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造血注入永續發展能力

2020-11-30 10:48:28 來源:

 

截至目前,東西部扶貧協作落地援藏項目313個。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對增強西藏産業活力和經濟動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劉洪明 金一清

 

  作為全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2019年底,西藏貧困縣區全部脫貧摘帽。62.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人口每人平均純收入從2015年的1499元增加到2019年的9328元。

  這離不開近年西藏大力發展特色産業推動脫貧。特別是在17個援藏省市、近20家援藏央企等的大力幫扶下,産業要素源源不斷注入雪域高原,輸血變造血,西藏的小康之路正越走越寬。

拉薩市當雄縣羊八井鎮彩渠塘村的村民在家門口休閒(8月2日攝)  張汝鋒攝/本刊

  扶貧名片脫穎而出

  “以前每家每戶養幾頭牛,一年賣不了幾個錢,現在規模化養殖奶牛給我們提供了上班的機會,一年收入5萬元左右,在家門口上班還能照顧家裏老人和小孩。”拉薩市城關區納金街道嘎巴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次多説,他已在西藏凈土乳業有限公司(下稱“凈土乳業”)擠奶生産線工作兩年多。

  成立于2017年的凈土乳業,是央企、對口幫扶地北京與西藏産業扶貧合作項目。2019年直接解決就業207人,間接解決就業2000余人,累計帶動農牧民增收95.6萬元。

  西藏擁有豐富的資源,但長期以來産業發展滯後。西藏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徐愛燕分析説,草料供給缺乏、畜牧産品價值低等是西藏牧業區的普遍特徵;生態環境較脆弱、産業集聚效應較低等是半農半牧區的普遍特徵;農産品科技含量較低、土地改革制度發展滯後等是農業區的普遍特徵。

  以奶業為例,西藏是我國五大牧區之一,具備發展乳制品業的先天條件。但乳企規模較小,設施設備標準化與自動化程度較差,缺少技術人才,乳制品業發展相對滯後。

  2016年以來,西藏大力發展青稞、牦牛、乳制品、旅遊等優勢産業,累計投入398.9億元,實施産業扶貧項目2984個,帶動23.8萬貧困人口脫貧,受益群眾超過84萬。

  其中,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截至目前,東西部扶貧協作落地援藏項目313個。白朗蔬菜、林芝生態旅遊、拉薩凈土健康産業等一批扶貧名片脫穎而出。

  幫扶力度還不斷加大。自2016年起,西藏連續5年召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現場會,連續4年組織援藏項目對接簽約。

  “2017年首次組織援藏項目對接簽約,當時落地12個項目,到位資金20.6億元。今年簽約項目202個,簽約投入資金215億元,提升幅度很大。”西藏自治區扶貧辦主任尹分水説。

  一粒粒産業種子不斷播撒高原

  村民次多可能不知道,讓自己生活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凈土乳業,是東西部扶貧通力協作的結晶。

  這個西藏首個擁有自主品牌的現代化乳品加工廠,由中糧集團整體統籌管理、蒙牛集團全程技術幫扶、北京援藏資金鼎力支援、城關區政府主導投資。

  從工廠建設、設備採購,到産品研發、員工培訓,蒙牛集團為項目的推進全程提供技術支援和培養運營團隊。“西藏凈土乳業有限公司引進了國際一流生産工藝和生産線,將環保低碳理念融入園區,在借鑒蒙牛經驗、結合高原氣候的基礎上,項目在基礎建設、工藝投入、附屬設備三個方面實現了44項科技創新,從加工環節保證牛奶的高品質。”蒙牛集團高級副總裁、常溫事業部負責人高飛説。

  2019年1月,凈土乳業産品正式上市。但僅僅産品好還不夠,如何賣得好仍是一個難題。

  當年7月,北京第九批援藏幹部履職。經過調研,來自中關村科技園區通州園管委會、現任拉薩市城關區委常務副書記的何維和同事提出一個想法:學生飲用奶市場巨大、需求穩定,能不能幫凈土乳業拿下“中國學生飲用奶”標誌使用許可,進軍學生飲用奶市場?

