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姜剛 水金辰】
2022-05-21【記者:姜剛、水金辰、劉方強】一臺臺農機正在土地上耕耘著,成為華陽河農場一道靚麗風景線。從旋耕到播種,從打藥到收割,推行全程機械化,讓曾經的麥收麻煩事不再“麻煩”。
2022-05-21【記者:劉軍喜】當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常青街道南庭芳小區回遷居民喜領安置房,他們將在配套齊全的現代化小區裏開啟新生活。
2022-05-21【記者:劉軍喜】5月19日,安徽省合肥市翡翠學校開展“我是小小營養師”主題活動,引導學生養成健康飲食、均衡營養的生活方式。
2022-05-21【記者:】
2022-05-19【記者:姜剛 水金辰】保證糧食安全,大家都有責任。2021年,安徽省糧食總産817.52億斤,同比增加13.72億斤,實現“十八連豐”。
2022-05-17【記者:陳諾 曹嘉玥】地處皖西大別山腹地的金寨縣,被譽為“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是家喻戶曉的革命老區。記者日前採訪發現,這處紅色故土越來越“年輕”,正在振興之路上煥發朝氣。
2022-05-17【記者:劉軍喜】安徽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的技術工人在模塊化變電站生産線上安裝艙體墻板。
2022-05-14【記者:】工人在合肥市肥西縣花崗鎮一家企業生産線上忙碌。
2022-05-13【記者:】工作人員在合肥市肥西縣花崗鎮現代農業示范區一蔬菜種植基地操作智能水肥一體機。
2022-05-13【記者:劉方強 屈彥 曹嘉玥】全國疫情出現多點散發態勢,各地都加強了對物流車輛的管控。
2022-05-13【記者:杜宇】村民在安徽省金寨縣大灣村生態茶園採摘茶葉。
2022-05-13【記者:】時至今天,面對日益枯竭的礦山資源、偏于傳統的産業結構、逐漸縮小的能耗空間、不斷加大的轉型壓力,是丟掉銅另起爐灶,還是依靠銅一條道走到黑?在轉型發展的十字路口,如何再拼出一個新銅陵?
2022-05-05【記者:王菲】合肥市日前發出“英雄帖”,向各類行業龍頭、專精特新、創新型企業和優秀創業團隊“喊話”:來肥發展,共建“芯屏汽合、集終生智”産業鏈,打造一流産業生態。
2022-05-01【記者:劉軍喜】合裕線航道是合肥市“通江達海”的重要水上通道,航道上船只往來穿梭,有序航行。
2022-05-07【記者:劉美子】在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活躍著一支特別的文藝團隊,是當地群眾心中的“烏蘭牧騎”。
2022-04-19【記者:周暢】安徽省司法廳正牽頭開展違法行政行為集中整治行動,把“新官不理舊賬”作為法律問題加以整治,今年以來已糾正未依法履行行政給付義務問題3954個。
2022-04-28【記者:白斌 劉軍喜】
2022-04-23【記者:周暢】具有較大電偶極矩的裏德堡原子,可以對微弱電場産生較強響應,因此作為微波測量體係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2022-04-20【記者:戴威】記者從合肥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獲悉,4月13日,一外地返肥人員故意隱瞞行程,其在合肥南站核酸檢測為陰性,返家後至4月15日實行居家觀察3天2檢為陰性。
2022-04-19【記者:屈彥】在安徽省馬鞍山市寧蕪高速北出口公路查驗點,一家拉面館“生意火爆”。
2022-03-29【記者:戴威】在安徽省合肥市長豐(雙鳳經開區徐橋苑農貿市場,風格各異的防疫標語牌隨處可見。
2022-03-31【記者:劉曉宇、戴威】一天打一百多個電話、在有疫情風險的地方調查取樣……這是趙志榮這些天的日常。
2022-03-21【記者:白斌,劉軍喜】
2022-04-23【記者:】
2022-04-21【記者:陳諾】記者3月26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國家大科學裝置——聚變堆主機關鍵係統綜合研究設施(CRAFT)園區正式交付啟用,該設施全面建成後將是國際磁約束聚變關鍵參數最高的綜合性研究平臺。
