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淮北市烈山區古饒鎮土山社區試驗田裏,一畦畦連片富硒黑花生已經成熟,農機手趙得東正在駕駛拖拉機收穫花生。伴隨着機器的轟鳴聲,一株株顆粒飽滿的花生破土而出,散發出泥土的清香。
“第一年試種了100畝富硒黑花生,包括70畝‘黑豐一號’和30畝‘黑沙一號’,兩個品種均由淮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培育。”土山社區黨總支書記朱峰説,試驗田土壤肥沃,周邊水資源豐富,加上科學管理,為花生豐産豐收創造了條件。經測産,平均畝産高達600公斤。
土山社區試驗田佔地250畝,是在朱集老莊基礎上改造而成的集體用地。今年春季,淮北師範大學與古饒鎮達成合作協議,由該校生命科學學院協助土山社區建立百畝富硒黑花生試驗田,提供全程技術指導。
今年5月花生播種後,生科院專家團隊針對種植試驗關鍵階段出現的問題,逐一攻克,控制旺長、施撒菌肥、精準滴灌,減少農藥用量的同時,實現更好的防治效果。
“生科院李峰院長、徐大勇博士每月都會來土山,在田間地頭手把手傳授種植技術。在他們的悉心指導下,花生的長勢、結果率、飽滿率都超過預期。”土山社區試驗田技術員吳海玲説,百畝花生試驗田不僅有助於當地農民了解花生的生長習性、産量表現、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知識,提高花生種植效益和産量,還提供了就業機會。
朱峰告訴記者,通過校地合作,收穫的富硒黑花生一部分留作種子推廣,餘下作為商品果銷售至當地堅果加工企業,預計畝均收益8000元。
“試驗田還種植了90畝板栗薯、30畝榴蓮蜜薯、40畝黃姜,這些都是校地合作的成果,也將陸續迎來收穫。”朱峰説,到今年底,整個試驗田可望為集體經濟增加60萬元收入。
土山社區試驗田的成功,激發了古饒鎮推廣種植富硒黑花生讓鄉親們增收的信心。目前,古饒鎮王店、南園等村的多位種植戶已明確&&將加入富硒黑花生的種植隊伍,用“一季花生+一季大蒜”取代“一麥一豆”傳統種植模式,明年全鎮種植面積將擴大至500畝。
“前不久,淮北師範大學與古饒鎮共建科技小院揭牌運行。依託科技小院人才和科研優勢,雙方將加大富硒黑花生等農副産品培育力度和‘三品一標’、名牌農産品品牌申請與認證,加強現代農業科技理念宣傳和現代農業培訓。”古饒鎮黨委書記陳平生告訴記者,借助校地共建力量,古饒鎮將深化黨建引領,依靠科技創新賦能,做強做優富硒黑花生種植産業,延伸花生産業鏈條,助力鄉村産業振興。(記者 吳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