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造假,人人有責。完善管理機制、提升監管能力、提高防范意識,合力堵住“真瓶裝假貨”漏洞。
2022-05-23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安徽省徽商回歸項目資金增長顯著,投資額達1067.4億元。
2022-05-23進一步做好普法教育、提高涉農執法水平、完善涉農公共法律服務,不棄微末、久久為功,推動鄉村法律服務提質增效。
2022-05-23當前,全國疫情整體形勢有所好轉但仍復雜嚴峻,要快字當頭,以快制快,才能把握主動權,打贏攻堅戰,打好持久戰。
2022-05-13讓付費會員制名副其實,不僅靠平臺自律,也離不開行業監管。
2022-05-09低碳城市建設點多面廣、頭緒繁多,從低碳經濟的細微改變做起,從低碳生活的點滴行動著手,積少成多、久久為功,低碳城市必將離我們越來越近。
2022-05-06志願者們的善心善舉,猶如一道光,照亮人心,溫暖社會。
2022-05-06越來越多青年把基層作為最好的課堂,把實踐作為最好的老師,在磨礪中長才幹、壯筋骨。
2022-05-04這次調整充分考慮社會實際情況的變化,優化調整了記分分值,體現了寬嚴相濟的精神。
2022-04-01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做自己的大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運用精準的思維方法。
2022-04-01日前,安徽合肥在疫情防控中要求對來(返)肥人員,帶著責任和感情做好服務,不怕麻煩、不能抱怨。
2022-03-26讀了《瞭望》新聞周刊新近推出的深度報道《安慶覺醒》,深為安慶覺醒拍手叫好。
2022-03-24以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推動制造業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轉型升級。
2022-03-21社區生活圈正逐步從圖紙上落到現實,切切實實提升群眾的幸福感。
2022-03-21讓一線勞動者更有生活保障,提升他們的歸屬感和尊嚴感,是城市文明的標志。
2022-03-21酒駕醉駕破壞正常道路交通秩序,嚴重威脅他人與駕駛人自身生命財産安全。
2022-02-23推進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對政府治理體係和能力現代化意義重大。但有的地方在發展過程中,滋生出“數字形式主義”,不僅脫離群眾、增加基層負擔,還造成了資源浪費。
2022-02-23治理惡意搶注商標,關鍵要扎牢法治籬笆。立法上進一步明確惡意搶注行為特徵,加強源頭治理,提高商標申報門檻,把好商標申請“準入關”。
2022-02-22全鏈條聯合監管不是為了限制發展,而是為了更好發展。管得細、管到位不代表“一刀切”。
2022-02-22如今,短視頻發展如火如荼,知識付費方興未艾,各種各樣的知識正變得隨處可見、隨手可學。
2022-02-21只有安裝好了醫療信息安全的“剎車”,才有猛踩統一電子病歷“油門”的底氣.
2022-02-21隨著冰墩墩和雪容融等奧運文創産品的脫銷,2022年中國文創産業迎來開門紅。
2022-02-16或許還可以更進一步思考,一座城市如何借助網絡熱詞的“破圈”,打造城市的網絡形象,助力城市形象提級,借此將城市資源“捧出道”。
2022-02-23各代表團引導員高舉雪花造型引導牌,匯聚到“鳥巢”中央,凝結成一片大雪花,呵護著中間的奧運之火。
2022-02-09我們對團圓抱有執念,也是因為始終相信,無論自己爬得多慢、走得多遠,總有家人在牽挂著自己。
2022-02-09賽場上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在拼搏中砥礪成長,在奮鬥中實現夢想,正是選手們在賽場上傳遞出的信念。
2022-02-09近年來,在電商平臺、消費者等多方力量推動下,國産品牌引領的國潮消費成為消費新趨勢。
2022-02-07繼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創新金融工具,持續做好支持中小微企業的“大文章”。
2022-02-07鋰電池本身也存在生産成本偏高、關鍵原材料儲量少等缺點,倒逼一些企業加快尋求替代技術方案。
2022-02-07非遺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充分吸收現代元素,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展現出青春風採。
2022-01-06成功企業往往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持,小微企業更應如此。
2022-01-06“打卡”成為旅遊消費中頻繁出現的熱詞。“網紅打卡地”在吸引流量、提高景區知名度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2-01-06築牢綠色安全屏障,提升網絡文明程度,是億萬網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係、建設網絡美好精神家園永遠在路上。
2022-01-04“雙減”政策去校外培訓之虛火、還教育生態之清風,讓教育重新回歸公益屬性。