2022-03-27【記者:鐘紅霞】
2022-03-25【記者:周暢 曹力 白斌】立德樹人以教師為重心、能力培養以學生為重心、科學研究以價值為重心的評價新格局,全方位激發了各項事業的發展潛力與創新動能。
2022-03-21【記者:周牧】一輛無人配送車在合肥高新區進行公開道路測試。
2022-03-16【記者:汪延 姜剛 劉曉宇】陽春三月,候鳥紛飛。在安徽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灘涂區域,成群結隊的白頭鶴、東方白鸛或在棲息覓食,或在振翅飛翔,場面蔚為壯觀。
2022-03-11【記者:屈彥】為了愛情,她來到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定居,與丈夫胡明朗結婚。
2022-03-08【記者:劉軍喜】工人在涇縣丁家橋鎮一家宣紙企業內制作宣紙線裝書。
2022-03-04【記者:劉軍喜】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涇縣雲嶺鎮章渡村的章渡老街歷史上曾是繁華的水陸碼頭,臨江建有皖南獨特建築“吊棟閣”。
2022-03-03【記者:劉軍喜】3月2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淝南社區在轄區垃圾分類投放站開展“垃圾分類 從我做起”主題活動,通過垃圾分類互動遊戲,向社區居民推廣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
2022-03-03【記者:劉軍喜】春節假期過後,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江淮汽車各生産基地陸續復工復産,生産車間內一派繁忙景象。
2022-02-23【記者:周暢】太陽暗條是太陽大氣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等離子體結構,懸浮于色球層和日冕層,具有溫度低、密度高的特點。
2022-02-18【記者:張紫赟、金劍】從臟亂差到水清魚躍、岸綠景美,從一道道傷疤修復為一道道風景線……長江母親河的巨變,被遙遠太空的衛星真實、直觀地記錄了下來。
2022-02-13【記者:】近日,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趙橋鄉的“無人農場”迎來建成後的第一個春耕生産季。
2022-02-12【記者:周暢】安徽省聚焦優化課後服務,指導各地“一地一策”“一校一案”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將課後服務納入2022年安徽省政府民生工程。
2022-02-11【記者:姜剛、戴威】近日,安徽省亳州市向社會公開了包括市委書記、市長在內共81名幹部的手機號碼。
2022-02-11【記者:戴威】4月4日淩晨,安徽省從合肥、亳州、宿州等11個城市的省屬和市屬醫院抽調核酸採樣人員3500名。
2022-04-05【記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相關團隊長期深耕計算結構生物學方向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
2022-02-10【記者:劉美子】新春之際,安徽省天長市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總隊組織“一小時巡演”小分隊走進楊村鎮光華村,以“文藝+宣講”的方式把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送到百姓心中。
2022-02-10【記者:馬姝瑞,汪海月,胡銳】在這裏,城市生活污水被處理成符合排放標準的尾水後,並沒有被“一排了之”,而是通過深度處理變成再生水,用于河道補水或綠化、清掃、消防等市政用水。
2022-02-08【記者:白斌】在風雪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逆行在風雪一線,用責任和擔當為我們護航。
2022-02-08【記者:胡銳】2月6日晚到2月7日,安徽出現大范圍降雪。記者從多部門了解到,降雪對春運返程造成一定影響,一些高速公路入口臨時封閉,部分列車晚點。
