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專家點讚中國藝研院非遺保護人才培養“師徒制”
2017-07-04 23:08:09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7月4日電(記者周瑋)將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和工藝美術大師聘為研究生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將“師徒制”納入現代學歷教育體制,在培養兼具理論知識和高超技藝的新型傳承人才方面取得顯著成效。藝研院培養非遺保護人才的這一創新之舉,獲得專家和傳承人肯定。

  4日在京舉行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人才培養學術研討會上,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研究生院院長呂品田介紹,創新非遺人才培養方式,藝研院從2013年起在全國范圍聘請25位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和工藝美術大師擔任實踐導師,由院內資深專家學者擔任理論導師,招收培養涉及國家級非遺名錄中18個項目的研究生,大力開展牙雕、玉雕、木雕、刺繡、漆藝、陶瓷等門類的實踐教訓,探索將一對一的師徒相傳納入研究生序列。目前,藝研院的非遺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全部從事與非遺相關的工作,並且很快成為業務骨幹。

  對此,與會專家學者表示,將非遺人才培養的特殊性相容到我國學位教育體制中的方式,既滿足了當代教育實踐性人才培養的需要,也是培養非遺高層次傳承人的創舉。

  漆器制作的國家級傳承人甘而可認為,讓非遺走進院校,把真才實幹的老藝人請進學校,讓他們手把手地教學生,藝研院開了先河,這是非遺教育非常切實可行的路。“導師傳遞給孩子的不僅僅是手藝,更是那份手藝人堅守的心。”

  “傳手藝之外,要傳的東西太多了。一個非遺傳承人應該怎樣培養,我想應該開一扇大門,這一扇大門就是文化。”玉雕大師李博生説,“培養人才不是為了掙錢,而是一種不能割斷的文化藝術,這是我們的根本任務。”

+1
【糾錯】 責任編輯: 安國臣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秦嶺藥子梁羚牛成群
    秦嶺藥子梁羚牛成群
    清涼一“夏”
    清涼一“夏”
    “絕壁畫廊”巫山小三峽盡展南國綠意生機
    “絕壁畫廊”巫山小三峽盡展南國綠意生機
    中國“洋女婿”的無現金生活體驗
    中國“洋女婿”的無現金生活體驗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1263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