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真正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

2020-11-18 08:31:35 來源: 瞭望 2020年第46期

  

科技創新的區位聚集規律,與第二産業的聚集規律不同,不僅是資本和技術聚集,更是人的聚集。沒有人群的高強度聚集,很難出現核心技術、核心科技的發展與創新

  文 | 尹稚 盧慶強

 

  今年是《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的總結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完成年。目前我國城鎮常住人口規模已超8億。據預測,未來15到20年,中國還將有2億到3億人實現城鎮化。

  從高品質城鎮化走向全面現代化的城鎮化,是未來將持續數十年的進程。人的現代化是核心。

  特別是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新發展模式、新舊動能轉換尤為重要。城市作為科技創新的核心載體,將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科技創新的區位聚集規律,與第二産業的聚集規律不同,不僅是資本和技術的聚集,更是人的聚集。沒有人群的高強度聚集,很難出現核心技術、核心科技的發展與創新。

  科創動能隨人流動

  人的聚集不是特指某一類人,更多強調的是人的整體素質提升。高密度人群聚集有利于多元人群獲得更多交流機會,同時規模聚集將形成立體化的人才梯隊和復合化的專業協同。某一行業人才的聚集,在短期內更有利于促進該行業水準的整體提升,並形成區域比較優勢。人的聚集達到一定規模後,會催生新需求,尤其是各類具有門檻規模要求的消費需求,這將更有利于催生新業態新模式。

  從最終結果的外在表現上,科技創新帶來的人的聚集,和以往城鎮化實現的人口聚集都是人的規模流動和空間聚集,但在聚集方式和重點區域上有所區別。

  一方面,人的流動自由度將進一步增加。隨著各種制度性障礙逐步消除,要素一體化體制機制逐步完善,人和各類要素的流動能夠同步,在更好地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前提下,人的流動自由得到切實保障,不會形成所謂的半城市化現象。

  另一方面,流動自由度增加後,流動的方向將更為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人口將向機會均等和宜居度更高的城市和地區流動,即用腳投票成為人口聚集的主要方式。人的發展機會與城市規模(即人的聚集度)成正比,促使人更多向大城市集中,而過度聚集在大都市核心區又會帶來宜居度的下降。兼具機會和宜居的都市圈,將成為更具活力人群的首選重點區域。

  如果用傳統的招商引資模式,只強調打造産業鏈內閉合的技術環境或營商環境,而城市並不適合居住,未來可能不能帶來更強的科創能力的聚集。因為這部分動能的聚集隨人流動。

  以人為核心對城鎮化的三大要求

  人的聚集與資本和技術的聚集,對城鎮化的要求不同。資本的過度聚集,更易導致財富向金字塔頂層聚集,帶來階層歧視、知識歧視等不公平現象,使人群以更快的速度轉移分化,可能産生較嚴重的社會問題。大規模工業化階段關注的核心是生産,人的聚集服從于資本和技術的聚集,更多是“物”的屬性。

  在知識經濟和人本時代,人成為經濟社會運轉的核心,首先關注的是“人”的屬性,回到真正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本義也在于此。人的聚集更強調包容性、宜居性、公平性,機會均等、服務均等、待遇均等,共治參與、全年齡友好城市建設等。這也是下一階段城鎮化的核心議題。

  更好實現人的聚集,對全面現代化的城鎮化提出了三大要求。

  一是不同人群的社會融入。強調城市的包容性和多元人群和諧共處,首要是保障性住房和可支配住房供給問題,其次是提高進城農民等群體在城鎮穩定就業的機會,關注其子女教育、醫療保險等市民化待遇,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的社會融入等,探索更加開放、民主的城市多元共治模式。

  二是滿足不同人群多樣化需求的問題。根據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預測,“十四五”期間,我國中等收入群體將達到6.5億人左右,文化、體育、健康、教育等重點領域服務需求將明顯增加,智能化、個性化、體驗式、定制型等消費新需求不斷涌現,需要走以人民為中心,以綠色、人文、創新、智能為特徵的內涵式、集約型現代城市發展道路。

  三是資源環境友好和可持續發展問題。需要有效引導人們的合理需求,抑制過度消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統籌強化生態保護、土地等資源集約利用、健康服務保障的協同治理。

  2020年初,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部署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渝地區正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第四極。近年成渝地區的高新技術産業、科創能力特別是人才的聚集、崛起,都已顯示其具備成為更好、更高的戰略高地的前景。

  近幾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人口回流特徵明顯。2010~2017年,作為曾經的人口流出大省、大市,四川全省常住人口增加約260萬人,重慶全市常住人口增加約190萬人。智聯招聘數據顯示,重慶和成都的2018年畢業生留存率均位于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前列,僅次于深圳和上海,一定程度上預示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更大的發展潛力。

  通過企業數量與授權發明專利數量進行相關性分析並聚類,可將全國340余個城市按年份分年聚類。以2017年為例,第四等級為“北上深”,代表了産業發展和創新引領的最高水準,第三等級包括重慶市、成都市、杭州市、廣州市等新一線城市。成都市和重慶市作為西部的重要增長極,在2017年與“北上廣深”一起構成了科技創新的鑽石結構。

  成渝做對了什麼?在全國36個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有兩大長處:一是社會環境寬鬆活躍,帶來較高的人才吸引力、較好的創新創業環境,以及較高的消費能力與活力;二是生活環境宜人,城市社區級別的服務設施的配備完善程度,優于眾多城市,住房壓力亦小于一線城市。相較于重慶,成都的各項評分相對更高、更為均衡。

9月18日,杭州千島湖瑞淳機器人研究院內,工程師在對一臺四足機器狗設備進行調試       徐昱攝/本刊

  三大挑戰待解

  目前我國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工作穩步推進,“三個1億人”目標有望如期完成。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的門檻不斷降低、通道逐步拓寬,已有9000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棚戶區改造惠及上億居民。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進程穩步推進。積極推動戶籍制度改革、推行居住證制度。絕大部分城市的入戶門檻已拆除,農民進城的渠道已暢通。

  同時,也應看到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品質不高,後續保障制度不完善;特殊人群的公共服務供給和民生保障不足,無法滿足多元需求;城鄉雙向流動的機制尚未建立等。

  全面現代化的城鎮化實現更好的人的聚集和發展,還面臨三個關鍵問題。

  一是形成綠色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建立綠色城鎮化績效考核機制為重點,完善綠色生態規劃、建設、管理標準體係,建設綠色健康城市;通過積極引導和幹預,減少資源消耗、浪費和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建設健康中國和美麗中國。

  二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測算,“十四五”期間老齡人口將增長8000萬左右,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需大規模增加養老設施和提升養老服務,完善養老服務業社會支援政策。

  三是建立完善城鄉雙向流動體制機制。推動城鄉要素流動從鄉—城單向流動轉向城鄉雙向、多向流動,逐步破除妨礙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平等交換的體制機制壁壘。

  (尹稚: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盧慶強: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城市群與都市圈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