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暑期文旅再“上新” “避暑山野”一“夏”出圈了-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4 07/26 09:17:32
來源:安徽商報

安徽省暑期文旅再“上新” “避暑山野”一“夏”出圈了

字體:

  隨着盛夏的酷熱逐漸蔓延,許多人開始尋找避暑勝地,逃離城市的喧囂與高溫。在安徽的青山綠水間,隱藏着眾多風格各異的民宿,這些民宿不僅提供了清涼的住宿環境,還融合了當地的文化與自然景觀,讓游客在享受清涼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濃厚的鄉村風情和獨特的文化底蘊,成為不少游客夏日出行旅游的首選。

  與李白跨時空“邂逅”

  “熱得只想往山裏跑,山裏的民宿很搶手,周末不提前訂還很難訂到。”汪先生一家是從杭州出發自駕到宣城,住進山裏的民宿“避暑”游玩。他告訴記者,連續三年夏天他都會抽時間帶父母孩子到宣城山裏來住兩天,一方面是山裏“涼快”,入住民宿吃點土菜看看風景很是愜意,另一方面宣城有許多可以漂流玩水以及一些風景秀麗的景點,很適合全家出行游玩。

  汪先生所入住的涇縣桃花潭風景區,人文氣息濃厚,跟着詩仙李白的足跡,行走在萬村老街,卵石鋪路,巷子幽深,一下將人拉入古人的山水畫卷中。記者走訪發現,相較於涇縣縣城的商業酒店,山裏的民宿更加受到游客的喜愛。山間民宿的主人通常都是當地居民,他們會根據游客的需求和喜好,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如推薦周邊的美食、景點和特色活動,為游客準備地道的農家菜,讓游客品嘗到最純粹的山野味道。

  桃潭緣民宿的主人“許姐”就是地地道道的涇縣桃花潭鎮本地人,夏天是他們民宿最忙碌的時候,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前來山裏“避暑”,“許姐”就成了游客的旅游“管家”,“游客來到我們桃花潭,我就想把我們的好山好水推薦給他,夏天游客大多都喜歡去桃花潭坐竹筏,到皖南大峽谷漂流,等他們玩累了回到民宿就可以吃我做的地道山野美食。”許姐告訴記者,她所準備的農家菜是地道山裏的土菜,自己種的菜,養的雞,同時在她的民宿裏還收藏陳列了許多明清時期的老物件,極具歷史感,令許多游客流連忘返。

 沒有圍墻的文史博物館

  在安徽南部的一座千年古村落——績溪縣瀛洲鎮仁裏村,這裡依山傍水,文化積澱深厚,保存着大量的元、明及清代的建築,漫步於此,仿佛穿越千年行走在“沒有圍墻的古村落博物館”。“我們皖南有很多徽州古民居韻味十足,我們的民宿就是由徽派古建築改造而成。”姚海麗是仁裏69號民宿的負責人,她介紹,古宅曾經的主人曾在此辦過私塾,為了更好地保護徽州傳統古民居,遵循着“修舊如舊”的原則,思誠書院·仁裏69號民宿“煥新”迎客,“我們想讓住在這裡的游客了解徽州文化,愛上徽派建築。”

  在皖南的另一片山水之間有一家同樣具有徽派建築風格的紅居民宿,吸引了大量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游客。民宿的外觀保留了徽派建築的傳統元素,如馬頭墻、小青瓦等,而內部則進行了現代化的改造和裝飾。民宿內部裝修精緻典雅,磚雕、木雕、石雕等工藝的運用,以及古色古香的傢具和雕花平床,讓游客仿佛穿越回了古代,與千年古徽州對話。記者走訪了解到,在暑期民宿預訂中,親子游佔據了相當大的比例。許多家庭選擇將孩子帶到山里民宿,通過參與農耕體驗、非遺文化學習等活動,讓孩子們在游玩中增長知識,體驗生活。

  “住進山裏的民宿,相對來説既涼爽又可以讓孩子親近自然,同時安徽有許多民宿還有研學體驗,酷熱的季節可以不出民宿便可以帶孩子上一堂別開生面的非遺體驗課。”在六安霍山的一家民宿裏,張女士的女兒正在體驗徽茶的製作技藝。

  如今,安徽的民宿更加注重互動體驗。在黃山的許多民宿中,游客可以親手體驗徽州竹雕的製作過程,感受竹材在匠人手中變幻出各種精美圖案的神奇;在宣城的一些民宿裏,游客則可以學習宣紙的製作技藝,了解這項傳承千年的造紙工藝背後的故事……在安徽的許多民宿中,非遺文化已經成為了新的靈魂。這些民宿通過邀請非遺傳承人入駐、設置非遺體驗區、舉辦非遺文化活動等方式,讓游客在住宿的同時,能夠近距離接觸和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靜文

【糾錯】 【責任編輯: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