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共保聯治,打造綠色美麗長三角
2019-12-05 09:45:16 來源: 安徽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航拍的新安江歙縣雄村段風景。兩岸青山翠綠、江水清清,徽派民居點綴其間,徽杭高速和皖浙一號風景道沿江而過,宛如人間仙境。(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潘成 攝

    小天鵝在池州市平天湖濕地中遊弋。 本報通訊員 左澤川 攝

    12月2日, 廬江縣白湖鎮杭頭村拍攝的生態水網景觀。 本報通訊員 王閩 攝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環境是高品質發展的核心目標之一,是衡量高品質發展成效的重要尺規,也是促進高品質發展的有效手段。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具有極大的區域帶動和示范作用,生態環境一體化是題中應有之義。

    日前公布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強化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堅持生態保護優先,把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擺在重要位置,加強生態空間共保,推動環境協同治理,夯實綠色發展生態本底,努力建設綠色美麗長三角。安徽如何與滬蘇浙一道共保聯治生態環境?記者採訪相關部門和專家。

    共築生態屏障,夯實綠色發展生態本底

    《規劃綱要》提出,共同保護重要生態係統,切實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治,強化生態紅線區域保護和修復,確保生態空間面積不減少,保護好長三角可持續發展生命線;強化省際統籌,加強森林、河湖、濕地等重要生態係統保護,提升生態係統功能;以皖西大別山區和皖南-浙西-浙南山區為重點,共築長三角綠色生態屏障等。

    “《規劃綱要》從制度頂層規定了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深綠色’特質。”合肥工業大學文法學院教授任雪萍表示,生態屏障的構築既為發展設定了綠色底色,也為發展規定了不可逾越的生態紅線。相關地方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貫徹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思想,將環境與經濟進行進一步的整合性思考,強化區域共保聯治,共同夯實綠色發展生態本底。

    為把好山好水保護好,我省近年來全面推行林長制、河長制改革,在全省建立以黨政領導責任制為核心的林長制、河長制體係,以林長制促進“林長治”,以河長制促進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河湖管理保護目標。去年起,我省把全面打造水清岸綠産業優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列為生態文明建設一號工程,今年4月開展長江安徽段生態環境“大保護大治理大修復、強化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落實”專項攻堅行動,並拓展到全省范圍,聚焦“23+N”突出環境問題,實施一大批重大生態項目和生態保護重點工程。在林長制、河長制、“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推動下,我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係統修復、區域統籌、綜合治理,構築生態安全屏障。

    省生態環境廳有關人士表示,當前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從“藍圖”轉為“施工圖”的重要階段,我省將以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綠色發展樣板區為目標,在建設綠色生態屏障、高標準防治重點領域污染、健全更加緊密聯防聯控體係等方面,謀劃出臺可操作性舉措,在生態係統保護修復、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生態産業體係培育上爭當樣板。

    共護碧水藍天,協同防治重點領域污染

    空氣流動性強,大氣污染治理,靠一個地方“單打”不行,要奏響“協奏曲”。大江大河跨省貫通,下遊治理,上游污染也不行。打造綠色美麗長三角,要一體化推進重點領域污染防治,方能推動環境品質持續改善,讓百姓享有更多青山碧水的美麗、藍天白雲的幸福。

    《規劃綱要》提出,推進環境協同防治,推動跨界水體環境治理,建立長江、淮河等幹流跨省聯防聯控機制,全面加強水污染治理協作;聯合開展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強化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依法淘汰落後産能,推動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下降,切實改善區域空氣品質;加強固廢危廢污染聯防聯治,統一固廢危廢防治標準,建立聯防聯治機制,提高無害化處置和綜合利用水準。

    今年以來,一市三省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共同推進區域生態環境品質提升和協作機制建設,實施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簽訂跨界水域聯防聯控協議29份、推廣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等。今年前10個月,長三角區域環境品質持續改善。長三角區域41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333條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80%以上。

    “生態環境共保聯治是創新、協調、開放、共用發展的綠色保證。”任雪萍認為,生態環境沒有絕對的物理邊界,空氣、河流、森林等生態要素均無法“獨善其身”,只有共保聯治才能實現管理的係統效應。一市三省已然摸索出許多生態環境共保聯治的“靈丹妙法”,日益顯現出巨大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形成多方多維度共贏的良好局面。但一市三省生態文明建設存在著不平衡性,建議在共保聯治中實現高站位,祛除單純的經濟思維,體現一體化。

    省生態環境廳有關人士表示,下一步,將全面落實長三角區域協作重點任務,抓好今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落實和重污染天氣聯防聯控,加強空氣品質監測預警和會商研判,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共同完成2019年至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聯合做好重大活動空氣品質保障聯動;以臨界地區省級以下生態環境協作機制建設為基礎,不斷完善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和飲用水源地污染防治互督互學工作機制;加快推進長三角區域固廢一體化聯防聯控,推動建立固體廢物信息化監管體係,健全落實固體廢物污染防控機制。

    共下“一盤棋”,健全完善聯防聯控體係

    地緣相近、水氣相連,一市三省在強化生態環境共保聯治中,要完善機制,統一標準,做好“聯”字文章,共下“一盤棋”,共建共用綠色美麗長三角。

    《規劃綱要》提出,推動生態環境協同監管,完善跨流域跨區域生態補償機制,在總結新安江建立生態補償機制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研究建立跨流域生態補償、污染賠償標準和水質考核體係;健全區域環境治理聯動機制,強化源頭防控,加大區域環境治理聯動,提升區域污染防治的科學化、精細化、一體化水準。

    今年以來,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部門加強污染源頭治理,在智慧監管體係和環境標準對接等方面下大氣力。治理體係方面,長三角區域城市借助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科技手段,實現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向精細化管理、科技化支撐、精準化治理轉變。我省建成投運全省生態環境大數據資源中心,加強智慧監管,實現水、氣環境品質和污染源監測網絡可視化和數據分析。標準一體化方面,長三角開展環境標準一體化研討和區域環境標準建設規劃調研,召開生態環境標準一體化座談會,目前已形成一體化標準研究的可行性標準目錄清單。深化協作機制上,今年5月,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第八次工作會議和水污染防治協作小組第五次工作會議在安徽蕪湖召開,會議聚焦區域污染防治重點難點,明確了今年生態環境協作重點任務,一市三省政府聯合簽署了《長三角臨界地區省級以下生態環境協作機制建設備忘錄》等,為區域協作進一步夯實基礎。

    安徽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張輝表示,生態環境共保聯治把生態環境保護的制度優勢轉化為高品質的生態環境治理效能,是推進國家生態環境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彰顯了長三角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制度創新。一市三省需要進一步探索長三角生態環境規劃、標準、監管的一體化與現代化。

    省生態環境廳有關人士表示,下一步,我省將和滬蘇浙統籌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及配套研究,按照規劃綱要要求,共同研究長三角生態環境共同保護專項規劃編制;加快完善區域協作機制,聚焦跨省流域係統治理,加強聯合監測、應急聯動和協同處置,高水準建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記者 夏勝為)

 

 

+1
【糾錯】 責任編輯: 鐘紅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昔日舊廠房 今日“網紅”地
昔日舊廠房 今日“網紅”地
黃河日出 景色迷人
黃河日出 景色迷人
巴黎:香街點燈
巴黎:香街點燈
第二屆紐約花燈遊園會開幕
第二屆紐約花燈遊園會開幕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2071125309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