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古老德昂族迷上“洋産業”
2019-06-27 10:19:1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昆明6月27日電 題:古老德昂族迷上“洋産業”

  新華社記者伍曉陽、龐明廣、楊靜

  時隔多年,67歲的德昂族老人邵德富又重新拿起了竹弓。這種竹弓曾是他們祖祖輩輩用來狩獵的武器,但這次他不是去打獵,而是用他自制的一種泥球為彈藥,去驅趕他家堅果林裏的小松鼠。

  邵德富老兩口在山上種了10多畝澳洲堅果,這是他的家鄉——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三臺山德昂族鄉重點培育的扶貧産業。

  澳洲堅果原産自澳大利亞,德宏的亞熱帶氣候十分適宜它生長。20世紀80年代,德宏便引進了這一樹種,但大規模種植不過是近幾年的事。

  當地許多德昂族村民甚至説不出澳大利亞在世界地圖上的位置,但這種價格高、不愁銷路的堅果卻成了他們的“心頭好”。

  “一斤剛採下的堅果能賣10多塊,這可比種玉米劃算多了。”邵德富説。

  眼看堅果樹上結出一串串果子,山裏的小松鼠卻讓村民們犯了愁。“樹下滿地都是松鼠啃完的果殼。”邵德富十分納悶,澳洲堅果堅硬的外殼連汽車都壓不爛,松鼠是怎麼把它啃開的。

  實在沒辦法,邵德富只能拿起許久沒用過的竹弓,還搓了一大盆泥球“子彈”。“就是把松鼠趕跑,不會傷到它們。”他説。

  如今的三臺山,不僅有來自遙遠南半球的澳洲堅果,還有成片的咖啡樹、西番蓮等“洋作物”,被裝點得如同一個大果園。其中,僅澳洲堅果就種了3.7萬畝,每人平均約5畝。

  三臺山鄉是全國唯一的德昂族鄉。德昂族源于古代的濮人,是中國西南邊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由于長期受土司、地主壓迫,德昂族在新中國成立前生活極度貧困。新中國成立後,德昂族人才結束了受壓迫剝削的歷史,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

  “小時候經常聽家裏老人説起過去的苦日子,現在日子越過越好了。”三臺山鄉出冬瓜村盧姐薩村民小組42歲的村民趙翁畢説,這些年他陸陸續續種了18畝澳洲堅果,還套種了西番蓮、菠蘿等熱帶水果。去年,他家純收入近6萬元,早已實現脫貧。

  在這之前,趙翁畢家只種了點玉米、水稻。每年雨季,是他最憂心忡忡的時候。下雨引發山洪,山谷裏的糧食還沒來得及收,就被洪水衝走了。“我家的田被衝過好幾次,只能去親戚家借糧。”他説。

  “現在我再也不怕了。”趙翁畢指著遠處的一片堅果林説,他之所以敢一口氣種這麼多“洋堅果”,是因為政府早就鋪好了路。政府免費發苗,免費提供技術服務,還定下了每公斤6元的最低收購價。

  “澳洲堅果根本不愁銷路。”芒市林草局高級工程師釧加周説,澳洲堅果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在國際市場上很受歡迎,而德宏位于北半球,與澳大利亞等主産區季節相反。“這個時節國內外需求很旺盛。”

  不僅山上種滿了“洋水果”“洋堅果”,德昂族人還玩起了更新潮的民宿。這種近幾年剛從國外引入國內的“洋産業”,已經在三臺山火了起來。

  作為全國唯一的德昂族鄉,三臺山鄉近些年吸引了不少海內外學者、藝術家和遊客前來走訪採風,民宿業也自然有了市場。

  出冬瓜村的“德昂人家”是三臺山上最早開業的民宿之一。和一般的酒店不同,這座老木房子裏沒有標間,也沒有衛生間。在房子的二層,中間是一個火塘,周圍擺滿了一圈地鋪。

  “這棟老房子幾乎和我同齡。”51歲的民宿創辦人、德昂族織錦傳承人趙玉月説,村裏很多老房子都拆了,但她一直舍不得拆。2017年,家裏的老房子被列入古村落保護項目,政府給了她3萬元對房子進行加固。

  在鄉政府支援下,她很快和老伴辦起了民宿。“村裏人都説我倆是憨包,這麼破的房子誰會來住。”趙玉月説,讓村民們沒想到的是,許多遊客就喜歡住這樣的老房子。

  每到晚上,民宿的火塘上烤著德昂族特有的酸茶,遊客們圍坐在火塘邊,一邊唱歌一邊喝酒。趙玉月説,在這裏才能體驗最純正的德昂族文化。

  “我這裏的遊客來自世界各地。”趙玉月説,去年她家住宿、餐飲以及賣酸茶和織錦的總收入有5萬多元。“更重要的是讓遊客體驗了我們的文化。”她説。

  前不久,趙玉月25歲的兒子李岩所辭掉了消防員工作,回家幫父母打理民宿,學做酸茶。她一開始堅決反對,但想想還是同意了。

  “以前我希望孩子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現在他想回來傳承民族文化,我們也全力支援。”趙玉月説。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頔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上一堂禁毒課
上一堂禁毒課
“再走長徵路”上的紅色講解員
“再走長徵路”上的紅色講解員
國際禁毒日緬甸公開銷毀毒品
國際禁毒日緬甸公開銷毀毒品
比利時迎來高溫天氣
比利時迎來高溫天氣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681124677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