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呼吸機國際訂單激增,擴産難點在哪裏?
2020-04-07 17:57:0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廣州4月7日電 題:呼吸機國際訂單激增,擴産難點在哪裏?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隨著新冠肺炎在全球爆發,呼吸機成為很多國家緊缺的醫療設備。目前,我國呼吸機生産企業紛紛收到大量國際訂單。但業內人士表示,與其他醫療和防護用品不同,呼吸機難以在短期內迅速擴産。這其中的難點是什麼?

  缺缺缺……呼吸機成全球緊俏商品

  “從早上到深夜,我每天都接到無數訂單電話,而且往往一開口就要1萬臺。”呼吸機生産商深圳安保科技公司總裁王雙衛説。

  同樣感受到生産壓力的,還有位于深圳的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身穿車間工人的工裝,在生産一線擰螺絲、貼標簽、裝配件……本是邁瑞醫療總部研發人員的葉宗生,已經在車間一線幹了一個多月。

  “疫情期間工廠訂單急劇增加,總部的工作人員很多都來一線幫忙了。”邁瑞醫療制造係統總經理景軍剛説,深圳光明工廠去年常規時間段裏有2000多人,目前已增至3800余人。

  3月30日,工信部産業政策與法規司司長許科敏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據不完全統計,3月19日以來短短十天,在保障國內需求的同時,中國企業緊急向國外提供有創呼吸機1700多臺,達到了今年以來提供國內總量的一半。目前已簽訂單量約2萬臺,同時,每天還有大量的國際意向訂單在洽談。

  景軍剛介紹,目前,公司涉及呼吸機的生産環節每天24小時運轉。在加強一線生産力量的同時,公司不斷優化生産工藝模式,推進現場信息化應用,利用工程技術提升産能。目前,公司呼吸機月産能近3000臺,為平時的3倍。“我們希望6月份可以達到4000臺。”他説。

  據了解,美國、法國、德國、英國等多個國家均表示呼吸機短缺,全球對呼吸機的需求已經飆升至數十萬臺。

  為解燃眉之急,不少國家開始把目光投向部分企業復工復産的中國。據悉,我國當前有創呼吸機生産企業20余家,其中8家取得了歐盟強制性CE認證。

  核心技術和零件依賴國外,供應鏈脆弱

  盡管手握大量國際訂單,但業內人士表示,呼吸機增容擴産並不容易。不容回避的事實是,由于産業起步晚,呼吸機核心技術和關鍵元器件仍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因部分零部件來自目前疫情嚴重的歐洲和美國,物流受阻,供應鏈脆弱。

  江蘇魚躍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振説:“呼吸機生産門檻高,品控要求嚴格,預計訂單排隊情況將持續。”

  景軍剛介紹,看似簡單的呼吸機,實際技術含量相當高。呼吸機可分為有創和無創兩大類。無創呼吸機主要用于較清醒、有自主呼吸的患者,有創呼吸機通常適用于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有創呼吸機的技術含量高于無創呼吸機。

  據悉,呼吸機屬于精密儀器,涉及上千個零部件。其中核心零部件包括音圈電機、渦輪風機、電磁閥、晶片、流量和壓力感測器等,目前這些零件的生産嚴重依賴國際供應商。

  例如,深圳安保科技的呼吸機産品至少30%的物料依賴進口;深圳普博科技生産的呼吸機,其中的流量閥門來自瑞士,感測器來自英國和美國;魚躍醫療的渦輪風機用的是“德國制造”。

  深圳普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賴春紅説,公司如果要優化呼吸機上面的一個零部件,從選型到測試,最快也要一年多。“市場巨大需求吸引了一些沒有呼吸機生産基礎的企業加入,有的企業宣稱一兩個月産品就上市。但事實上,這連産品測試的時間都不夠。”

  此外,受歐美疫情影響,呼吸機的生産物料供應受到較大制約。賴春紅表示,過去訂的物料交貨期是4-8周,現在最快也要12-16周。物料短缺的原因,除了歐洲疫情嚴重影響工人開工以外,另一個就是歐洲的物料供應商是按計劃排産的,去年就制訂好了今年的生産計劃。

  “全球供應鏈在短時間內很難適應激增的需求。我們一個國際供應商原本提供的一個季度的物料,但現在一個月之內就被消耗掉了。”她説。

  突破關鍵技術,加強上下遊産業鏈整合

  受訪呼吸機企業負責人表示,當下首先應該盡力確保上游原材料的順暢供應。

  據悉,在疫情期間,為保障防疫物資生産所需的進口原材料通關,確保生産不間斷,深圳海關對企業進口用于生産呼吸機、監護儀的原料做到“即到即檢,高效驗放”,確保了公司生産的醫療設備和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同步交付。多位企業負責人建議,延續此類做法保障應急生産。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我國呼吸機的比較優勢更多體現在軟件和演演算法上,但目前擴産的壓力主要來自硬體供應鏈。

  一家呼吸機制造企業負責人説,他們正在考慮使用國産渦輪電機,但是調研後發現,國內廠家制造的電機以民用為主,由于醫用電機對精密性要求高,投入大,且研發周期長,多數廠家不願意生産。

  “進口電機在轉速、低噪音、瞬間加速減速等方面的性能優勢很突出,我們曾找過大陸和臺灣企業,産品都不是很理想。”袁振説。

  專家認為,在平時全球化分工的情況下,多國合作、各有所長的生産方式效率高。但遇到重大突發事件,核心技術不掌握,生産能力就會受到制約。

  業內人士呼吁,重視高端醫療設備生産的戰略意義,整合上下遊産業鏈條,加強科研機構攻關突破關鍵技術、提高企業自有産品生産品質。(記者馬曉澄、孫飛、陳宇軒、秦華江、荊淮僑)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趙文涵
呼吸機國際訂單激增,擴産難點在哪裏?-新華網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82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