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我國第六批自貿試驗區之一,五年來,這片範圍近120平方公里的創新熱土堅持“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形成了一批標誌性成果,為産業升級和對外開放注入強勁動能。【查看詳細】
【記者:屈彥 幸培瑜】如果漂是“逐浪”,那“科漂”就是為了“造船”,漂的方向,就在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之處。
2025-11-07 09:51:47
【記者:張端】11月6日,由中鐵大橋局施工的銅陵長江三橋正式通車。該橋是我國首座雙層斜拉—懸索協作體系大橋,路線全長11.9公里,具有高速公路、城際鐵路、貨運鐵路三種過江功能。
2025-11-07 08:40:16
【記者:汪海月、呂岩昊】正在安徽合肥舉辦的第八屆世界聲博會上,一款名為“小麗”的長者陪伴機器人勾勒出未來“智慧養老”新範式。
2025-11-06 15:57:44
【記者:何曉、戴威】我國首座雙層斜拉—懸索協作體系大橋——銅陵長江三橋正式通車,這也是長江安徽段第11座跨江大橋。
2025-11-06 10:32:46
【記者:陳諾、戴威】“十四五”時期,EAST先後實現穩態高約束模式等離子體運行101秒、403秒等世界紀錄。
2025-11-06 09:12:59
【記者:馬姝瑞、陶葉、屈彥】在“科大硅谷”,“成果轉化專班+院校經理人+技術經理人”三支團隊常態化登高校門、入實驗室,讓重大科技成果在源頭就可以早發現、早發布、早轉化。
2025-11-06 09:12:52
【記者:白斌】走進安徽合肥,這座崛起的科創名城正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筆,繪就新質生産力發展的生動圖景。
2025-11-05 15:59:33
【記者:白斌,朱江(攝製)】 世界聲博會已成功舉辦七屆,已逐步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盛會,是展示安徽人工智能産業發展成果的重要窗口和名片。
2025-11-04 15:26:01
【記者:黃博涵】金秋時節,走進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宏村鎮塔川村,金黃的稻田與粉墻黛瓦交織,構成一幅秋日畫卷,令人沉醉。
2025-11-04 08:19:53
【記者:金劍】"在徐松松這樣的“新農人”帶動下,阜南縣的花生種植産業實現了“量”“質”齊升的發展。"
2025-11-03 15:22:49
【記者:徐中哲 白斌】第八屆世界聲博會在安徽合肥舉行。
2025-11-03 15:22:42
【記者:曹力】"無人機飛巡、高空走線……連日來,在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檢修人員在近50米高空,沿着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穩步前行,開展精細化檢修作業,為長三角地區今冬明春可靠用電提供保障。"
2025-11-03 15:22:35
【記者:戴威】記者觀察到,在協調發展理念指引下,各地各部門以紮實舉措提高發展的協調性和平衡性,助力下好協調發展全國“一盤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質增效。
2025-11-02 09:11:37
【記者:郭晨、呂岩昊、汪海月】"王金堂在廬江工作和生活已有十餘年,既是園區發展的見證者,也是&農融入大陸農業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
2025-11-01 11:16:50
【記者:】活動當天,糧農組織還舉辦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特色産品展覽、文化展示和美食品鑒。
2025-11-01 09: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