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這裏到處生機勃勃——南極宇航員海動物世界探秘
2020-01-21 09:58:0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雪龍2”號1月20日電  題:這裏到處生機勃勃——南極宇航員海動物世界探秘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宇航員海,人跡罕至的南大洋海域,人類對它的了解並不比月球多多少。

  從2019年12月3日至2020年1月8日,“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從南大洋普裏茲灣開始,一路向西直至宇航員海西部,展開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的宇航員海綜合調查,探秘南大洋中這片少為人知海域的生態係統。調查顯示,盡管環境惡劣,這裏依然生機勃發。

(圖文互動)(11)這裏到處生機勃勃——南極宇航員海動物世界探秘

“雪龍2”號駛向開普敦(1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鳥與哺乳動物:龐大鳥群與鯨群聚集

  在科考隊員、北京師范大學動物學教授鄧文洪的鏡頭裏,留下了30種鳥和7種海洋哺乳動物的身影,他為此拍攝了5萬多張照片;在他的小本子上,也記滿了沿途觀察到的鳥類和哺乳動物的種類、數量、行為特點等資訊。

  “每天風雨無阻。我記錄到的鳥種群數量近3萬只,其中九成為南極鹱。它們多棲息在冰山上,最大的一群有近6000只;遇見頻次最高的鳥是阿德利企鵝,看見了303次,共1096只。”鄧文洪説。

(圖文互動)(10)這裏到處生機勃勃——南極宇航員海動物世界探秘

  宇航員海冰上的阿德利企鵝(2019年12月20日攝)。新華社發(鄧文洪攝)

  除了空中翱翔的鳥和不會飛的鳥——企鵝之外,鄧文洪還記錄到7種845頭海洋哺乳動物。其中,食蟹海豹、威德爾海豹和座頭鯨數量最多,分別為569頭、145頭和82頭。

  “我們發現了座頭鯨的重要棲息地和覓食地,在約80海裏的兩個作業站位之間,記錄到15次座頭鯨,數量近40頭。”鄧文洪説,座頭鯨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估計南大洋的數量約2000頭,這次在宇航員海記錄到80多頭,對重新評估座頭鯨的種群數量提供了科學依據。

  中水層魚:12次拖網獲得286尾樣品

  魚類在南大洋生態係統中起著重要作用,從淺表海水到幾千米深的水層均有分布。它們以磷蝦等為主要食物來源,自身則是企鵝和海豹等動物的食物。本次科考中,魚類研究專家葉振江、張潔對宇航員海1000米以淺的中水層魚類進行了調查。

  在12個站位開展的魚類拖網取樣中,11個獲得了有效樣品,共286尾魚。所獲樣品中,以考氏背鱗魚(90尾)、南極電燈魚(65尾)和南極南氏魚(29尾)較多。

(圖文互動)(9)這裏到處生機勃勃——南極宇航員海動物世界探秘

  科考隊員獲得的宇航員海魚類樣品(1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經初步鑒定,286尾魚類樣品中,215尾可以確定到種或屬級以上,分別隸屬6目6科8屬8種。”葉振江説,另外56尾仔魚和15尾成魚將在後續工作中進一步判別。

  “在宇航員海所獲中水層魚類,雖然整體偏小,豐度較低,但不乏稀有魚種。通過進一步研究,將可為這一海域魚類多樣性提供更多資訊。”張潔説。

  磷蝦:掌握了種群分布的基礎資訊

  南極磷蝦是南大洋食物鏈上的重要一環,鯨魚、海豹、企鵝及一些鳥類均以磷蝦為主要食物。

  來自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産研究所的科考隊員王新良和許慶昌,利用船載科學探魚儀和拖網取樣,對宇航員海的磷蝦進行了調查。

(圖文互動)(5)這裏到處生機勃勃——南極宇航員海動物世界探秘

  科考隊員獲得的磷蝦等海洋動物樣品(1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我們利用探魚儀採集了8個斷面的聲學調查數據,開展了29站磷蝦生物學拖網取樣,取得約24萬尾樣品。同時,對樣品進行了體長、性別、成熟度與攝食測量,獲取了3430尾磷蝦的基礎生物學資訊。”王新良説。

  “通過調查,對宇航員海磷蝦的種群情況有了基本認知,後續我們還將繼續開展磷蝦種群結構和生物量評估研究。”王新良説。

  浮遊動物:海洋食物網的關鍵一環

  不像企鵝和海豹那樣招人喜愛,也不似魚蝦那樣為人熟悉,浮遊動物似乎沒有存在感,卻是維持南大洋海洋生態係統穩定的主要群體。

(圖文互動)(7)這裏到處生機勃勃——南極宇航員海動物世界探秘

  科考隊員獲得的浮遊動物樣品(1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科考隊員、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工程師徐志強説:“浮遊動物處于海洋食物網的中間環節,向下控制著浮遊植物規模;向上影響魚類、鳥類和海洋哺乳動物的數量,是海洋生態係統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

  調查期間,科考隊員們輪班“作戰”、日夜不休,從採水器和多種生物拖網中獲取樣品,完成了61個站位的微型浮遊動物水樣採集,60個站位的浮遊動物垂直網樣品採集,16個站位的浮遊動物多聯網樣品採集。科學家們將在顯微鏡下進一步研究這些樣品。

  底棲動物:琳瑯滿目的海百合、海蜘蛛、海膽……

  1月8日淩晨,大型底棲生物拖網從海底回到“雪龍2”號甲板,第36次南極考察隊順利完成宇航員海綜合調查。

(圖文互動)(4)這裏到處生機勃勃——南極宇航員海動物世界探秘

  科考隊員在處理底棲生物樣品(1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讓科考隊員、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牟劍鋒感到欣慰的是,拖網裏有海百合、海蜘蛛、海膽、蛇尾等多種海洋底棲生物,數量雖然不大,但物種類群豐富。

  他説,除了底棲拖網取樣之外,箱式取樣有3個站位採集到了大型底棲生物樣品,初步分析採集到的生物樣品以海綿動物為優勢種群,回國後將對樣品做進一步分析、鑒定。

(圖文互動)(3)這裏到處生機勃勃——南極宇航員海動物世界探秘

  科考隊員在“雪龍2”號船尾布放最後一次底棲生物拖網(1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宇航員海是國際上認知極少的海域。本次考察基本涵蓋了南大洋食物鏈中的每個環節,實現了對這一海域基礎環境和生物群落較為係統的認識。”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首席科學家何劍鋒説,這是中國南極考察隊首次在宇航員海開展綜合調查,希望通過後續更多的調查研究,為深入了解南大洋海洋生態係統特性作出中國貢獻。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趙文涵
這裏到處生機勃勃——南極宇航員海動物世界探秘-新華網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65112548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