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産業走強新途

2020-03-31 09:47:53 來源: 瞭望 2020年第13期

  

吉利並購沃爾沃,意味著汽車合資思維的終極,以拿來主義的勇氣和膽略,為中國汽車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經驗

事實證明,中國汽車産業把自己的命運寄托在他人手上,這條路不好走

與其在合資企業中“抱大腿”,不如挺直腰桿走出去尋找機會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尚前名 唐敏

  

  2月10日,一則普通的汽車企業公告,引發業界高度關注。

  當晚,吉利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管理層正在與沃爾沃汽車的管理層進行初步討論,以探討通過兩家公司的業務合並進行重組的可能性。

  盡管公告表示,這個合並還沒有時間表,不過,外界普遍認為,這次合並最終只是個技術問題。

  一旦完成,吉利汽車將成為中國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跨國汽車公司。無論對于吉利汽車本身而言,還是對于整個中國汽車産業來説,這都是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大事。

  此刻,距離吉利汽車的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團並購沃爾沃汽車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年。

  “當初,很多人並不看好這場跨國聯姻,但現在看來,這是汽車行業跨國並購中一場難得的雙贏。”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時,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表示,如今重新審視十年前的那一場“蛇吞象”,或許能給近年來表現低迷的中國車市以及自主之路曲折蹣跚的中國車企以更多的啟示。

  一直以來,中國發展汽車産業熱衷于“以市場換技術”的成長路徑。不可否認,此舉的確推動了中國汽車的發展,但同時也束縛了中國本土車企的手腳。因此,盡管發展迅速,但中國汽車産業自主性的提升與中國汽車市場快速擴張的步伐並不匹配。最典型的表現是,車市紅火時,車企利潤的大頭往往都落入了合資品牌的口袋;而車市一旦低迷,受傷更重的往往是自主品牌。

  中國汽車産業要真正做強,只能另尋他途。吉利對沃爾沃的並購,便是一次難得的成功探索。正如有人所評價的那樣,吉利並購沃爾沃,意味著汽車合資思維的終極,以拿來主義的勇氣和膽略,為中國汽車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經驗。

  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十年前的那一場“豪賭”,不僅僅是一個企業的商業行為,而且一定程度上開辟了一條改變中國汽車産業命運的新途。

  “以市場換技術”換不來汽車強國

  翻看2019年中國車市自主品牌的成績單,有一組對比頗為“扎眼”——一汽、上汽、東風等國家隊的表現遠遠落後于吉利、長城、比亞迪等民營車企。

  有數據為證:2019年,盡管略有下滑,但吉利汽車136萬臺的銷量依然在自主品牌銷量排行榜上拔得頭籌,這家車企已經連續三年成為自主品牌銷量王。作為對比,國家隊中自主品牌表現最佳的上汽,2019年的銷量也僅為67.3萬臺。

  為何手握國家資本、背靠合資技術、優先享有造車政策和資源的國有車企自主品牌的發展不盡如人意,反倒是當年一窮二白的民營車企走到了中國自主品牌的頭部?

  對此,各方多有分析,其中有一點始終繞不過去——前者對合資的依賴。

  改革開放之初,國家規定外資車企只能以合資形式進入中國市場,目的是“以市場換技術”,加快國內汽車産業發展。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合資企業更像是外資車企設在中國的組裝廠,中國車企通過合資真正得到的技術並不多。即使有,基本上也都是外資車企淘汰的技術。

  本刊記者曾經在一家合資車企採訪時,企業技術部門的一位中方工作人員就私下表示,雖然合資企業建立了研發中心,但一旦涉及比較敏感的核心技術,外方一般都不讓中方人員參與。

  更值得深思的原因是,一些國內車企在抱緊了外資品牌這個“大腿”之後不思進取。盡管在合資企業的利潤分成中只能拿到小頭,但對國內車企來説已經是盆滿缽滿了。既然可以輕輕松松通過組裝躺著掙錢,又何必勞神費力地去研發自主品牌呢?更何況合資汽車的利潤遠高于自主品牌。

  久而久之,一些國內車企對合資的依賴越陷越深。而當年政策制定者希望逐步利用外方技術來提升國內汽車産業競爭力的初衷,至今也沒有很好實現。

  事實證明,中國汽車産業把自己的命運寄托在他人手上,這條路不好走。

沃爾沃汽車亞太區研發中心

  “走出去”並購

  很多人不會想到,早在2002年,李書福就對沃爾沃汽車産生了興趣。

  吉利的不少老員工還記得,在這一年于浙江臨海召開的一次公司中層幹部會議上,李書福忽然提出一個石破天驚的構想:“我們要去買沃爾沃,現在起就應該做準備了!”

