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h.news.cn/anhui/images/hdqqpcbg.jpg
優勢産業“走出去”需要拓寬思路,實現産品出口到技術輸出、海外合作建廠等“多條腿”走路。
土耳其小姐姐的滁菊奇妙游 滁菊又稱滁州貢菊,是兼具藥、茶價值的我國“四大藥菊”之一。
尋跡中國 | 船在橋上走!“巴鐵”小哥帶你探訪“水上立交” 近日,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就讀的巴基斯坦留學生阿明來到引江濟淮淠河總幹渠渡槽橋,體驗水在橋上流、船在橋上走的“水上立交”,探訪被稱為“現代版大運河”的引江濟淮水利工程,實地感受中國的治水智慧。
尋跡中國丨江城蕪湖的大夢想,烏茲別克斯坦小夥帶你來探訪 一起跟着傑克的腳步,尋找和發現蕪湖之美。
外籍“體驗官”看中國基建|貓道是什麼道?大橋為何無橋墩? "近日,在安徽建築大學學習的巴基斯坦留學生安凱來到大橋施工現場,在驚嘆之餘發出了一長串疑問:貓道是貓走的道嗎。"

中德智能製造産業對接會今日啟幕

"為深化産業合作、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6月25日,由安徽省人民政府與德國海外商會聯盟·大中華區聯合主辦的中德智能製造産業對接會在合肥啟幕。"

光伏産品加速“出海”

" 安徽賽拉弗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成根介紹,他們的光伏産品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4.5%,發電效率高於市場平均水平,受到國際市場青睞。"

更多皖版精品圖書“揚帆四海”

  6月22日,為期5天的第31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落下帷幕。安徽展團攜近2000冊精品圖書亮相,全面展示新時代安徽出版的新成果、新業態。同時,舉辦多場國際文化交流活動,推動319項版權海外輸出。皖版圖書正以“內容+&&+渠道”的創新模式加速“出海”,書寫文化“走出去”的安徽篇章。

中歐班列(合肥)累計發運量突破五千列

6月19日上午,一列滿載100TEU、貨值逾200萬美元的中歐班列從合肥北站物流基地鳴笛啟程,這趟列車裝載着白色家電、汽車配件、子午線載重胎等“安徽製造”産品,將經霍爾果斯口岸穿越中亞腹地,最終抵達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

合肥中歐班列5月開行量同比增長35.05%

據悉,為支持合肥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助力更多本土企業“走出去”,合肥海關通過“艙單歸併”與“鐵路快通”模式,實現數據互聯,提升班列通關效率,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全面推行724小時預約通關制度,在節假日等特殊時段保障班列“不打烊”;推行“白色專列”等定制專列“點對點”直達線路,打造“跨境電商+班列”“保稅+班列”等特色專線,不斷探索開創班列物流新模式新通道。

蕪湖造船業加速“揚帆出海”

" 造船廠營銷負責人説。"

媒體關注

新華觀察

全球連線|中國“鄉村會客廳” 何以斬獲“建築界奧斯卡”?

這座兩層小型鄉村建築是利用村中一塊閒置空地而建,將當代設計理念融入傳統皖南村落肌理,不僅滿足村民日常生活、鄉宴聚會、文化展示等多元需求,也成為展現皖南鄉村文化風貌的新地標。

“穿越”場景看消費丨“穿越”車站港口看物流消費新動能

夏日時節,在鐵路貨運站、長江港口等地,隨處可見一派繁忙景象。

智造升級 融合共進——感受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躍升脈動

當前,全球汽車工業正經歷深刻變革,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引領的産業轉型升級,也在推動我國汽車産業向質而行。

洋洋大觀丨“洋記者”中法非遺“雙城”感匠心

讓我們跟隨新華社“洋記者”胡大韋和玉蕾的鏡頭,傾聽中法兩國工匠的非遺故事,感受中法兩國人民對“工匠精神”的共同堅守與執着追求。

全球連線|在安徽宏村,奧地利記者追尋同胞阿明的“中國故鄉”

奧地利電視台的記者來到世界文化遺産地安徽宏村,講述在此生活的奧地利人阿明的故事,以及介紹皖南山水間的美麗景色和中國傳統文化。

全球連線|中非綠色對話:鱷影雙城記

從長江流域到非洲尼羅河流域,鱷魚種群的存續折射出全球生態保護的挑戰與希望。

壓力下我國水泥行業求解破局之策

面對需求不足、産能過剩、競爭加劇的重重挑戰,水泥企業如何破局?行業高質量發展怎樣推進?

寶藏之城|這是一座製造浪漫的小鎮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丁集鎮是全國有名的婚紗生産和出口基地,全鎮共有婚紗生産上下游企業500余家,超過1.5萬名相關從業者,打造出年産值24億元的“甜蜜”産業。

全球連線|八登黃山的法國攝影師:用鏡頭定格中國山川之美

黃山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世界地質公園,中國乃至世界的著名旅游風景區之一。

近三年最好!安徽開局創新高

今年以來,安徽拉動經濟增長的投資、消費、外貿“三駕馬車”協同發力,經濟起勢有力、快於上年全年及同期。

全球連線|山水相連 茶酒相會——中德古城文化交響

  在中國新安江邊,在德國雷格尼茨河旁,一邊是茶葉清香,一方是啤酒醇厚,安徽歙縣與德國巴伐利亞班貝格,兩座中德古城在不同的文化歷史中,展開了一場山水相遇、茶酒相會的對話。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文化中華·網紅博物館的流量密碼丨安徽博物院:讓觀眾“來了就不想走,走了還想來”

