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不知道的地方,有人正守護着你
➤“一些傳統犯罪正在觸網轉型,這是亟待解決的新難題。”
➤“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更多網民能看穿詐騙者的套路,讓騙術無所遁形。”
➤“我們這群人都有個‘俠客夢’,想在網絡的世界裏行俠仗義,用技術守護更多的人。”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劉惟真
電腦背後的“狙擊手”
虛擬世界裏,他們是“俠客”,向網絡上進行傳銷詐騙的不法分子勇敢亮劍;真實生活中,他們是一群熱情洋溢的年輕人,在與黑客的明爭暗鬥中追尋正義之光。
剛過而立之年的朱鵬是位資深的網絡黑客“狙擊手”,也是一家提供反網絡犯罪解決方案企業的創始人。自創立以來,這支年輕的團隊已向多地公安部門提供詐騙預警信息超過一億條,參與支撐近1000起涉網犯罪案件。
從獨行俠到“白帽大咖”
手指熟練敲擊鍵盤,屏幕上一行行代碼即刻閃過。重重幕影下,朱鵬專注地緊盯筆記本電腦屏,再次披上“戰袍”,沉入了網絡世界的“暗夜”之中。
“網絡技術是把‘雙刃劍’,我喜歡鑽研技術,更希望用它創造價值、做有意義的事。”朱鵬説:“我就是要向網絡犯罪‘開炮’,竭盡全力保護網絡環境的安全。”
十餘年前,帶着對互聯網的濃厚興趣,朱鵬踏上了追夢之路。不懈的堅持使他從最初的技術小白,變身為了如今的“白帽大咖”。
“小時候喜歡打游戲、玩電腦,也經常瀏覽論壇的技術帖。”回憶起從前,朱鵬笑道,學生時代的自己頗有些“不務正業”,成績平平的他一門心思撲在了網絡上。當時少有相關的專業課程,他就靠自學摸索實踐,也在學習過程中結識了不少志趣相投的朋友。
2007年,同樣的夢想和追求讓來自不同地方和不同專業的線上網友聚到一起,成為線下並肩作戰的隊友。在朱鵬的推動下,這群對網絡安全滿懷熱忱的年輕人成立了對抗網絡犯罪的“白帽子團隊”,化身“白帽俠”,開始從事網絡安全技術研究,幫助不少大型互聯網企業查漏補缺,也憑藉技術實力漸漸在行業內闖出了一片天地。
入行容易堅持難。多年來,身邊不少朋友頻繁轉行,但朱鵬仍對網絡安全領域保持着熱情,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本打算一直做個獨行俠,然而入行10年後,身邊的一件事卻使朱鵬深受觸動,促使他擴大規模、充實隊伍,成立了專業反網絡犯罪的技術公司。
朱鵬回憶説,長時間泡在股市裏的父親曾陷入薦股詐騙陷阱。“我時常給他分享自己接觸到的詐騙案例,但父親還是沒躲過精心設置的騙局。連身邊親人都會遇到這樣的事,其他潛在受害者上當受騙的概率一定更高。”朱鵬下定決心,利用自己的能力幫助網民建起“防護欄”。
抱着這樣的信念,朱鵬與團隊人員開始係統性利用技術優勢,從事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網絡傳銷、網絡色情和網絡黑灰産等違法行為開展的反網絡犯罪工作。
“一路走來,對團隊來説是個厚積薄發的過程。”朱鵬説:“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更多的網絡用戶能得到安全感,這就是我們一直堅守的初心。”
築起網絡安全“金鐘罩”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報告顯示,僅2020年上半年,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監測發現我國境內被篡改網站的數量就達147682個。面對黑客“狂轟濫炸”般的攻擊,如何幫助網民和網站量身打造“金鐘罩”是當今時代的重要命題之一。
“多年前大家害怕的是遭遇偷竊、搶劫,現在人們的不安全感更多來自互聯網,擔心自己的手機、電腦會不會被偷窺,網銀密碼、生物信息會不會外泄。”朱鵬説:“一些傳統犯罪正在觸網轉型,這正是亟待解決的新難題。”
為了讓技術成為人們的盾牌,朱鵬和團隊工作人員針對電信網絡詐騙進行地毯式搜尋,並將可疑的犯罪人員和潛在受害者的信息提供給相關部門,吹響預警哨,方便進一步偵查破案。
“網絡犯罪體量龐大,每年光是我們監測到的詐騙電話就有幾千萬通。”為了更好地與網絡犯罪鬥爭,這群“白帽俠”在尋求合作的過程中也不斷修煉內功,完善自身功能、提升技術水平。
此外,團隊在全國各地與政府部門、企業共同建立打擊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聯合實驗室,“工作人員會以電話勸阻、上門勸阻等方式,盡量幫助網民避免經濟損失。”朱鵬説。
抓取分析數據、提供研判建議……在協助多地部門打擊網絡犯罪團夥的辦案過程中,這支年輕的團隊不僅得以快速成長,更收穫了滿滿的成就感與幸福感。
“協助辦案的經歷正是我們把技術能力兌現為社會價值的過程。”朱鵬説:“每次得知案件得以破獲、受害人找回財産時,我們都歡欣鼓舞,這種喜悅和滿足感不僅讓我們覺得之前的一切付出都值得,也成為推動我們繼續前進的動力源泉。”
朱鵬和團隊成員在一起
持續升級的守望者
網絡犯罪手段不斷花樣翻新,為應對黑客的無間斷攻擊,朱鵬和團隊人員見招拆招、持續破題。
為了更了解“對手”,朱鵬和團隊工作人員一方面設置專門的情報尖兵收集前端信息,時常打入網絡犯罪團夥內部,研究新型詐騙手段;另一方面緊跟時下熱點,對近期的網絡犯罪案例進行沉澱分析,經過規模化研究找到共性規律。
朱鵬説,今年以來,團隊發現了不少新型詐騙方式。“有的是在疫情期間,冒充貸款&&向受害者許諾提供貸款、騙取手續費;有的冒充人口普查員,要求接到電話的市民提供個人金融信息,詐騙錢財等。”
長期琢磨探索網絡犯罪者所使用的技術、分佈地域、常用話術,不僅讓這些“白帽子”實現了技術上的成長,也幫助他們總結經驗、向網民推而廣之。
為了提升人們的網絡安全意識,朱鵬帶領團隊建立起公眾號,用通俗活潑的語言科普常見的網絡犯罪案例和手法;還通過線上直播與相關部門進行實時交流,分享追蹤經驗,幫人們擋開“糖衣炮彈”。“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更多網民能看穿詐騙者的套路,讓騙術無所遁形。”朱鵬説。
“技術的使用和發展都需要守住底線。”朱鵬説:“我們這群人都有個‘俠客夢’,想在網絡的世界裏行俠仗義,用技術守護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