2022-01-04新的一年,中國消費市場繼續跑出加速度、創造好業績,需要持續優化消費環境。
2022-01-04沒有哪一年,像2021年這樣,傳統文化“爆款”不斷,全方位多維度“出圈”。
2022-01-04通過各方共同努力,讓運營更專業,公共體育場館將會更親民、更便民、更利民,從而為廣大人民群眾創造更加和諧美好的體育健身環境。
2021-12-21市場主體發展壯大,是支撐就業的“頂梁柱”、創造財富的源泉、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2021-12-21保持定力、健全競賽體係,精彩就不會僅停留在賽事層面,中國籃球也將收獲更大的人才庫。
2021-12-21確權和賦權的目的是活權,讓沉睡的資産動起來,讓農村産權活起來,實現其應有價值。
2021-12-21農業廢棄物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需要加快補上渠道、技術等短板,充分調動各環節主體積極性,促進資源化利用。
2021-12-13處理好小小的落葉,不是簡單的事。這需要相關部門主動作為,需要技術手段的支持與更新,也需要社會各界積極配合。
2021-12-13提高消費者的金融素養,要強化重點群體風險防范意識,要壓實金融機構的主體責任,要暢通金融消費維權渠道。
2021-12-13蔬菜種植、生長受季節影響較大,確保蔬菜等“菜籃子”産品保供穩價,關乎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2021-12-13評價職業本科的招生質量,不能用文化課成績作為依據,因為職業本科院校主要以“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職教高考標準招生。
2021-12-13對于家長而言,“做好自己”並不是為自己設定過高的要求,而是要在現有條件下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2021-12-09圍繞水果價格和品質的討論,折射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2021-12-06放眼當今世界,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已成大勢所趨,但規則缺失是當前全球數字治理領域面臨的突出挑戰。
2021-12-06很多農民工遭遇工資被拖欠時,往往最初沒有與包工方約定書面的勞動合同,或者受困于合同中沒有明確約定工資支付標準、支付時間,造成權益受損。
2021-12-06更好反映時代變遷,用文學描繪波瀾壯闊的科學探索圖景,記錄人類科技前行步伐。
2021-11-24各級政府要重視新鄉賢建設,厚植鄉土文化,探索建立壯大新鄉賢群體機制,激發他們回鄉建設的熱情,協同推進鄉村振興。
2021-11-24要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多樣化升級。
2021-11-24教師輪崗見實效,除了制度構建,也離不開“情感”基石和“成長”視角。
2021-11-24一年一度的“雙11”大促落下帷幕,大家都買了哪些寶貝?數據顯示,博物館文創成為今年的黑馬之一,開售首日銷量就激增超400%。
2021-11-14這種消費主張,放在當前“雙11”全民“買買買”的社會氛圍之下,尤其顯得“人間清醒”。
2021-11-14數字時代,如何更好保護個人信息,愈發成為一道緊迫的必答題。
2021-11-03網絡服務不在花裏胡哨,皆是“好用則靈”。尤其在手機APP高度過剩的時代,刪繁就簡、直擊核心,這樣的突圍思路肯定比狂做“加”法來得好。
2021-11-03遏制餐飲消費環節浪費、把節糧要求融入市民公約、倡導文明節儉辦婚喪等內容更是切中社會關切。
2021-11-03隨著互聯網對社會生活的影響日益全面和深入,社會中的各類主體通過網絡展開其生活,自然會産生各種類型的賬號問題。
2021-11-03個人信息保護關乎你我他。信息化發展越迅速,個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就越深入、廣泛。
2021-11-03職能部門應健全服務消費質量標準,逐步完善從業人員崗位資格認證服務和管理體係、技術等級繼續教育體係,加強家政從業人員和管理人員培訓。
2021-10-19媒體應強化網絡安全宣傳,鼓勵公眾積極獻言獻策。全社會應攜起手來,為網絡空間治理奠定堅實群眾基礎,維護網絡空間和諧穩定。
2021-10-19紅火的鄉村旅遊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理當抓住時機乘勢升級,促進鄉村旅遊“美麗蝶變”。
2021-10-19體育圈的“圈”,不該也不能變成飯圈的“圈”。粉絲要客觀理性看待運動員,給他們留出私人空間、保持一定距離。
2021-10-19招錄中不公正對待“非全”研究生,難以實現教育的高質量普及,也難以使人才各盡其能。
2021-09-28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城市安家立業,“老漂族”作為一個新興群體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2021-09-28以切實舉措呼應新的人口政策,盡快清除公共服務盲區,普惠兒童,每一步重要且可貴的努力,將加快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