  當時在座的與會人員全蒙了。要知道,成立于1927年的沃爾沃是瑞典人最引以為傲的汽車公司,一度和ABB等豪華品牌並駕齊驅。而彼時年輕的吉利才剛剛拿到汽車生産許可證。

  也許在別人看來,這個“衛星”放得有點大,但李書福卻有著自己的考慮。2014年,在一場主題為“我們未來的汽車生活”的演講中,李書福談及企業創新時講到:“自己這麼一點一點地成長,可以,但仍然面臨能不能在比較短的時間和同行形成競爭而且取得成功的問題。”

  顯然,對于一名汽車行業的後來者而言,按部就班地搞自主研發,時間成本太高了。

  李書福等不及,整個中國汽車行業同樣等不及。

  “‘以市場換技術’這條路不好走,並不表示中國汽車産業不需要‘他山之石’,也不意味著中國車企只能封閉起來搞創新。”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吉利採取的策略是“兩條腿走路”:一方面,開展大規模的人才培養培訓,並從全球招募行業精英;另一方面,去海外並購。

  “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讓吉利汽車得到更好的技術。”談及為何並購沃爾沃,李書福並不避諱自己的意圖。在他看來,全球汽車工業安全技術、車內空氣品質管理技術乃至排放技術的發展,都是源自沃爾沃。“所以在研發技術,原發性、創造性的發明上,沃爾沃走在全球汽車同行前面。”

  而沃爾沃的技術優勢,又剛好與吉利汽車2007年提出的從“低價策略”向“技術領先、品質可靠、服務滿意、全面領先”的轉型目標相契合。

  如今看來,李書福的這一步走對了。並購之後,吉利汽車諸多車型的推出,都與沃爾沃的技術支援有關。今天走進吉利研究院,來自沃爾沃的技術嫁接也隨處可見。

  此外,得益于沃爾沃的技術外溢,吉利的研發能力也迅速提升。截至目前,吉利擁有各種專利約1.5萬項,其中發明專利1400多項、國際專利10多項,主持或參與了27項國家標準和3項行業標準的制訂。

  “這給了我們一個啟示:與其在合資企業中‘抱大腿’,不如挺直腰桿走出去尋找機會。”崔東樹表示,如果説十年前吉利對于沃爾沃的並購更像是“窮小子迎娶白富美”,那今天中國車企的資金實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語。用資本去換取技術,顯然更具備條件。

  與此同時,低迷的全球車市也給中國車企海外並購提供了更多可能。受經濟形勢拖累,近兩年來全球車市銷售持續下滑,而汽車行業又處于有史以來最大的轉型之中,這讓不少企業“壓力山大”。

  在此背景下,不少車企更願意選擇抱團取暖,積極聯姻。菲亞特克萊斯勒與標致雪鐵龍去年完成合並,組建成全球第四大汽車公司。而根據普華永道的統計,2018年全球汽車業並購交易總額增長逾一倍,至975億美元,其中10億美元以上的並購交易數量為20起,較此前三年的平均數量增加逾一倍。

  對于這一趨勢性變化,中國車企不應忽視。

  “放虎歸山”才能終成眷屬

  不過,並購容易,成功卻難。無論是海外巨頭,還是中國車企,類似的並購大多以失敗告終。吉利牽手沃爾沃,是其中屈指可數能夠帶來長期價值的成功案例。

  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李書福的“放虎歸山”策略。

  “沃爾沃是沃爾沃,吉利是吉利。”這是並購之初李書福做出的承諾,他做到了。既不裁員,也不搬工廠。即便是最為看重的沃爾沃技術,按照並購協議的規定,吉利汽車也不得直接使用,即沃爾沃的技術只能用于沃爾沃品牌汽車的生産。

  這似乎並不符合並購的初衷,但實際上,吉利是在下一盤互利共贏的大棋。並購之後,吉利不僅絲毫不干涉沃爾沃的自主獨立經營,反而大力助其快速復興。2011年開始,沃爾沃汽車耗資110億美元,主要用于開發新的SPA架構,為全新産品上市布局。此後,沃爾沃不僅業績節節攀升,更在全球發展、文化融合和技術創新方面,帶給同行更多啟示。

  十年來,在更多自主發展的空間裏,沃爾沃不只在中國設廠,還在美國建廠,完成在歐洲、美國、中國三大本土市場的戰略性布局,在生産、研發、採購和銷售等不同方面,均實現了全球范圍內本土資源的優化配置。不僅把中國制造的汽車出口至歐美,還帶動中國本土供應商參與全球供應鏈,為中國車企的全球化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范例。

  十年來,沃爾沃仍然堅持品牌的獨特性。其代表的北歐文化,在過去十年中國社會價值觀多樣化的背景下,被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所認同。

  在自身不斷打贏翻身仗的同時,在設計、安全和車內空氣品質管理技術方面,沃爾沃也給予了吉利強有力的支援。從2012年簽署技術合作協議,到2015年吉利博瑞上市,再到2017年雙方又成立了兩家合資公司,沃爾沃入股領克汽車。十年間,雙方的協同融合一直在不斷深入。從“放虎歸山”到“龍騰虎躍”,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毫無疑問,吉利與沃爾沃的並購是一場實實在在的共贏:沃爾沃已從最初諸業待興的瑞典品牌,發展成為真正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品牌和企業;吉利也從當年急于突破升級的二線車企,一躍成為中國自主一哥。

  回首這場並購,李書福認為有四個方面非常重要:第一,重視全球化企業文化建設,促進多元文化、跨文化的認同交融,形成大家共同的價值追求。第二,不要耍小聰明,一定要講誠信,説一不二。第三,管理上要透明,透明才能建立信任,才能讓大家有預期,減少猜疑,也更容易形成合力。第四,要依法合規。

  “跨國並購,如何能成功融合,並最終實現1+1>2的效果,一直是一個世界性難題。”賈新光認為,吉利在並購沃爾沃之後,解決了很多融合難題,其成功經驗值得許多企業學習和借鑒。

  或許正是有了之前十年的成功合作,所以在吉利汽車發布上述合並公告之後,市場層面多給予了正面的積極反應。如果雙方能終成眷屬,將誕生一個年度銷量超過200萬輛、營業收入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的跨國車企。

  中國汽車産業或許將掀開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