“80後”院長雷修佛致力於將安徽博物院打造成一個觀眾“來了就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文旅新地標。

春暖一線看生産|趕訂單、促創新、拓銷路——製造企業力爭首季“開門紅”

當前,安徽各地製造企業搶抓開局大好時機,鉚足幹勁趕訂單、促創新、拓銷路,奮力實現首季“開門紅”。

安徽進出口實績企業數量超1.3萬家

近年來安徽省企業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合作持續深入,全省進出口實績企業數量已超1.3萬家。

國際月球科研站擴大全球合作“朋友圈”

9月5日,中國國家航天局與塞內加爾航天局簽署《關於國際月球科研站合作的協定》。

尋“綠”非洲——中非商路融入東方茶文化

安徽黃山是中國綠茶的主産地之一。2008年以來,金昱茗茶葉出口到加納、塞內加爾、摩洛哥等近10個非洲國家,每年出口量約8000噸。

全球連線|中國茶葉旅非記

在不少非洲國家,喝上一杯中國茶已成為當地人不可或缺的生活習慣。

“促進經濟發展、架起文化橋梁”——境外旅行商組團“打卡”中國黃山

12日,在俯拾皆是美景的安徽省黃山市黟縣,一場主持、致辭、宣講全英文的文旅推介會,讓應邀到這裡的境外旅行商代表們感受到了“滿滿的真誠”,也體會到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産地黃山,正在以更加開放、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

參考消息特稿|“千年藥都”加速推動中醫藥“出海”

藥都路、芍花路、亳菊路……在中國,很少有一座城市如亳州一般,有如此多以藥命名的道路。

中國製造的“新質”吸引力

20日,安徽合肥,一場對接洽談會匯聚國際投資者。數十位跨國公司代表與中方合作夥伴圍坐於一張方桌,暢談中國製造業提質升級帶來的新機遇。

融媒視角

科特,製作,茶葉,變身,手工 全球連線丨洋主廚“尋味”中國非遺——一片葉子“搭”出花樣玩法

"在位於深山之中的猴坑村,科特拜訪了太平猴魁製作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方繼凡,向他學習了傳統手工制茶的工序。"

中國,鐵四局,景德鎮,科學技術,文化 在“千年瓷都”遇見不一樣的“China”

前不久,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習的塔吉克斯坦留學生貝塔來到景德鎮,感受傳統古窯浴火重生的藝術魅力,發現不一樣的“China”。

安徽省,光燦燦,當涂縣,收割,放眼 安徽當涂:小麥成熟時 夏收好風光

  小滿時節,安徽省當涂縣江心鄉四萬餘畝小麥陸續開鐮收割。放眼望去,麥浪滾滾,“金”光燦燦,好一幅豐收的夏日好風光。

黃山,吳文貴,嘆為觀止,風景區,雲海 限時觀賞!安徽黃山現“鴻運當頭”奇景

近日,在安徽黃山風景區,一輪紅日於雲海松濤間緩緩升起,與黃山觀音石的頂部完美重疊,形成“鴻運當頭”奇景,令人嘆為觀止。

寧國市,安徽省,青龍灣,端午節,劈波斬浪 安徽寧國:青山綠水行龍舟

端午節前夕,安徽省寧國市青龍灣風景區鼓點震天,一年一度的龍舟競渡活動在此上演。

種植,夢思康,銅陵市,安徽省,義安區 安徽銅陵:"美麗經濟"扮靚和美鄉村

"近日,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夢思康百合種植基地的200畝百合花競相綻放。"

渾然天成,宛如,水面,意境,如黛 安徽池州:秋浦河畔 遠山如黛

初夏時節,雨後初晴的秋浦河畔遠山如黛,水面霧氣氤氳,意境悠遠,宛如一幅渾然天成的水墨丹青。

龍蝦,五河縣,安徽省,養殖戶,養殖業 安徽五河:生態小龍蝦 富民大産業

在安徽省五河縣沱湖鄉大崗村,養殖戶們忙着捕撈、分揀小龍蝦,供應市場。

新華訪談

大美安徽

安徽黃山:湖光山色生態美

6月4日,航拍鏡頭下的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月潭湖風光旖旎,清澈的湖水與群山、雲海構成一幅生態畫卷。

安徽池州:雲霧九華 風景獨好

近日,安徽省池州市九華山風景區雲霧繚繞,山峰若隱若現,美不勝收。

安徽蕪湖:夏日茶園風光美

"新華網發(肖本祥 攝)蕪湖市繁昌區孫村鎮梅沖茶園風光蕪湖市繁昌區孫村鎮梅沖茶園風光蕪湖市繁昌區孫村鎮梅沖茶園風光蕪湖市繁昌區孫村鎮梅沖茶園風光。"

我有鎮館之寶|一條運河承古今

中國隋唐大運河博物館位於安徽省淮北市,是國家一級博物館。

詩意中國丨天門中斷楚江開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一起釋放多巴胺!在大別山體驗網球闖關之旅

快來,跟着鏡頭一起體驗打網球的快樂,在運動中釋放多巴胺。

安徽蕪湖:銀線穿雲似畫卷

"新華網發(肖本祥 攝)安徽省蕪湖市繁昌區境內的“西電東送”特高壓線路。"

安徽歙縣:“徽州端午錦” 巧手寄安康

"5月26日,安徽省黃山市歙縣許村鎮許村,村民在手工縫製非遺“徽州端午錦”。"

桃花潭水千年韻 龍舟競渡寄鄉情

位於安徽省宣城市涇縣的桃花潭鎮,龍舟文化源遠流長,獨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