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社區小鎮故事|探尋紅色記憶與歷史文化交織的石橋古鎮

2020-11-02

00:00

  它們是小而美的精致空間,是城與鄉的詩意聯結。它們呈現了小鎮發展的多種形態,又不斷生發新的可能。小鎮故事多,故事裏有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也有我們矢志奮鬥的未來。

  石橋鎮位于達州市達川區西南部,距城區60余公里。石橋古鎮始建于東漢年間,因有小溪環繞街道,溪上架有數座石橋,酷似江南水鄉而出名。

  石橋古鎮歷史悠久、風貌獨特,這裏有近200年校史的“寶善書院”,有工藝精湛的會館、宗廟,更有嘆為觀止的四大“節”“孝”石牌坊建築。

  石橋古鎮中的新場街、太平街、魯家坪街三條古街構成了“列寧主義街”,板石路面,從東向西聳立著四座倣木結構石牌坊,分別是清嘉慶、同治、光緒年間為旌表、誥封、節孝所建造的。牌坊以青石為料,三層鬥拱,層層飛檐翹角,除三號牌坊外,其他均以圓雕龍鳳鏤空正脊,飛檐翹角以鏤空花卉圖案疊脊。每坊上端均雕有“五龍捧聖”,其他各層雕刻有“八仙過海”“普陀岩神話”“桃園結義”“三戰呂布”“二十四孝”等歷史故事以及花卉動物、琴棋書劍等圖案。

  除了巍峨壯觀的石牌坊外,石橋古鎮還有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每年的元宵節前,連續幾夜,青年男子各舉一節用麻布、竹篾做成的火龍,伴隨著鑼鼓聲沿街高喊,街民用硝磺、柴炭、鐵屑等原料配制成的煙花,盡情地對火龍進行燃放,使之火花四濺,這就是燒火龍;翻山鉸子是當地特色民間舞蹈,由4至6人與鑼鼓組成表演方陣,表演者雙手持長繩係鈸,上下左右翻打,響聲、動作一致,讓觀者眼花繚亂……

  在石橋鎮還有很多民間傳統文化,如煙火架、巴山背二哥、高臺子、川劇坐唱、車車燈、彩龍船、石工號子等,這些民俗文化廣為流傳,形成了石橋古鎮的特色文化,豐富了人們的業余文化生活。

  總策劃:惠小勇

  總監制:侯大偉

  編審:王釩 涂麗君

  文案:羅翟(整理)

  配音:楊雙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