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惠企實打實 服務暖企心貼心-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5 11/21 08:24:52
來源:安徽日報

黨建惠企實打實 服務暖企心貼心

字體:

慈湖高新區産業鏈黨委組織鏈上企業赴高校參觀,開展産學研合作。馬鞍山慈湖高新區供圖

  慈湖高新,再登新高。

  今年上半年,馬鞍山慈湖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持續保持高增長,新質生産力持續發展壯大,增速同比增長8.1%,規上工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3.3%、42.6%,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奮的“期中答卷”,高質量發展基礎不斷夯實、邁出堅實步伐。

  黨建強,則發展強;黨建興,則園區興。近年來,慈湖高新區堅持以黨建為“紅色引擎”,以黨建促發展、以發展強黨建,發揚“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推動黨員幹部提能力、強擔當、優服務,推動産業升級、動能轉換,為園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優選黨建指導員:

  服務企業“零距離”,紅色力量聚人心

  “多虧汪指導員幫忙,不僅幫我們解決了勞資糾紛難題,還協調好了搬遷辦公用房,為企業發展解決了後顧之憂。”每次提到黨建指導員汪家貴,慈湖高新區內的徽楓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都稱讚不已。

  “企業有需求,我們就要有行動。”這是連任10年黨建指導員的汪家貴心得。此前,徽楓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在勞資糾紛處理上遇到困惑,汪家貴得知後第一時間邀請人社部門上門,為企業解讀政策、解答疑問,幫助企業規範用工流程。

  不久後,因重點工程建設需搬遷徽楓公司,這讓企業負責人很是犯難。汪家貴主動靠前,多次與企業法人溝通交流,逐漸打消了企業的顧慮。為確保企業平穩過渡,他積極奔走協調,幫助企業成功租賃到新的辦公用房,實現企業正常運營。

  郭昌星是今年9月選派到崗的第六批黨建指導員。62歲的他退休不退崗,在慈湖高新區續寫擔當。

  “指導非公黨建,不能兩張皮,服務企業發展、幫助解決卡點堵點問題是關鍵。”上崗不久,郭昌星很快就進入角色。他主動將組織關係轉入,推動4戶非公企業成立聯合黨支部。得知所&&的盛甲田公司生態科技公司落戶園區時間不長,在當地市場拓展不順暢時,郭昌星積極奔走、牽線搭橋,為企業對接市園林部門,拓展業務合作。

  目前,慈湖高新區已優選64名政治素質過硬、黨建業務熟悉的專兼職黨建指導員。他們積極發揮政策法規“宣傳員”、組織建設“指導員”、促進發展“助推員”、職工群眾“服務員”、維護穩定“調解員”的“五大員”作用,點燃非公企業黨建“薪火”,解決企業發展難題,推動黨建工作深度融入企業發展,也讓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這裡扎根成長、發展壯大。

  今年,依託汪家貴、許宗斌等資深黨建指導員力量,慈湖高新區打造“名黨建指導員工作室”,構建“1名首席導師+N名專項導師”梯隊模式,通過“一對一”師徒結對、“定制化”輔導,讓黨建指導員盡快成為行家裏手,精準指導企業黨建,助力企業成長。

  組建黨建聯盟:

  凝聚鏈上“一家人”,協同發展一條心

  馬鞍山立白日化有限公司的生産原料磺酸,原先是從外地採購。加入産業鏈黨建聯盟後,發現聯盟內企業金桐精細化學有限公司生産磺酸,兩家企業相識恨晚、一拍即合,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一個降低了物流成本,一個增加了産品銷量,實現了雙贏。

  聚焦産業鏈協同不足、企業間資源壁壘明顯、黨建與産業融合不深等問題,慈湖高新區結合園區“3+N”主導産業,相繼成立新材料、電子信息、港口碼頭3個産業鏈黨建聯盟,吸納行業主管部門、配套企業、合作單位等黨組織作為聯盟成員,形成企業“組團”發展格局。

  “按照‘行業相近、産業相關、區域相鄰、便於管理’原則,重點吸納34家企業加入産業鏈黨建聯盟。”慈湖高新區黨群工作部負責人介紹,通過創新構建“園區黨工委聯統、産業鏈黨建聯抓、X家産業鏈企業聯動、N家職能部門聯推”的“四聯模式”,強組織、築堡壘,廣交流、促合作,推動黨建與産業鏈發展深度融合。