  準備好申報材料後,他和凈土乳業負責人把北京市相關部門、中國農業大學、中國奶業協會和農業農村部等有關單位跑了一個遍。邁過一個又一個坎——彼時凈土乳業建廠年限不符合申報要求,他們就爭取“綠色通道”;新冠肺炎疫情使現場評估認證工作遲遲難以啟動,他們不斷申請、協調……

  2020年6月21日,凈土乳業終于取得“中國學生飲用奶”標誌使用許可,成為西藏第一家擁有學生飲用奶生産資質的企業。短短幾個月內,凈土乳業向學校市場供應了15.3萬件學生飲用奶,實現銷售收入812萬元,今年6月以來,帶動就業人數和農牧民增收已是自公司運營以來的2倍多。

  這是對口幫扶産業扶持的一個縮影。資金、技術、人才……針對西藏産業發展短板,援藏省市和援藏央企結合自身優勢不斷補足産業發展要素,發揮了種子般的作用。

  對口支援中,金融扶貧為産業發展注入了活水。自2016年以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人壽等金融業央企對西藏不斷加大支援力度。

  例如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累計為西藏發放産業扶貧貸款108億元,創新落地“青稞貸”“牦牛貸”等涉農貸款。林芝市政府黨組成員、副秘書長陳志明介紹説,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向林芝市批發轉貸産業扶貧貸款7億元,支援青稞、牦牛等産業項目172個。

  “此外,我們還加大西藏河谷經濟建設的支援力度,提供專項授信23億元,已發放貸款1.36億元。”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西藏分行行長馮學説。

  龍頭企業與政府合作成為了産業扶貧的火車頭。近年來,江蘇省對口支援拉薩市工作隊動員企業家到拉薩發展産業,魚躍醫療等企業陸續落戶,投資32.5億元,帶動1萬多名貧困人員就近就業;山東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自去年以來引進9家企業,投資額達7.5億元;去年以來,廣東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促成廣東省與林芝市相關政府部門和企業簽署合作協議,今年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廣東赴林芝旅遊人數創歷史新高……

  精準幫扶持續創新

  近年來,對口援藏省市、援藏央企堅持“輸血”和“造血”相結合,從單純的項目建設向培植地方財源、增強造血功能轉變;從無償援助向促進廣泛經貿合作轉變;從單一的幹部援助向綜合性人才、技術及管理的援助轉變,強化造血功能,有力推動了西藏産業發展,帶動了群眾持續增收。

  但也要看到,西藏經濟發展起步晚、積累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比較突出,自主發展動能和機能還未完全形成。

  受訪專家和幹部認為,進一步加強“輸血”“造血”,還應繼續加大就業扶貧、産業扶貧、消費扶貧、項目扶貧、人才扶貧等力度。

  一方面,創新做好招商引資,做大做強實體經濟,打造可持續性市場化産業鏈條。西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主任馬菁林、林芝市市長旺堆和山南市委副書記劉志強等西藏當地幹部認為,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對增強西藏産業活力和經濟動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下一步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中,考慮保持援藏幫扶力度,進一步帶動産業鏈條延伸,進而帶動農牧民可持續就業增收。

  另一方面,支援縣與受援鄉鎮結對等幫扶模式可持續創新,發揮更大成效。例如江蘇4市與拉薩4縣(區)32個鄉鎮建立扶貧協作關係,在西藏率先實現結對幫扶全覆蓋。

  “探索村與村結對幫扶試點,蘇州市與拉薩市林周縣開展行政村結對,2019年捐助幫扶資金291萬元。”拉薩市委副書記、江蘇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領隊沈海斌説,這一模式激發精準幫扶的積極性,可以長期堅持、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