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全國推進會為何選擇在安徽召開-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5 11/23 09:16:58
來源:安徽日報

這場全國推進會為何選擇在安徽召開

字體:

  “現場觀摩了蕪湖經開區‘三湖’片區等城市更新項目,收穫很大。”

  “近三年,蕪湖市累計投運城市更新項目92個、實際完成投資223億元,其中導入社會資本97億元、佔總投資43.5%。”

  “總結合肥科大硅谷‘科創+更新’、蕪湖經開區‘智造+生態’、淮北老電廠‘工業繡帶+文旅’等實踐模式,編制案例推廣手冊示範推廣,以點帶面提升全省城市更新整體質效。”

  ……

  11月21日,全國城市更新工作推進會在安徽蕪湖召開,這個全國性推進會緣何選擇安徽召開?

  這離不開安徽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安徽在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形成了一系列手法、步法、打法。安徽省政府與住房城鄉建設部共同推進的中國建造(安徽)互聯網平台為建築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路徑;部署整省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建成省級智慧監管平台和全省16個市安全監測中心。

  全省匯集了一批城市空間優化、發展動能轉換、城市綠色轉型、生態環境修復、歷史文化傳承利用等典型案例,綠地空間開放共享等多項做法列入國家可複製經驗做法清單。

  城市更新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此次會議的召開,為全國城市更新工作明確了方向。

  安徽將借助此次會議契機,堅決轉變城市開發建設方式,開展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行動,以高質量城市更新推動城市內涵式發展,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工作路徑。

  老房子、舊房子變成好房子

  蕪湖市鏡湖區汀棠街道園丁社區園丁二區是一個建成已有二十多年的老舊小區,基礎設施落後,居民改造意願強。2023年,小區啟動改造,通過雨污水管網改造、瀝青路面攤鋪、停車位增設等舉措,老小區煥然一新。

  “房子修繕後,樓道下雨進水的老問題解決了,樓梯還加裝了扶手、防滑條,小區的路也重修了,下雨再沒有積水了,對我們老年人可方便了。”該小區居民吳阿姨説。

  近些年,蕪湖市系統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近五年累計改造老舊小區691個、惠及17.6萬戶。園丁二區通過改造成功實現了人口回流,小區入住率回升至90%,相比改造前提升15%。同時,因常住人口增加,促進街區商鋪煥發活力,改造後片區內鋪面營業率接近100%,帶動300余名居民就業。

  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內容。“十四五”以來,安徽着力推進棚戶區、城中村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改造棚戶區和城中村47.6萬戶,改造城鎮老舊小區6178個,惠及群眾近260萬人。僅2025年,全省新開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就達到588個,預計年底前將全部完成改造工作。

  “全省2000年以前的老舊小區,基本實現應改盡改。”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房地産市場監管處處長劉超&&,目前老舊小區改造重點聚焦公共區域和水電路網等配套設施,在城市體檢的基礎上,結合群眾意願精準改造,重點實施管網更新、停車配套、加裝電梯等“裏子”工程,同步推進適老化、無障礙設施改造等。下一步將聚焦提質增效,繼續下足繡花功夫,一體推進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四好”建設,讓老房子、舊房子變成好房子。

  “十五五”期間,我省計劃改造老舊小區1900個,城中村和城市危舊房6萬戶,加大適老化、適兒化改造和無障礙環境建設力度,2026年計劃通過城市更新改造地下管網3600公里以上。

  打造51個重點示範片區

  古色古香的木質門窗、平整寬敞的青石板路面……近日,在寧國市河瀝溪老街,年輕人三五成群,邁着輕快的步伐在街巷中穿梭而行,一路上歡聲笑語不斷。

  河瀝溪老街是寧國市河瀝溪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受種種因素影響,河瀝溪片區內存在建築破舊、路網不暢、公共服務配套不全等問題。為此,寧國市以城市更新為抓手,大力推動歷史文化資源活化利用,積極開展老舊房屋“自主更新”,構建“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多元主體參與”的可持續更新路徑,系統推進片區功能品質活力提升。

