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泗縣:虹鄉議事韻 治理暖民心-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5 11/23 16:04:57
來源:泗縣縣委宣傳部

安徽泗縣:虹鄉議事韻 治理暖民心

字體:

  夜幕下的小區涼亭燈火通明,樓棟間的議事聲溫情洋溢,部門聯動的協商會高效務實。在安徽泗縣,從“圍樓夜話”的家常閒談,到“運河話開”的現場辦公,再到“泗事好商量”的分級解困,一場以“虹鄉議韻”為底色的基層治理實踐正在火熱進行,讓群眾的心聲變成治理的回聲,讓民生的痛點成為改進的起點。

  圍樓夜話:燈火下的“民生直通車”

  作為泗縣基層治理的先手棋,“圍樓夜話”這項創新實踐以樓棟為據點,利用傍晚閒暇時光,將議事桌搬到小區廣場、長廊涼亭,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暢所欲言。

泗縣虹城街道虹鄉社區開展“圍樓夜話”活動。

  虹城街道構建的“五方力量+五步工作法+五話內容”機制,讓夜話不再是“聊聊天”。社區黨組織牽頭,聯合小區黨支部、物業、業委會和居民代表形成治理合力,通過“提議、商議、決議、落實、公開”的閉環流程,確保民意得到有效解決。快遞小哥駱先生反映的配送難問題,經夜話收集後,縣委社會工作部迅速聯動多部門打造20多個“新業態友好小區”,不僅開通配送綠色通道,更吸納15名新就業群體成為“民情哨兵”,讓流動的騎手變成治理的力量。

  如今,“圍樓夜話”已從城區延伸到鄉村,從民生瑣事拓展到教育議題。暑假期間開展的“話教育”活動,讓優秀學子分享經驗,物業還為金榜題名的學子送上慰問品,將治理服務延伸到家庭育人場景中。截至目前,全縣已開展夜話活動300余場次,收集民意1000余條,95%以上問題得到解決,真正實現“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小區”的目標。

  運河話開:涼亭裏的“現場辦公會”

  “健身器材區損毀照明燈三天內修復,綠化帶垃圾即刻清理!”在運河街道汴光社區的涼亭裏,物業負責人朱志傑的承諾擲地有聲。這是“運河話開”議事品牌的日常場景,將職能部門請到群眾身邊,讓問題在現場商議、當場定策。

  運河街道創新的“1+3+N”平台是其高效運轉的密碼,以社區黨組織為引領,聯動社區、業委會、物業“三方協同”,再按需對接N個職能部門支撐。為破解“議而不決”難題,運河街道建立“議題收集—聯席會商—限期辦結—公示反饋—定期回訪”的全流程機制,讓基層治理轉向馬上就辦模式。房管中心現場解讀政策法規,住建部門督辦設施改造,民政部門跟進養老需求,多部門“組團服務”讓電梯維修、充電樁安裝等多項積壓問題全部銷號。

  如今,“運河話開”的經驗已在運河街道8個社區20多個小區鋪開,“社區工作者+專業社工+黨員樓長”的服務矩陣,今年已解決民生實事100余件,推動物業費收繳率穩定在90%,業主滿意度超95%,讓不起眼的小涼亭釋放出基層治理的大能量。

  泗事好商量:分級解困的“治理辯證法”

  泗水街道深度融合“六尺巷”文化內涵,構建“樓棟——小區——街道”三級協商平台,讓不同層面的問題都能找到對症藥方。樓棟平台主打“微治理”,通過線上群聊、小院閒談等形式,化解鄰里糾紛、設施報修等小事。小區平台聚焦“共性難”,針對停車位不足等問題,召集業主、物業、職能部門共商方案。東發新區通過“錯時停車+閒置空間改造”,徹底解決停車難問題。街道主攻“跨域事”,面對小學周邊上下學道路擁堵難題,聯動教育、交警、城管等部門推出“錯時放學+志願引導”方案,讓擁堵路段恢復暢通。

  泗水街道建立“民意清單+紅管家認領”機制,將協商結果轉化為具體任務,由樓棟長、黨員先鋒崗分片落實,再通過“周調度、月督查”確保落地。截至目前,該品牌已解決各類問題230余件,實現“小事協商化解、大事協同攻堅”的治理效能。

  從“圍樓夜話”的民意收集,到“運河話開”的高效辦理,再到“泗事好商量”的分級化解,共同勾勒出泗縣“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民事代辦”的治理圖景。縣委社會工作部的統籌協調,讓鎮(街道)能解的問題閉環流轉,需縣級統籌的訴求直報督辦;“議事+共富”的延伸探索,更讓協商平台成為傳播文明、帶動增收的載體,虹城街道通過夜話對接資源打造共富工坊,讓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溫度。

  當涼亭的燈火照亮民意,當協商的聲音凝聚共識,這座浸潤着“六尺巷”包容智慧的城市,正以多元共治的生動實踐,書寫着新時代基層治理的“泗縣答卷”。(季巍)

【糾錯】 【責任編輯: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