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去有風的地方”——縣域旅游成為文旅新寵-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5 11/23 10:56:57
來源:新華社

新華財經|“去有風的地方”——縣域旅游成為文旅新寵

字體:

  新華社北京11月22日電(記者丁雅雯、吳慧珺)去浙江安吉竹林採茶,到貴州榕江感受“村超”熱情,赴黑龍江漠河追尋夢幻極光……如今,越來越多的游客走進縣域,尋找心目中“有風的地方”,縣域旅游持續升溫。

  21日,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在2025年“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論壇上發布《新時代縣域經濟學》智庫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在城鄉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發展縣域文旅經濟大有可為。

  業內人士指出,縣域旅游熱度的提升,既源於游客對“沉浸式體驗”的追求,也得益於基礎設施改善與創新項目推動。這一轉變有效促進游客“流量”向産業“留量”的轉化,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尋找“有風的地方” 縣域旅游持續升溫

  初冬的安徽廬江縣,山巒層林盡染,斑斕的色彩與白墻黛瓦的徽派民居相映成趣。這幅靜謐的冬日畫卷背後,涌動着鄉村旅游帶來的勃勃生機。“近幾年,隨着鄉村旅游的發展,我們這裡的民宿經常一房難求,節假日至少要提前兩周預訂。”廬江縣湯池鎮馬槽村雲湯小院負責人嚴建華説。

  圖為10月1日晚,在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秀裏古村,游客與魚燈合影(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杜宇 攝)

  在安徽黟縣的街巷裏,等候品嘗臭鱖魚、毛豆腐的隊伍沿着青石板路蜿蜒排開。“我們專程從上海過來,就為了這口地道的徽州味道。雖然要排隊,但很值得。”游客汪女士説。

  新疆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這座常住人口僅7萬人的邊境縣,正以其獨特的冰雪資源吸引八方來客。據當地文旅部門預測,今年游客總量將達到80余萬人。

  從江南水鄉到西北邊陲,縣域旅游的熱潮正在全國蔓延。美團數據顯示,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大城市周邊縣域目的地預訂單量同比增長51%,縣城五星酒店訂單人次同比增長近18%。

  報告指出,浙江安吉、桐廬和四川都江堰、廣西陽朔、江西婺源等縣市長期位居中國旅游人氣榜前列。

  “縣城旅游的走紅,本質上是城市人群對‘松弛感’的集體追尋。當大城市的假期變成排隊、擁擠和高價的代名詞,縣城旅游的低成本、低人流、高體驗感自然成了‘情緒替代品’。”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洪勇説。

  多因素疊加 催熱縣域旅游新業態

  體驗經濟崛起,催生旅游新需求。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指出,縣域旅游火爆是旅游消費需求升級與縣域經濟轉型的雙向奔赴。“Z世代”“千禧一代”成為旅游主力軍,他們追求“松弛感”與“小眾體驗”,厭倦“人擠人”的標準化景區,更傾向在縣域尋找“有風的地方”散心。

  “社交媒體扮演了‘催化劑’角色。短視頻平台通過精準推送,讓原本‘藏在深閨’的縣域進入大眾視野。這種‘內容種草—線下消費’的閉環,加速了縣域旅游的流量轉化。”朱克力説。

  南開大學商學院副教授梁峰認為,在“數字化破圈”的推動下,能同時滿足年輕人“反向旅游”和銀發族“康養慢旅行”沉浸式體驗需求的縣域旅游,正展現出強勁的“破圈之勢”。

  創新項目涌現,豐富旅游新體驗。比如,在浙江安吉雲上草原,一項名為“窩囊蹦極”的創新項目備受游客歡迎。據景區負責人介紹,“整個蹦極&高20米,建在半山腰,景色不輸傳統項目。我們在運營中發現,很多游客既想嘗試極限運動又有畏懼心理,還有大量親子家庭需要更溫和的項目,因此專門設計了這種降速、降高度的蹦極方式。”

  基礎設施完善,夯實發展新基礎。朱克力認為,基礎設施的持續下沉打破了縣域旅游發展的物理障礙。目前高鐵網絡已覆蓋多數縣城,讓“説走就走”的縣域旅行成為現實。同時,隨着縣域經濟活力持續釋放,新茶飲、文娛等新消費品牌加速布局,為游客提供了與大城市差異化的消費場景。“例如福建泰寧的漢唐古鎮,游客既能沉浸於歷史文化的厚重,又能體驗現代文創的活力,這種‘古今交融’的獨特氛圍形成了強大的旅游吸引力。”

  “流量”變“留量” 縣域旅游激活經濟新動能

  縣域旅游持續升溫,正在將短暫的游客“流量”轉化為持久的發展“留量”,為縣域經濟注入全新活力。

  報告指出,“中國北極”黑龍江漠河經過開發建設、全面停伐和生態修復,文旅産業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獨屬於漠河的“找北游”和“北滋味”,吸引各地游客紛至沓來,籍籍無名的邊陲小城成為人聲鼎沸的旅游勝地。而四川廣漢以“三星堆+”帶動全域旅游,連續三年入選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

  圖為8月7日,游客在漠河市北極村游玩、拍照。(新華社記者王建威 攝)

  縣域旅游的蓬勃發展,帶動相關産業提質升級。在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近幾年,日賽谷麗思卡爾頓隱世酒店、德爾塔酒店、萬怡酒店等國際知名酒店相繼開業,顯示出市場對縣域旅游前景的看好。華住集團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縣域酒店正迎來快速發展,數量、質量和連鎖化率將持續提升,目前集團的業務已覆蓋全國96%的地級市和43%的縣城。

  在傳統服務業提質升級的同時,新業態的蓬勃發展為縣域經濟注入新動能。美團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縣域包含即時零售新業態在內的生活服務消費展現出強勁增長態勢,訂單量同比增長42.1%,線上活躍商戶數量同比增長48.9%。在新疆塔縣,外賣平台入駐後,當地商戶將游客“打卡”轉化為實際訂單,新“觸網”商家數量和交易額環比大幅增長。

  報告指出,縣域需根植一方鄉土,對優秀傳統文化和特色旅游資源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強化區域、城鄉間要素雙向流動,才能更好在“小縣域”實現文旅“大作為”。

  朱克力指出,縣域旅游要立足本土資源打造獨特IP,避免同質化競爭。比如,浙江安吉依託竹林、白茶等自然資源,發展竹林民宿、白茶採摘等特色業態,同時借力電影《臥虎藏龍》取景地效應,形成“自然+文化+影視”的多維吸引力。這種“人無我有”的定位,讓安吉連續七年位居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榜首。同時,縣域旅游應與農業、科技、體育等産業深度融合。

【糾錯】 【責任編輯: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