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合肥7月15日電(李東標 李一晴)人大代表一頭連着黨和政府,一頭連着萬千群眾。如何及時將群眾呼聲和意願轉化為建議,推動解決人民群眾牽腸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近年來,安徽省宣城市人大常委會積極探索人大工作履職新機制,以“小切口”“微建議”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立足特色優勢 全力做強支柱産業
盛夏的皖南,田園千層景,綠樹村邊分外青。在郎溪縣新發鎮皖蘇花木交易中心的花卉大棚裏,宣城市人大代表、郎溪縣新發花卉苗木協會會長蔣小方正在和農戶們一起查看繡球花的長勢。儘管天氣炎熱,汗水浸透了衣衫,但望著一叢叢生機勃勃的花苗,大家都臉上難掩喜悅之情。
郎溪縣地處皖蘇浙“三省通衢”之地,是“一地六縣”長三角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産業集中合作區建設的主戰場,新發鎮又被譽為“南京後花園”,花卉苗木産業已逐漸成為當地的重要支柱産業之一。
作為市人大代表的蔣小方,有着十多年的花卉苗木種植經驗,帶動了當地百餘戶村民從事苗木種植。在走訪選區群眾中,蔣小方發現新發鎮的苗木産業存在散亂不集中的問題。“雖然我們的銷量還不錯,但也存在經營規模散、小、亂等問題。要實現鄉鄰共同致富,就得推動鎮苗木産業品牌化、規範化發展。”蔣小方説。
宣城市人大代表蔣小方(右)和農戶查看苗木生長情況。新華網發(李一晴 攝)
為了更好地整合花卉苗木交易市場、進一步規範交易行為,2019年,蔣小方在宣城市人代會期間提交了《關於建設皖蘇花卉苗木交易中心的建議》,詳細提出了苗木花卉市場的建設選址、規劃發展等建議。
很快,建議便得到落實。在廣泛調研後,新發鎮人大通過人大聯動、黨建聯合、産業聯手、基層聯治等方式開展互聯互通,不斷加強與南京市高淳東壩鎮人大的合作共建,定期組織人大代表參觀學習東壩鎮在花卉苗木、水果採摘等農業産業方面的先進經驗做法。2021年初,新發鎮黨委、政府提出積極搶抓“一地六縣”和南京都市圈發展機遇,在澗西村建設總佔地約930畝高標準的皖蘇花木交易中心,並將該項目列為全鎮發展“一號工程”。
皖蘇花木交易中心花卉大棚。新華網發(李一晴 攝)
“皖蘇花木交易中心項目分三期建設,交易區域、花木貨場、清洗&&、綠島中心、精品展示等功能區域齊全。目前一期項目已基本完成,10多個較大的經營戶陸續裝修入駐,我們力爭‘十四五’末啟動實施項目二期建設,2030年前力爭啟動三期建設。”新發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劉向國説,“目前全鎮有花木交易場所15家,經營大戶283家,從業人員7000餘人,年平均交易總值約4億元,交易輻射10多個省市。該項目將進一步優化我鎮花木産業布局,匯聚産業發展合力,打響‘花木名鎮’新名片。”
“皖蘇花木交易中心項目正不斷彰顯新發鎮苗木花卉産業新發展潛力,下一步將探索‘公司+協會+村+經營戶’的經營發展模式。我們對新發鎮苗木花卉産業發展前景充滿了信心。”蔣小方説。
傾聽群眾心聲 以“小切口”撬動“大民生”
宣城寧國市地處皖南山區,被譽為“中國山核桃之鄉”。當地山核桃種植面積超過40萬畝,年産幹籽1萬噸左右。
寧國市山區景色。新華網發(李曉紅 攝)
寧國市林業事業發展中心改革和産業發展科科長石道國介紹,山核桃産業作為寧國市農業的主導産業一度遇到發展瓶頸。“隨着農村勞動力外出,山場分散,種植、經營水平落後等原因,制約着寧國山核桃産業的發展。”如何推動山核桃産業健康發展,成為人大代表們關注的熱點話題。
今年以來,寧國市人大創新開展“聽代表説”問計活動,來自各條戰線的12名人大代表深入基層、選區調研,並在該市人代會期間,把基層的期盼和群眾的心聲以及工作建議,面對面地説給相關負責人聽。其中,關於山核桃産業健康發展的相關建議,就是其中一項撬動“大民生”的“小切口”。
長期關注山核桃産業發展的寧國市人大代表吳志輝説:“人大代表肩負着沉甸甸的責任,了解人民群眾想什麼、憂什麼、盼什麼,必須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把群眾心聲帶到‘兩會’上去。”吳志輝坦言,從選題落定到到精準傳達,他走鄰家、訪農戶,調研合作社、種植大戶,總結經驗並提出合理化建議。
小小山核桃成為當地村民的“致富果”。新華網發(李曉紅 攝)
聽完建議後,寧國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由該市農業農村局等部門通力協作推進改革,以託管承包經營為主,互換、轉包、租賃等流轉形式為輔,引導農戶承包林地集中有效整合,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促進林區增綠、林地增效和林農增收。
此外,寧國市還成立了以市委書記、市長為組長的山核桃産業振興工作領導組,市財政每年安排山核桃産業振興專項資金1500萬元,加快推動山核桃林地除草劑禁用、加工能力提升、寧國山核桃區域公共品牌宣傳。
“目前全市整合山場近8萬畝,其中,已有32個新型經營主體託管承包約3萬畝,30多個村民組的近5萬畝林地也初步完成改革,為後續適度規模經營打下基礎。”石道國説。
對於“聽代表説”問計活動的高效開展,吳志輝&&:“不同於往年‘紙上去紙上回’,今年代表們多了個訴説民聲、展示民意的舞&,可以推動我們代表充分調研、深入思考,進一步把準民生脈搏。”
寧國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江澤洪説:“創新開展‘聽代表説’問計活動,是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體現,確保政府‘幹的事’精準對接老百姓‘盼的事’,讓‘金點子’轉化為百姓致富的‘金路子’,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