2021-09-28一部文藝作品是好是差,好在哪裏、差在哪裏,需要專業的文藝評論發聲。
2021-09-28安徽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充分激發了安徽發展的活力和創造力。
2021-09-21發展壯大技能人才隊伍,提升技能教育水平是基礎,讓技能人才能夠成長是關鍵。
2021-09-16在完善相關標準、確保安全底線的基礎上,更要意識到,以社區為單位的共享育兒,更多承擔社會服務的公益屬性,而不是為了盈利。
2021-09-10老師,一聲感恩的稱呼,也是一份深切的期待。感恩老師教授我們的學識,期待老師帶給我們更多人生營養。
2021-09-10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重要,就在于教師的工作是塑造人的工作。
2021-09-10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民生訴求日益多元,決定了政務宣傳永遠要推陳出新。
2021-09-10不讓守法者感到不公,需要持之以恒的普法行動,更需要打破“法不責眾”的習慣思維。
2021-09-10郎平宣布卸任中國女排主帥。“這一天終于還是來了”“辛苦了”“保重身體”,網友紛紛送上祝福、表達不舍。
2021-09-03又是一年開學季,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全市140萬中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在新學期迎來了一係列新變化。
2021-09-03《安全生産法》的再次修改,為推進安全生産依法治理、建立規范秩序提供了堅強的法律保障。
2021-09-03除了將電動車治理納入法治軌道,也須著力解決群眾在日常生活中面臨的實際問題。
2021-09-01少些“無所謂”,多點責任感——更多人堅持原則、明辨是非、抵制誘惑,讓商家的伎倆玩不下去。
2021-08-27同質化競爭者越來越多、物料成本不斷上漲、價格戰愈演愈烈,成為不少返鄉創業者不得不面對的困境。
2021-08-27“體力勞動永遠不會過時”“要讓學生在勞動實踐中出力流汗、磨煉意志”,引發各界廣泛點讚。
2021-08-27眼下,正處在條例從公布到施行的過渡期,有關部門要抓住時機,聚焦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難點堵點“啃硬骨頭”。
2021-08-27網紅餐廳如何才能保持熱度,持續獲得消費者的信賴呢?在做好品牌宣傳、打造網紅形象的同時,更要在打造核心産品、提高服務質量、確保食品安全上下功夫。
2021-08-23只有更多年輕人通過自身努力成為能工巧匠,才能匯聚起中國制造蓬勃發展的強大力量。
2021-08-23高校與博物館有著相同的教育功能與使命職責,而兩者的結合是為了更好發揮大學教育中的實物教學作用——通過接觸實物來理解文明的本質。
2021-08-23時代也提出一個命題:今天的我們,如何為後人留下更多“經典”之光?
2021-08-23必須承認,“能者多勞”應該是有限度的。“能者”再“能”,也不是萬能的。
2021-08-19質量就是商品的“信用”,“質量合格”四個字重若千鈞。
2021-08-16質檢報告是産品質量的“體檢證”、消費行為的“安全證”、市場經濟的“信用證”。
2021-08-16鄉村教師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他們承擔的非教學任務會更重,這是因為鄉村缺人才,教師往往承擔更多的任務。
2021-08-09“弱冷車廂”把大部分地鐵車廂設定為強冷車廂,也預留出少量的車廂,把溫度在強冷車廂的基礎上調高一兩度,以滿足那些怕冷乘客的需求。
2021-08-09近期,針對用戶反映強烈、投訴較多的手機APP誘導用戶點擊跳轉、彈窗廣告難以關閉等違規行為,工信部進行了集中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果。
2021-08-09老舊小區改造不僅是一項建設工程,更是一項基層治理工作。要樹立以人為本、共建共享的理念,積極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
2021-07-21安徽合肥的“延喬路”,為紀念革命烈士陳延年、陳喬年而命名,路不長,與集賢路相向並行,直通一條名為繁華大道的道路。
2021-07-04一百多年過去,我們享受著先驅“披荊斬棘換來的幸福”。激揚奮鬥、傳承信仰,走好我們這代人的長徵路,方不負先輩之願,不負時代之托。
2021-06-18老舊小區改造,表面看是硬件升級,深層則是觀念革新,關鍵是要以法治精神框定是非標準。
2021-06-18今年京東“6·18”促銷期間,高品質農産品加購量超過平時的3倍,顯示出高品質農産品需求的迅猛增長勢頭。
2021-06-18近日,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聯合發出通知,從今年1月1日起調整我省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
2021-06-17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因愛國詩人屈原而有名,因承載民俗文化而厚重。
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