資料答疑解惑。黃萬裏在一年的基層衛生服務工作中,每周都要走訪幫扶貧困戶,開展醫療衛生宣教、健康扶貧、義診等公共衛生醫療服務工作。


治療 11月17日,樂東黎族自治縣志仲鎮中心衛生院,全科醫生黃萬裏為一位村民做咽部手術。


家訪 9月5日,在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全科醫生曾祥鵬坐船入戶隨訪漁民,在船上和漁民拉家常。


復查 7月10日,瓊中和平鎮衛生院全科醫生唐甸健(右)和村醫王菊英到府檢查貧困戶身體恢復情況。

  2010年,海南根據國家發改委、國家衛生計生委等部門統一部署,啟動國家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項目,以海南醫學院作為培養的醫學院校,開啟了“5+3”一體化全科醫生培養之路。

  經過5年的醫學院臨床醫學學習、3年的三甲醫院全科住院規范化培訓,目前已有158名全科醫生在各市縣鄉鎮衛生院,一人分飾多角,承擔基層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和轉診、預防保健、病人康復和慢性病管理等內容,為基層百姓提供連續性、綜合性、個性化的醫療衛生服務。

  免費學習、定向培養、訂單式就業,從這158人開始,海南全科醫生正式登上了海南醫改事業的歷史舞臺。未來,全科醫生將覆蓋到越來越多的鄉鎮衛生院,成為醫療資源下沉的執行者、分級診療制度的銜接者和百姓身邊的健康“守門人”。

  海南日報記者用一年的時間,跟隨首屆訂單定向培養的全科醫生,用鏡頭記錄他們的故事,以影像見證海南全科醫生“病有所醫,弱有所扶”的每一步。

  鏡像1

  白沙 潘紅宇 溫聲細語祛“心”病

  七坊鎮中心衛生院,位于白沙黎族自治縣中部,距縣城33公里。該院是白沙縣內管轄人口最多的一所鄉鎮衛生院,以此為中心,醫療服務涵蓋半徑約30公里,人口近6萬人,一年門診接待量超3.6萬人次,年住院人數過千次。

  全科醫生潘紅宇翻開自己一年多的工作日記:門診、住院部、宿舍、下鄉,四點一線。白天的急診患者和晚上遇到的臨産孕婦,聽診辨病、清創縫合、接生、談心……

  在基層,治好病,村民會信任你。“有一次我在門診值班,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是一位80多歲且有糖尿病病史的奶奶,她長期臥床,兒女常年在外,就醫困難。原來,在一次下鄉開展健康宣教時,她知道我是一名看病的全科醫生,還能提供家庭醫生簽約到府服務,就悄悄地記下了我的手機號碼。” 潘紅宇回憶的時候臉上洋溢著幸福和喜悅。

  經過30多次不間斷的到府換藥、送藥,老奶奶的糖尿病足得以愈合。而到府給老奶奶治病的舉動,讓周邊村民看在眼裏。每次去換藥,村裏的老人都排隊等在門口,期望潘醫生給老人看完病後,抽出點時間,能給他們量血壓、測體溫,聽到她溫聲細語的醫囑,好驅趕走“心”中病魔。

  潘紅宇深深地感受到:“給村民看好病才是鄉親們心中最期待的。”

  鏡像2

  屯昌 杜世才 “望聞問切”訪貧困戶

  南呂鎮是屯昌縣的貧困大鎮。杜世才負責112家貧困戶(420人)、22家低保戶(35人)的健康醫療。

  白天,這些貧困戶下田耕作,家中無人;夜間,他到府家訪,做到“望聞問切”。 杜世才在一次行醫診療中,發現一名孤寡老人,呈現咳嗽、雙下肢水腫症狀。經過治療,療效甚微。後來,杜世才查閱有關扶貧和轉診政策,將他送到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就診。很快,老人被確診為:風濕性心臟病,並及時對此病制定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使他實實在在地享受到分級診療和扶貧政策帶來的益處。

  鏡像3

  樂東 黃萬裏 做黎家人的好醫生

  樂東黎族自治縣志仲鎮是一個黎族、苗族、漢族聚居的鄉鎮,人口4.5萬。

  “以前主要給村民看病,現在要花更多精力關注村民健康。”黎族全科醫生黃萬裏説,“我們現在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村民少生病,更健康。”

  除了日常工作,黃萬裏還負責幫扶因病致貧的兩戶貧困戶。其中一名貧困戶患有係統性紅斑狼瘡,因長期服用激素藥物而造成皮膚變薄,又不慎摔倒,造成左小腿皮膚撕脫傷,引發軟組織感染並出現高熱現象。他不間斷地換藥治療並到府隨訪,使這位貧困戶的身體逐漸好轉。後來,黃萬裏協助她辦理慢性病症,為她盡量減少就醫費用。

  在黃萬裏的幫扶下,兩戶貧困戶不再因病返貧。

  鏡像4

  陵水 曾祥鵬 “粉絲”病人多起來

  陵水新村,一個漁港小鎮,除了本地陸上居民,還有疍家人、臨高漁民、過冬的“候鳥”以及觀光的遊客。

  “老李叔啊,你氣管較脆弱,輕微的感冒或是受涼,吸入不幹凈的空氣都有可能導致咳嗽、咳痰和氣短……以後孫子就可能抱不動了。”曾祥鵬親切地給病人老李叔解釋道。

  一年前回到家鄉新村上班的曾祥鵬,注意到來看病的村民看到年輕的、面生的醫生坐診就躲,甚至還會轉到另一個診室。失落、懷疑、沮喪……回憶當時不被村民認可的情景,曾祥鵬很感慨。如今,工作一年多,當地許多村民已經認可自己的醫術,漸漸地有了自己的“粉絲”病人。

  鏡像5

  瓊中 唐甸健 健康服務守信念

  衛生院全科醫生就是村民的“健康指導員”,對在體檢中發現有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等多種問題的村民,單列制定方案落實治療,並進行相應的健康科普講座。“在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規培後,我一直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和平鎮做全科醫生,到今年8月底調到什運鄉衛生院擔任副院長,角色也實現從規培生到醫生的轉變,再從醫生到管理者的轉變”,唐甸健感慨這一年過得真快。

  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和平鎮衛生院的時候,有個村民急匆匆跑來,説家人腦梗癱瘓在床,護理時不小心把尿管弄掉,一早上都沒有小便……唐甸健想到膀胱憋尿時間長,可能會造成破裂。他不敢怠慢,帶上醫療器械,坐上院長開的摩托車衝出衛生院。當時,連續的強降雨使土路變泥路,坑坑洼洼的路面再遇到上坡下坡加彎道,摩托車不斷地打滑,讓原本20分鐘就能到達的路程更加艱辛。時間倉促,他跳下摩托車改步行,很快趕到病人家裏,小心地插好尿管,並囑咐家屬注意事項。

  “提高基層醫療服務品質,靠的是點點滴滴的付出。只有這樣才能做村民的健康‘守護人’。”唐甸健在服務中堅定著自己的信念。(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責任編輯: 王雯君 ]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658112532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