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時間還未到,在馬鞍山市老年大學入口處,銀發學員們三三兩兩結伴而來,開啟了新一天的學習。
課堂上,授課教師陶宇星給老年學員們講授的是AI生活實用技能課程。陶老師説,隨着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老年學員們對相關知識的熱情十分高漲。
打開手機,周緒明老人展示自己的成果。修復的老照片、旅行和演出的小視頻製作等,都是他的作品。“我以前在老年大學學過電吹管,現在又學了AI生活實用技能,給我的退休生活增添了很多樂趣!”周緒明高興地説。
據了解,馬鞍山市高度重視老年教育工作,積極盤活各類老年教育資源,堅持擴陣地“塑形”、提質效“鑄魂”、強特色“賦能”,全方位推動老年教育提質增效,讓老年人在求知路上收穫了滿滿的幸福感。
堅持擴陣地“塑形”,構建四級教育體系。為破解主城區老年教育“一座難求”的瓶頸,馬鞍山市計劃投資近5000萬元,將原市紅星中學西校區建成市老年大學分校,新增面積3.4萬平方米,擬開設教學班400個,年招收學員達2萬人次,打造老年教育陣地。按照“成熟一個、成立一個”的原則,2025年,全市新建16所基層老年學校,新增學員1.9萬人,老年學員總數達19.8萬人。截至目前,馬鞍山老年教育“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辦學網絡全覆蓋,累計建成全國先進校和示範校各1所、省級示範校33所、市級示範校27所。
堅持提質效“鑄魂”,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堅持共建共享共用,馬鞍山市積極鼓勵中小學教師到老年學校兼職任教,建立老年教育兼職人員信息庫673人。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等高校開設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護理等老年教育相關專業,年招收2100余名學生,培養老年教育教學、科研和管理人才。近三年,馬鞍山市持續面向高校畢業生招聘老年學校教職工129人,已成為各基層老年學校骨幹力量。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依託安徽老年開放大學馬鞍山分校,建設馬鞍山市市民終身學習平台,平台資源持續動態更新。馬鞍山市先後獲評“全國老年遠程教育實驗區”“全國老年教育理論研究實踐基地”。
堅持強特色“賦能”,組織學員服務社會。馬鞍山市積極探索“教學在課堂,奉獻在社會”的服務模式,在全市建立銀齡志願服務隊3000余個,吸納銀齡志願者2萬餘人,創設服務項目200余個,年均開展志願活動3000余次,打造了“銀齡助學隊”“七姊妹幫老助困志願隊”“紅袖章義務巡邏隊”等一批老年志願服務品牌,圍繞城市創建、社區治理、矛盾調處等發揮銀齡正能量。同時,各級老年學校還充分發揮互聯網信息化作用,拍攝製作小視頻,在線上廣泛宣傳,培樹先進,不斷提升老年教育引領力,全面推動新時代老年教育工作提質增效。(黃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