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土裏也能“刨黃金”——勞模朱偉琪的種田經
2020-05-01 19:33:38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南京5月1日電 題:土裏也能“刨黃金”——勞模朱偉琪的種田經

  新華社記者陳剛、趙久龍

  太湖北岸,大運河畔。田間油菜結籽,遠處黛瓦白墻,一派春日江南景象。

  5月1日,在蘇州市相城區望亭鎮迎湖村,54歲的江蘇省勞動模范、全國農業勞動模范朱偉琪起個大早去巡田。這兩天,太湖邊休耕的農田正在翻耕,做好插秧準備,油菜還田養地;另一處陽澄湖畔流轉的農田裏,小麥已進入産量最終形成的灌漿期,必須時刻關注小麥苗情、土壤墑情。

  老朱忙得不亦樂乎。“農忙不只在田裏,還要創品牌、開拓市場、研究新農技。”被當地人稱為“農癡”的老朱,20世紀90年代初就申請到當時所在縣第一張糧油經銷營業執照,後響應土地流轉號召租下2000多畝地成為種糧大戶。

  “傳統農業人力成本高、抗風險能力低、品質難掌控,轉型升級才有出路。”老朱先後和南京農業大學、揚州大學農學院、江蘇省農科院等單位合作,在經營的農田裏,用上了土壤水分感測器、多光譜作物生長感測器,還安裝了攝像頭便于專家線上診斷。

  從“泥腿子”到職業農民、從經驗到實驗、從差不多到精準化、從機械化到智能化……眼見農業生産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老朱感慨,農業轉型升級,培養人才是關鍵。

  這些年,為種好糧食,他經常向當地農技推廣部門討教,並參加電大教育拿到農藝師資格證,還注冊成立公司,創立“金香溢”稻米品牌。

  耳濡目染父親的執著,兒子朱赟德高考時選擇了揚州大學學習農業,畢業後子承父業當起職業農民,並牽頭成立金香溢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開展育秧、耕田、植保、收割、烘谷、米加工等社會化服務。

  老朱還招來南京農業大學的農學研究生黎泉負責生産。這名34歲的碩士2012年前來實習,次年畢業後毅然決定留下,現在植保無人機、插秧機、收割機樣樣能駕馭,幾年前還獲評“陽澄湖農業突出貢獻人才”,獲得30萬元安家補貼。

  黎泉説,人在幹、雲在轉、數在算,新技術為傳統農業插上智慧“翅膀”。去年,他們採購了1臺無人駕駛插秧機,設定好程式和路線可以自動運作。如今,黎泉綜合月收入過萬元,老朱的公司年營業額達到千萬元級別。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宙超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雲”中賞車
“雲”中賞車
勤勞脫貧的雙手
勤勞脫貧的雙手
春暖雪域 色林錯“解凍”
春暖雪域 色林錯“解凍”
杏花盛開
杏花盛開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66112593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