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安靜權是文明的體現
2019-08-07 09:11:10 來源: 經濟參考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最近有媒體邀請乘客為鐵路部門“找茬”,服務缺位、商品太貴、換座霸座等都成為“槽點”,而大家投訴最多的,還包括安靜權難以保障——乘車時總有人高聲喧嘩。

  隨著城市化程度日漸提高,安靜竟成了一種奢侈,維護安靜就成了一種企盼。此前,一名武漢市民乘地鐵在留言中表示,地鐵內説話聲音大、刷電視劇和視頻時大聲外放、打電話聊天大聲的現象最令人反感。從乘客的權利訴求來看,希望自己能夠在公共場所享受到必要的安靜權,也就是不被他人發出的過大過高的聲音影響和打擾的權利。

  其實,從法律層面來説,目前還沒有這一權利的相關規定。記得幾年前,泰國曼谷輕軌列車安裝了液晶電視,結果,引起很多乘客的反感,他們組織了一個叫“人們愛安靜俱樂部”,向輕軌經營機構遞交了拆除車廂電視的建議書,理由是侵犯了乘客的“安靜權”。

  各種生活噪聲、建築噪聲、交通噪聲、工業噪聲、商業噪聲會妨礙人們的工作與學習,影響生活品質,給人造成精神壓力與心理負擔,噪聲污染會成社會公害。近年,我國從許多方面提升公民的文明素養,公民交通出行方面的文明素養提升不能落後。但從火車上大吵大鬧等現象普遍看,公民在這方面的文明素養和遵紀守法意識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文明乘車不是要求大家靜音,但理應考慮到別人的安靜權。很多場合中,正是這種為了他人而克制自己的自覺構成了一個人的素質、一個社會的文明。從這個意義上説,真正讓車廂安靜下來,歸根結底還得靠社會整體文明水準的進一步提升。

  倉廩實而知禮節,每個時代都應該有與之匹配的公共守則。隨著社會發展程度的提升,我們對公民素質、社會文明的要求自然水漲船高,也必然會對不文明現象越究越細。列車車廂是個相對開放的空間,少不了交談聊天,音量高低更全憑主觀判斷,完全指望列車員去打招呼並不現實。列車本身制造的噪音在大大降低,乘客制造的人為噪音卻沒降下來,我們又何來良好的乘車體驗?當我們都沒有安靜權可享,對周圍的噪音只能忍受時,誰都不可能在安靜中愉快地出行、詩意地棲居。(文/吳學安)

+1
【糾錯】 責任編輯: 董璐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捏面人伴七夕
捏面人伴七夕
音樂培訓班扮靚兒童暑期生活
音樂培訓班扮靚兒童暑期生活
河北讚皇:核桃産業助力脫貧增收
河北讚皇:核桃産業助力脫貧增收
夏到雅江
夏到雅江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484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