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來安:脊上紅嶺迎客來 鄉村旅游繪振興-新華網
推廣 > > 正文
2025 11/23 16:30:20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安徽頻道

安徽來安:脊上紅嶺迎客來 鄉村旅游繪振興

字體:

  新華社客戶端合肥11月22日電(劉姍)初冬時節,沿着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紅嶺道行駛,沿途山湖交織、層林盡染。這條61公里風景道,沿蜿蜒迂迴、延綿曲折的江淮分水嶺嶺脊而建,途經復興、長山2個國有林場,貫穿舜山、楊郢、半塔三個鄉鎮,串聯起14個文旅節點,為鄉村旅游注入強勁動能,鋪就“路景相融、景村相依、文旅相生”的鄉村振興致富路。

脊上紅嶺風景(新華社客戶端發 呂華 攝)

  行至“皖東銀杏王”驛站,拾階而上,站上庵嶺觀景&,山間峻貌盡收眼底,一旁參天的古銀杏樹和成片的板栗林吸引游客在此駐足打卡拍照。“這棵古銀杏樹約有1750年樹齡,是安徽省一級古樹。每年秋末冬初,銀杏葉鋪滿樹冠,很多市民游客慕名前來觀賞,並繫上紅絲帶,寄託美好祝願。”楊郢鄉黨委書記章金星説。

楊郢鄉寶山村黨總支書記楊濤直播推介農特産品(新華社客戶端發 劉姍 攝)

  游客入村來,農産俏起來。楊郢鄉寶山村皖東銀杏王共富工坊內置於該節點驛站內,集中向游客展示推銷當地農戶的土特産品,紅薯、紅薯粉絲等農産品深受游客喜愛。“我們村種植了3000畝煙薯,口感香糯、純天然,今年以來銷售收入達40萬元。”楊郢鄉寶山村黨總支書記楊濤介紹。

  來安縣挖掘鄉村文旅資源,在紅嶺道沿途打造觀鷺閣、復興林場驛站及科普館、方家港櫻花谷、石界牌古村落等14個節點項目,配套建設觀景平台、基礎服務設施等,形成江淮分水嶺全域旅游風景廊道,從層林疊嶂的山林秘境,到古色古香的傳統村落,再到各具特色的驛站農品、親子田園、科普研學,讓游客“慢下來、留下來”。

  傍晚,位於紅嶺道沿線的舜山鎮林橋生態農莊炊煙嫋嫋,“鍋氣”十足,周邊市民和游客特地前來品嘗用柴火鍋現燉的“一網撈”河鮮。在餐桌上坐一口大鍋,桌下直接添置柴火加熱,現撈的河鮮一應下鍋,咕嚕咕嚕聲中,升騰的熱氣裹挾着香味撲面而來。“我們專門從南京過來品嘗,在別的地方吃不到。”一家五六人圍坐桌前,等待開鍋的美味。

夜幕下的林橋生態農莊很是熱鬧,游客品美食、看表演、圍篝火。(新華社客戶端發 劉姍 攝)

  依託江淮分水嶺全域旅游風景廊道的發展契機,林橋村盤活利用農村閒置老房資源,在保留老房原貌基礎上翻新升級,形成林橋生態農莊,入選首批“安徽省皖美銀牌民宿”;創新打造“做一次勞動、品一道佳宴、上一堂好課、住一晚鄉宿、逛一處集市、慶一場豐收、做一趟小火車”7個鄉村特色體驗項目,為游客提供沉浸式鄉村“慢生活”體驗。

  “舜山鎮以打造‘嶺上旅游名鎮’為目標,依託花木小鎮資源稟賦,做好‘苗木+旅游’文章,打造集農業採摘、苗木科普、休閒垂釣、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田園旅游綜合體’,推出來安花紅、醉景鄉葡萄、復興綠茶等優質旅游商品。”舜山鎮黨委宣傳委員夏修靜介紹。

  田間人氣旺,文旅産業興。紅嶺道蜿蜒舒展,如紐帶般串聯起鄉村景致,不僅是一條交通線,更是一條景觀線、産業線與致富線。

  “近年來,來安縣積極構建以紅嶺道為核心的全域旅游格局,培育了一批省級旅游名鎮、特色美食村和品牌民宿、農家樂,鄉村旅游IP逐漸走紅,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光體驗,為鄉村振興注入持續動力。今年1月至10月,全縣旅游接待人數350余萬人次,旅游收入約30億元。”來安縣文旅局副局長馮佳佳説。

【糾錯】 【責任編輯: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