  黨建鏈嵌入産業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慈湖高新區建立協商議事、活動輪值、&&幫扶等工作機制,通過走訪企業、召開黨建聯盟座談會、舉辦企業家沙龍、打造“慈引力”人才品牌等,宣傳惠企政策,引導企業分享經驗,建立常態化溝通服務機制,構建起大黨建大服務格局,為産業鏈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三師”助企,護航發展。回應産業鏈企業發展需求,園區開展“黨建+助企服務”,在市委社會工作部指導下,會同市司法、財政、稅務部門,組織一批資深律師、註冊會計師、註冊稅務師,與鏈上企業面對面交流,提供法律、稅務、財務等專業服務,助力企業降本增效、規避風險。

  崗位為陣地,創新打頭陣。園區引導鏈上企業以黨員先鋒崗、創新工作室為載體,鼓勵黨員“亮身份、挑重擔、解難題”,以黨建帶動技術創新、突破産業瓶頸。

  金星鈦白集團是新材料産業鏈的龍頭企業。公司探索“黨建+科技創新”模式,成立以省人大代表、黨員張修臻命名的創新工作室。在黨員先鋒的帶領下,企業憑藉黨建引領下的技術創新優勢,經營業績穩居全國鈦白行業第2位,更主動發揮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真正以“黨建紅”激活“産業興”,為新材料産業鏈高質量發展築牢技術根基。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聚焦産業鏈黨建提質增效,園區深化企業黨支部建設提升行動和“紅色領航”工程,成功培育“金星之光”“紅領徽楓”等7個特色黨建品牌,打造省“雙強六好”黨組織5家,市“雙強六好”黨組織11家,形成“一鏈一品牌、一企一特色”的黨建發展格局。

  淬煉嚴實作風:

  為企排憂解難,助企紓困增效

  “公司新建高端數字化生産線,資金缺口較大,但是由於項目未竣工、抵押物不足,貸款遇到了麻煩。”慈湖高新區內的益豐實業集團負責人對此十分苦惱。得知企業面臨的難題後,園區主動對接金融機構,協商解決辦法。最終通過提供柔性化、定制化的服務,試行純信用融資,有效破解了企業的困境。

  今年以來,以學習教育為契機,慈湖高新區突出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建立“企業需求動態清零”機制,首創“政策直通車”聯動服務模式,優化為企服務,推動惠企政策落地,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圍繞“融資難、融資貴”的痛點,園區加強政銀企對接合作,通過“24小時快速響應”機制和“銀企直通車”平台,幫助企業降低溝通成本和時間成本。針對企業“招工不穩”“技工難留”難題,園區依託“招聘對接、信息發布、用工宣傳、跟蹤服務”四位一體機制精準發力,實施“用工管家”一對一服務,解決企業燃眉之急。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面臨訂單下滑、銷路遇阻等多重挑戰。面對企業困境,慈湖高新區引導黨員幹部改進作風、擔當作為,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傾力為企紓困解難。

  聚焦翔弘儀器科技的溫控設備業務,園區政務服務中心梳理關聯企業信息,不僅為企業推送潛在客戶清單,更趁熱打鐵促成其與科思化學現場對接,為技術設備找到應用場景;市場監管局則為和潤密胺製品量身定制“拓市方案”,提供全區企業食堂、餐飲公司名錄,打通密胺餐具的供應鏈渠道,讓優質産品直抵需求端。

  破解企業痛點,既要“授魚”更要“授漁”。聚焦企業在宣傳推介、供應鏈、信息、展會等方面的需求,園區各部門精準嫁接資源,打通發展堵點。

  園區黨群工作部為萬青種植有限公司量身打造多維宣傳矩陣,聯動媒體專題報道楊梅、黃桃等特色農産品,助力企業接入“身邊好物”電商平台,讓田間鮮果直達市民餐桌。

  恒明電子公司苦於本地無耗材供應商、採購成本高,園區經濟發展局聯動市工信局深挖本地資源,篩選出適配供應商,召開産業對接會,從根本上降低企業採購成本。

  “服務企業無止境,需要以更良好的作風、更精準的舉措、更主動的作為,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慈湖高新區黨工委負責人&&,將持續營造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引導黨員幹部淬煉嚴實作風,提升服務效能,在攻堅克難中擔當作為、砥礪奮進,推動園區經濟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穩步前行。(記者 黃永禮 范孝東 本報通訊員 陳稀嫻 邱雪)

【糾錯】 【責任編輯:劉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