2022-02-07【記者:金劍】60歲的朱逢洲是合肥鐵路公安處銅陵站派出所駐楓香墩站的民警,他已經在這裏工作了15年。每年春節,他都是在崗位上度過的。
2022-02-03【記者:張端】農歷大年初二,不少群眾選擇走進書店、圖書館、博物館等場所,享受文化大餐。
2022-02-03【記者:張紫赟、金劍】曾經的漁民三姑娘,在剛開業一年多的公司大廳,給其他8戶上岸轉産的漁民股東每戶分紅7000元。
2022-01-30【記者:水金辰、屈彥、黃博涵】大別山區的安徽省金寨縣,一群特殊的“90後”“00後”村官走馬上任,成為深山裏的別樣風景線。
2022-01-30【記者:劉軍喜】今年1月以來,淮南西站每日電煤裝車約1200輛,日均發運電煤7.7萬噸。
2022-01-27【記者:楊玉華,馬姝瑞,吳慧珺】地處中部的合肥,“科創之路”有何特色?2022年開年,記者實地觀察合肥怎樣讓創新在這座城生生不息。
2022-01-25【記者:楊玉華 馬姝瑞 吳慧珺】
2022-01-25【記者:周牧 劉軍喜】今年55歲的魯雲1月18日正式從合肥南站客運值班站長崗位上退休。
2022-01-23【記者:周牧】
2022-01-22【記者:黃博涵】在安徽農業大學新冠疫苗接種點,醫護人員為師生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
2022-01-07【記者:劉菁、李亞彪、馬姝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2022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
2022-01-03【記者:金劍】今年46歲的倪明是安徽省銅陵市農業農村局銅官區漁政執法大隊大隊長。他從事漁政執法管理工作已經21年。
2022-01-03【記者:金劍】截至2021年12月,三峽生態環保集團已在安徽境內落地16個“長江大保護”項目,其中包括無為市(安徽省蕪湖市域內縣級市)城鄉污水處理一體化PPP項目。
2022-01-03【記者:張端】安徽合肥紅星路小學北環陽光校區舉辦校園遊戲節。
2021-12-31【記者:徐海濤 水金辰】“量子號”列車有多快?上車,一起穿越2021。
2021-12-31【記者:陳諾、徐海濤】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再度開機運行。
2021-12-21【記者:陳諾、劉美子、屈彥】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實現1056秒的長脈衝高參數等離子體運行。
2021-12-31【記者:劉軍喜 黃博涵】
2021-12-20【記者:黃博涵 劉軍喜】
2021-12-20【記者:黃博涵、周牧、劉軍喜】
2021-12-20【記者:水金辰、姜剛】淮南是全國重要煤電基地之一、“皖電東送”主戰場,其煤炭探明可採儲量148.8億噸。
2021-12-19【記者:朱青、熊豐、翟翔】安徽公安機關經過縝密偵查,兩輪跨省集中收網,成功偵破公安部挂牌督辦的安慶“5·31”特大盜掘、倒賣文物案。
2021-12-19【記者:吳慧珺】安徽打造農村金融“産品工廠”,進一步滿足鄉村振興各類主體的個性化金融需求。
2021-12-19【記者:黃博涵】
2021-12-17【記者:朱青】安徽亳州市蒙城縣發生一起較大交通事故,已造成5人死亡2人受傷,其中一名傷者為兒童。
2021-12-19【記者:陳諾、徐海濤】當天安徽省外來埇橋區一名人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立即轉至定點醫院,18時許經市專家組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輕型)。
2021-12-16【記者:黃博涵】 “新能源+儲能”的配置具有削峰、填谷、調頻等多重功能,有效保障電力係統安全穩定運行。
2021-12-16【記者:劉菁 馬姝瑞】皖北6市從單純依靠資源驅動、經濟結構偏農少工、人口流出長期失血的困局中,匯聚起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
2021-12-13【記者:劉菁 馬姝瑞】當前,一些欠發達區域由于種種原因,仍徘徊在省域發展的洼地。如何奮起?
