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舉辦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現場觀摩暨培訓活動-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5 11/18 16:29:00
來源:太湖縣委宣傳部

太湖舉辦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現場觀摩暨培訓活動

字體:

  為紮實推進太湖縣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工作,促進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日前,太湖縣在新倉鎮舉辦了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現場觀摩暨培訓會議。本次活動旨在通過現場展示與理論培訓相結合的方式,總結階段性成效,推廣先進技術模式,為全縣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

  來自縣農業農村局與各鄉鎮農業農村(便民)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技術骨幹與試點項目不同類型服務主體代表等共計60餘人參加了活動。

  現場觀摩:親身體驗,感受“變廢為寶”的生態效益

  在新倉村的試點項目示範區,與會人員進行了實地觀摩。現場展示了“糞肥機械化還田”綠色種養循環模式。兩台高性能撒肥機在田間有序作業,將經過無害化處理的腐熟糞肥均勻地施入農田,旋即旋耕入土。讓參會人員實地感受到了糞肥機械還田的場景,目睹了綠色種養循環的生動實踐。

  安徽省果樹産業技術體系安慶綜合試驗站站長、縣種植業服務中心副主任何頌武在現場介紹:“綠色種養循環農業不僅能減少化肥使用量、降低農業面源污染,還能顯著提升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實現‘藏糧於地’,是名副其實的生態、經濟雙贏之舉。”

  集中培訓:理論武裝,提升科學種養技術水平

  現場觀摩結束後,與會人員在室內參加了專題培訓會。培訓會上,太湖縣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詹林生對試點項目所取得的成效和試點項目“收官之戰”的重要意義進行了全面總結和梳理,分析了試點項目前期實施過程中存在的“短板與弱項”,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敢於揭短亮醜,把制約項目高質量發展的深層次矛盾找出來、分析透,精準施策、靶向治療;服務主體要狠抓關鍵環節,確保糞肥來源清楚、處理達標、施用科學,堅決守住項目真實性的生命線,做到源頭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加強宣傳引導,總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技術模式和運行機制,形成示範帶動效應,讓更多農民享受到綠色農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隨後,太湖縣種植業服務中心研究員周學軍進行授課。圍繞“綠色種養循環農業的技術路徑”這一主題,該專家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畜禽糞便就地就近腐熟利用與糞肥機械化還田技術規範等關鍵技術,並對國家及省市相關項目信息進行了解讀分析。縣項目管理平台第三方服務機構技術人員就平台運行和關鍵節點進行了實操演示與答疑。

  成效與展望:擘畫農業綠色發展的新畫卷

  本次現場觀摩暨培訓活動,不僅是一次階段性的總結觀摩,更是一次規範項目運作的深度剖析,也是一次決勝收官之戰的全面動員。通過“眼見為實”的現場體驗和“答疑解惑”的理論培訓,全縣試點項目實施主體進一步統一了思想、明確了方向、掌握了方法。

  據悉,太湖縣自被確定為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縣以來,已累計實施糞肥還田面積40余萬畝,帶動減少化肥施用量(純量)1500余噸,項目區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提升5%,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下一步,太湖縣將持續深化試點工作,不斷完善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為保障糧食安全、推動鄉村産業振興、建設美麗鄉村奠定堅實的生態基礎。(周學軍)

【糾錯】 【責任編輯: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