  “我們對不同類型建築採取差異化措施,實施微更新、微改造,梳理老街內邊角地、夾心地,增設景觀小品、休憩設施等,利用東津河沿岸高低錯落的空間,打造三級交通體系,營造多樣慢行體驗。”河瀝溪片區相關負責人説,他們還提前對文創、購物、餐飲、休閒等元素進行合理布局,重點招引非遺畬族民俗、龍窯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復興本土百年老店,並引入年輕業態,為後期活化利用奠定基礎。

  城市片區綜合更新改造,有利於資源統籌配置和城市功能一體化改造。近些年,安徽在現有214個更新片區基礎上打造51個重點示範片區,推動城市更新與要素集聚、産業升級、民生改善深度融合,並形成了一系列特色鮮明的實踐模式。

  蕪湖市聚焦“更新+科創”,策劃實施了“三湖”片區更新,通過“一總部三園區”(奇瑞全球研發總部、蜻蜓湖科技園等)的布局,打造人産城高度融合發展的現代化城市更新示範園區。

  合肥科大硅谷産業園片區緊抓“科大硅谷”建設機遇,以城市更新帶動科技創新,構建“科創+城市更新”的路徑。今年以來,科大硅谷新落地企業70家,在園企業數達344家,累計引進東南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落地創業的院士及其團隊9位(支),招引科創人才2000餘人。

  淮北市老電廠片區創新組合“工業文化+科普展示+機械倣生巨獸藝術裝置+數字化沉浸式空間+互動體驗裝置”元素,讓傳統工業博物館與文商旅綜合體跨界聯動,開發老電廠“工業記憶”新場景,為城市注入新活力。

  片區綜合更新改造能有效解決以往城市更新中存在的資源配置率不高、“碎片化”、投入和産出不平衡等問題,是城市更新從“單打獨鬥”升級為“抱團發展”的新階段。

  “目前,我們已緊扣城市更新行動八項主要任務,梳理形成2025年至2028年更新片區214個、重點項目5670個。”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下一步,將建立項目動態管理機制,推動“專項規劃—片區策劃—項目實施方案”閉環銜接、落地見效。

  創新“打法”

  11月20日,在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主辦的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與中國建造(安徽)互聯網平台推介會暨簽約儀式上,中國建造(安徽)互聯網平台正式上線。

  這一平台是安徽省政府與住房城鄉建設部共同推進的重大創新事項。近兩年,安徽圍繞推動建築業高質量發展和為人民群眾提供高品質建築的目標,紮實推進平台建設,努力打造在全國具有示範意義的行業數字化轉型標杆。

  目前,平台已完成數字底座部署,上線運行了建材商城、智慧工地、人才服務等12個應用場景模塊,基本形成“數字底座+應用生態”服務體系。

  除平台外,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也是我省推進城市更新的創新“打法”。

  城市生命線擔負着城市的信息傳遞、能源輸送等重要任務,是維繫城市運行、滿足群眾生活的重要基礎設施。近年來,安徽聚焦城市安全重點領域,堅持標準先行,創新推進模式,聚力科技賦能,協同聯動處置,有序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不斷提升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能級,確保城市安全運行。

  “在推進城市更新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守住安全這一不變的底線,同時也不能觸碰城鄉歷史文化保護的紅線。”在此次召開的全國城市更新工作推進會上,住建部相關負責人説,城市更新需要與時俱進,要在守住底線的基礎上,將城市更新的規範體系調整再造,給大家更新的發展空間。

  當前,安徽在城市更新的過程中已形成一系列的手法、步法、打法。接下來,安徽應如何把握好城市更新中“變”與“不變”,進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我們將深入貫徹本次會議精神,持續完善城市更新試點方案和實施體系,推動城市功能品質活力全面提升,為建設安徽特色現代化人民城市貢獻更多經驗。”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記者 張彩莉 范克龍)

【糾錯】 【責任編輯: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