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內陸小縣城為什麼能引來五千多家知名企業?

2020-12-01 08:20:55 來源: 瞭望 2020年第48期

 

這個內陸小縣城引來了5000多家基金企業、500多家人力資源企業、260多家跨境電商

在這個城市,注冊一家基金企業最快僅需4個小時

“實踐證明,瞄準新産業,不遺余力地做優做強,是欠發達地區實現跨越發展的關鍵出路。”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郭強 程迪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地處內陸地區、不沿邊不靠海的江西共青城卻交出了一份創新答卷:5000多家基金企業、500多家人力資源企業、260多家跨境電商企業集聚于此,今年前10個月,全市完成財政總收入31.41億元,同比增長31.28%,增速一度躍居全省第一。

  記者調查發現,共青城市財政收入逆勢增長的背後,是當地先行先試的改革措施落地生效,以基金小鎮作為趕超跨越發展的動力源,將數字經濟産業作為化危為機的金鑰匙,走出了一條“人才+資本+産業”的新路子,基金、人力資源、跨境電商等新産業稅收貢獻佔比超過三分之二,為經濟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注入新動能。

江西共青城私募基金小鎮一期鳥瞰        楊牧青攝

  小縣城緣何引來五千多家基金企業

  讓很多人意想不到,共青城這個小縣城的一個基金小鎮,竟集聚了5000多家基金企業,認繳資金規模累計超過3500億元,影響社會資本超萬億元,僅今年前三季度就累計納稅15.44億元。

  這座鄱陽湖畔的小城緣何吸引了如此多的基金集聚?

  “培育新興産業,政府先行逐新的勇氣和優質的服務尤為重要。”共青城市私募基金創新園服務中心主任李麗珍説,在基金産業發展之初,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走出去,到廣東、浙江等發達地區學習,並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地設立了辦事處;同時,與中國基金業協會、中國投資協會簽訂三方戰略合作協議,每年舉辦全國私募創新論壇。

  在學習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共青城市作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先導區,充分發揮省裏賦予的政策優勢,積極開展先行先試,支援基金小鎮等新興業態發展。

  北京國泰瑞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以前成立一家公司,如果合夥人眾多,大家分別需要在一張合同上“串聯”簽署,一個人簽完才能下一個人簽,效率極低。共青城市先行先試“分頁簽署”業務模式,讓簽署方“並聯”同步簽署,再于一處合並簽署資料,大大加快企業注冊速度。“9時,提交資訊資料;9時30分,出具企業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證,同步將公章刊刻、銀行開戶、發票申領等事項推送至相關職能部門;11時,公安部門完成公章刊刻;12時,銀行收到企業開立基本戶資訊,13時全部流程走完……”

  同時,共青城市率先探索企業注冊認繳制。此前企業注冊時,注冊資金需實繳一步到位,而認繳制只要企業先認繳總金額數,拿出部分資金即可先發營業執照,在一定時間內補上認繳的額度即可,企業注冊效率也得到大幅提升。

  通過“互聯網+並聯審批”優化注冊流程、引進第三方服務提供專業服務、加強風險管控……針對工作量大、專業性高等實際情況,基金小鎮與80多家會計、審計、稅務、金融機構等服務機構簽訂合作協議,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務,40余項服務全托外包,登記注冊的16個環節所有事項,入駐企業只需參與其中的2步,注冊一家基金企業最快僅需4個小時。

  500多家人力資源企業能産生多大磁場效應

  伯樂遇馬、智聯招聘、英格瑪……走進共青城市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只見一大批知名人力資源企業在此落戶,不少工作人員正在電腦前忙碌。“目前,這裏已集聚了500多家人力資源企業,今年前三季度主營業務收入64億余元,實現稅收近4億元,同比增長300%以上。”共青城市人社局副局長倪峰説。

  12萬余戶籍人口的共青城何以引來如此多人力資源企業?

  答案在于:共青城緊盯新經濟、新業態,堅持以人力資源服務業為驅動力,積極搶抓新機遇,加快布局創新鏈,完成新動能與生産力對接,做大做強重點産業集群。

  兩年前,共青城爭取到總投資30億元的職業教育大學園項目落戶,目前已集聚8所高校、8萬多名大學生,未來有望達到20所高校、20萬大學生。依托職業教育大學園,當地引入業內知名的伯樂遇馬人力資源公司,打造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積極對接産業、培養輸送人才。

  “人才是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先決條件。”江西省伯樂遇馬企業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翁哲峰説,無論是資本還是産業都是為人才服務的,而龐大的大學生群體無疑讓共青城市在發展人力資源服務領域具有了獨一無二的先天優勢。在政府支援下,公司還設立運營中心,招聘項目合夥人,為大學生提供就業培訓、創業孵化服務,讓青年大學生在校門口就業、家門口創業。

  得益于人力資源的磁場效應,越來越多高新技術企業也隨之而來。共青城市常務副市長曾寶柱説,2016年共青城高新區僅8家高新技術企業,這兩年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一年翻一番,去年達到51家,今年預計再新增30家。

  260多家跨境電商企業帶動了什麼

  自今年3月落戶以來,共青城已經吸引了260多家電商企業入駐,預計今年交易額將超1億美元。

  當地不少幹部表示,區域經濟發展,離不開開放要素的支撐。今年,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獲批,標誌著江西迎來了由內陸腹地變為開放新高地的重大契機。在這樣一個大格局中,共青城雖是內陸小縣城,也絕不能缺位、失位,而應全力搶位、爭位。

  為此,今年,共青城引進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企業——寧波必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當地建設跨境電商産業園。“我們與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亞馬遜等建立了長期合作,在全球有40多個海外倉。”公司董事長朱成説,産業園將為入駐企業提供全球開店指導、全程培訓服務,幫助他們開拓全球市場。

  隨著一大批跨境電商企業的入駐,今年9月,瀾湄航空中國區貨運物流項目貨機在南昌昌北機場實現首飛。曾寶柱説,為完善跨境電商産業配套,共青城爭取到瀾湄航空(柬埔寨)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區貨運物流總部的落戶,年內可實現跨境電商出口1.5億美元以上,全面達産後可達數十億美元。

  跨境電商的發展,推動了共青城産業轉型升級和外貿提質增效。在共青城出口服裝産業園,羽絨服國民老品牌“鴨鴨”正與一家電商平臺達成戰略合作,道木熙、嘉欣等一大批新企業紛紛落戶,産業抱團集聚、加速出海的態勢明顯。

  “實踐證明,瞄準新産業,不遺余力地做優做強,是欠發達地區實現跨越發展的關鍵出路。”共青城市委書記王豐鵬表示,未來,共青城市將積極搶抓獲批中國(九江)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共青城市産業園)、全省實施數字經濟發展戰略等機遇,用2至3年時間打造3個以上營收超百億元的數字經濟産業園,推動共青城高品質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