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張村集體數據産權登記證落地含山縣-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5 11/25 08:45:17
來源:安徽日報

全國首張村集體數據産權登記證落地含山縣

字體:

  “村裏的數據也能變錢了!”

  “50萬元授信通過了!過去以為房屋、土地才是本錢,沒想到村裏的數據也能變錢了!”11月24日下午,馬鞍山市含山縣六衖村黨總支副書記徐海瑞接到含山農村商業銀行的電話後,笑得合不攏嘴。當天上午,他領到安徽省數據交易所頒發的全國首張村集體數據産權登記證,下午就獲得了銀行授信貸款。

  “上午10點多登錄電腦查詢到證書頒發了,下午證書登記的村集體數據資産就‘變現’了。”徐海瑞憧憬着未來,“50萬元不算多,但要是新建農家樂和咖啡驛站,村裏每年至少多掙80萬元,還能新增20個就業崗位。”

  安徽省是全國數據産權統一登記體系改革首批試點區域之一。安徽省數據交易所負責人吳貽軍介紹,在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背景下,鄉村文旅、智慧農業、農産品加工等領域的數據都有了市場價值。

  六衖村群山環繞,百餘年來村民以片石為材,壘屋、砌墻、建橋,因此被稱為“石頭部落”。2021年起,該村依託原生態的“石景”資源發展鄉村旅游,並註冊含山縣六衖石頭部落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積累了大量游客、住宿、餐飲、農産品銷售等方面的數據。

  隨着“石頭部落”游客越來越多,提升接待能力遇到了資金難題。一個多月前,六衖村請來含山縣數據資源管理局大數據中心的專業團隊,對村裏的數據進行梳理,篩選出1萬多條有效數據,打包成“數據集”後,評估價值達30.19萬元。隨後,村裏向安徽省數據交易所申請了數據産權登記,並同步與含山農村商業銀行對接擔保貸款事宜。

  “這些數據對研究鄉村文旅有重要價值,經過評估、産權登記後就成了可擔保、可交易的‘活資産’。”含山縣數據資源管理局大數據中心主任馮旭説。

  “沒想到這輩子還能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每月工資3000多元。”幾年前六衖村民梁連從外地回鄉,他上班的農家樂每逢節假日都要提前預訂,“現在村裏的數據也能變錢了,以後景區建得更好,游客會更多,大夥的收入相信會更高。”

  吳貽軍介紹,六衖村拿到全國首張村集體數據産權登記證,並獲得村集體數據資産擔保貸款,為激活數據要素賦能鄉村振興提供了經驗。(記者 賈克帥 通訊員 任德玲)

【糾錯】 【責任編輯: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