2021-12-13【記者:代群、劉方強、劉美子、水金辰、屈彥】走過刻著“禮讓”二字的徽式漢白玉牌坊,便進入寬約兩米的“六尺巷”。巷子不寬,兩人相遇側身而行方可通過。
2021-12-12【記者:黃博涵】當日,由安徽省科技館與安慶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聯合推出的微生物藝術畫展覽及教育活動在安徽省科技館舉行。
2021-12-12【記者:姜剛 曹力】在著力激活“沉睡資源”方面,明光市還支持人口少、佔地大、設施差的村莊群眾自願騰退,採取整體搬遷、統規代建方式集中安置、統一配套,騰退集體建設用地811.2畝。
2021-12-11【記者:陳諾】今年12月11日是錢學森誕辰110周年。就在不久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郭光燦將錢學森23年前的一封回信捐贈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21-12-11【記者:金劍】46歲的王俠是安徽省阜陽市潁泉區三義九年一貫制學校的體育老師。2014年,三義學校開始培育校園足球文化,足球教學的重擔落在了已經快40歲的王俠肩上。
2021-12-09【記者:】一片光伏板從生産、安裝,到並網發電,要經過哪些環節?一片光伏板能發多少電?新華社記者帶您體驗一片光伏板的發電之旅。
2021-12-02【記者:姜剛 曹力】除了實現監管制度化法制化外,推進智能化精細化管理,也是六安市全方位、多維度開展水環境一體化綜合治理的重要一環。
2021-11-30【記者:劉軍喜】由中鐵上投施工總承包、中鐵四局承建的滁寧城際鐵路首座車站——相官站竣工。
2021-11-27【記者:張端】蕪湖這座安徽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組詞“起飛”走紅網絡。
2021-11-22【記者:】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辦的2021世界制造業大會上,一批代表中國制造業前沿的尖端技術、産品集中亮相。
2021-11-22【記者:馬姝瑞 汪海月】2021世界制造業大會19日在安徽合肥市濱湖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屆大會以“創新驅動,數字賦能,攜手全球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
2021-11-20【記者:姜剛】記者20日從安徽省氣象局獲悉,20日16時30分,該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四級應急響應。與此同時,安徽省氣象臺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信號。
2021-11-21【記者:張端】此次大會以“創新驅動 數字賦能 攜手全球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總布展面積4.3萬平方米,分為綜合展區和專業展區,400多家企業報名參展,展示制造業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和新産品。
2021-11-20【記者:胡銳】記者19日從2021世界制造業大會開幕式上獲悉,會上安徽省集中簽約了30個項目,總投資額超1184億元。
2021-11-20【記者:周牧】一桶垃圾從居民小區到發電廠,要經過哪些環節才能變成電能?一噸垃圾可以發多少度電?新華社記者帶您一起體驗垃圾發電之旅。
2021-11-27【記者:程士華、胡銳】一些成功上市、躋身世界先進水平的土生土長企業,以及一些逐漸集聚而成的千億級産業鏈,正彰顯出安徽制造強省建設新態勢。
2021-11-17【記者:徐海濤】日前,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先進材料》發表了該成果。據介紹,這項研究提出的獨特雙層倣珍珠母結構設計策略,也為設計構築其他高性能納米復合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2021-11-30【記者:】11月19日,安徽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修訂通過《安徽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2021-11-19【記者:黃博涵】在安徽省合肥新橋國際機場,東方航空技術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的技術人員對飛機進行拆解。
2021-11-17【記者:劉菁 吳慧珺】14日清早,從安徽省合肥市政務中心放眼望去,初冬的合肥還留有深秋的敦厚,“2021世界制造業大會”的彩旗在朝陽中與金黃的樹葉交相輝映。
2021-11-16【記者:張紫赟】針對一些網民有關“復建陳獨秀、陳延年、陳喬年故居”的反映,安徽省安慶市人民政府近日回復稱,陳獨秀、陳延年、陳喬年故居復建已經獲得安徽省文物局批復。
2021-11-16【記者:胡銳】在全力保供的同時,淮滬煤電有限公司也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今年1月到10月發電業務獲得利潤3億多元。
2021-11-16【記者:】11月12日,醫務人員在合肥市翡翠學校為小朋友接種疫苗。
2021-11-13【記者:劉菁、陳尚營】對于黃山這樣一座擁有舉世聞名風景名勝區的城市,“零碳”行動意味著在為一個新目標努力。這是中國向全世界做出的碳達峰、碳中和承諾在基層執行的一個體現。
202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