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隴原非遺百科丨敦煌曲子戲 大漠“活”瑰寶
2019-08-15 07:49:32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敦煌曲子戲,亦有“小曲戲”“小調戲”“老眉戶”等名稱。起源于敦煌民間,興盛于清朝末年和中華民國初年,是一份珍貴的民間文化遺産,2006年,敦煌曲子戲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非遺級別】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資料圖 馬良寶 攝

    【歷史淵源】

    曲子戲最早來自曲子詞。敦煌曲子戲包含了隴東、隴西等地的音樂元素,和眉戶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敦煌曲子戲與曲子詞是一脈相承的,只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未能保留曲子詞的原貌,演變成了曲子戲這一獨具特色的地方劇種。

    清末至民國是敦煌曲子戲最為盛行的時期,村村都有自發組織的曲子戲班,並涌現出了較有影響的曲子戲演員。“東牛西牛兩個旦(花旦),沒有換柱子(玩)不轉”,説的就是第二代曲子戲的三位優秀演員,東牛、西牛、換柱子均為藝名,東牛名趙吉德,西牛名王登義,換柱子名高中,此外還有孫家福、沈生財、孫家友、周進錄、方榮在觀眾中也頗有名氣。

資料圖 馬良寶 攝

    【藝術特色

    敦煌曲子戲的音樂唱腔吸收了陜西秦腔、眉戶及甘肅各地曲子戲的各種曲調,是在民間音樂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曲牌體戲曲音樂。它包容了文學、音樂、舞蹈、曲藝、特技等各種藝術成份。主要由劇本、曲調、曲牌三部分組成。其伴奏樂器文武兼備。劇本短小、情節曲折,語言生動,幽默滑稽。曲調非常豐富,歡調使人興奮無比,悲調能夠催人淚下。

    敦煌曲子戲的音樂唱腔是在民間音樂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曲牌體,戲劇情節大多反映當時民間的現實生活,情節風趣幽默,生活氣息濃厚,曲調優美動聽,樂者使人開懷大笑,悲者使人淚水漣漣,曲調易學、易唱、易記、易懂,觀眾百看不煩,百聽不厭。至今,敦煌曲子戲還在敦煌廣泛傳唱。

    【表演形式】

    敦煌曲子戲的演出形式有舞臺演出和地攤坐唱兩種。

    舞臺演出俗稱彩唱,有演出場地、文武樂隊和服裝道具。道白均用敦煌方言中的河東腔和河西腔。對演員具有較高的表演要求,旦角扭的歡,走的漂,舞蹈輕盈活潑,形象生動。醜角幽默詼諧,滑稽伶俐,角色扮演者表情細膩,感情真切,使人看得出神。

    地攤坐唱,俗稱清唱,不受演出場地的限制,不需服裝道具,只要唱者嗓子好,唱調準,曲調多,板路穩就可以入座獻唱,無拘無束。

資料圖 馬良寶 攝

    【劇目題材】

    敦煌曲子戲劇目題材廣泛,有神話故事、歷史傳説、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許多作品歌頌真善美,鞭撻假惡醜,久演不衰,為研究千百年來敦煌社會風貌、風土人情、鄉俗民規、婚喪嫁娶,提供了生動、豐富、詳實的資料。

    敦煌曲子戲流傳下來的作品主要有《小放牛》《老換少》《磨豆腐》《跳花墻》《瞎子點燈》《送情人》《大保媒》等。敦煌曲子戲最具影響力是在大型廟會演唱。如農歷四月初八在千佛洞演唱,五月端陽節在月牙泉演唱,三月三在西雲觀演唱,浴佛節在雷音寺演唱,年年如此,觀眾歡喜。

    現在,敦煌一些民間自樂班還在旅遊景點、賓館飯店為中外遊客演唱敦煌曲子戲,很受中外遊客的喜愛。敦煌曲子戲已成為傳播敦煌民間文化、宣傳敦煌新的媒介,敦煌曲子戲的演唱已成為宣傳敦煌的重要平臺。

資料圖 馬良寶 攝

    【非遺傳承】

    隨著時代的發展,敦煌曲子戲在傳承與發展中不斷遇險。舊有文化環境的逐漸消失,使曲子戲失去了廣泛傳播的土壤;新老受眾之間的斷層,使得觀眾不斷減少;曲子戲傳統的學習方式必須要有師傅帶徒弟,加之戲曲的學習缺乏低齡人的加入。

    為進一步推動有效保護、有序傳承,推動敦煌曲子戲的保護工作,敦煌市政府採取了多種措施。據不完全統計,近十年來,通過曲子戲大獎賽、個人爭霸賽以及曲子戲展演等形式和日常的曲子戲培訓班,培養的傳承人群已達上千人,民間自樂班社30余個,編演的傳統優秀經典劇目及新創劇目總數達80余個。

    (整理:張靜 實習生李鍌 來源:新華網、人民網、中國文化網、酒泉日報、蘭州晚報)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小華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壯美乾坤灣
壯美乾坤灣
水草豐美的藏北牧場
水草豐美的藏北牧場
在馬卡迪卡迪鹽沼過夜
在馬卡迪卡迪鹽沼過夜
葵花綻放秋成景
葵花綻放秋成景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054112487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