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人在鄉野阡陌綻放她精彩-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5 11/17 08:40:34
來源:安徽日報

新農人在鄉野阡陌綻放她精彩

字體:

  “山海”對話,“鄉”約宣城。11月8日下午,在寧國市港口鎮西村村,宣城市鄉村巾幗主理人聯盟正式成立。當天,西村村嘉賓雲集,滬宣兩地女企業家交流活動同步舉行。宣城駐滬婦聯代表、滬宣女企業家及相關部門負責人近百人齊聚一堂,共繪鄉村巾幗發展新圖景。

  “我們為鄉村巾幗主理人找一個‘娘家’,旨在整合資源、搭建平台、促進交流、賦能發展。”宣城市婦聯主席潘麗華&&,“通過廣泛凝聚全市鄉村女性的創新創業力量,激發內生活力,讓每一位有志於投身鄉村事業的女性都能在這裡找到歸屬、獲得支持、不斷提升,共同為宣城鄉村振興貢獻‘她力量’、綻放‘她精彩’。”

  這群主理人

  個個“身懷寶藏”

  “這既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成立大會上,當選聯盟理事長的武學慧擲地有聲。身為寧國市蝦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38歲的武學慧創業經年,業務橫跨植保、種養、研學和銀發領域,身兼市女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曾榮獲安徽省新時代女性創業大賽二等獎。

  當選理事的朱麗玲是一位“90後”文旅從業者,現任涇縣大馬頭康養旅游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她的職業生涯始於12年前返鄉擔任村幹部,其間屢獲表彰;五年前成功轉型,進入涇縣文旅集團並帶領馬頭祥景區實現年客流量從幾千到數十萬的跨越。今年,景區又謀劃打造了“葛仙居吊爐火鍋營地”,該項目從策劃到開業僅用30天,國慶中秋假期接待超6000人次,營收近20萬元,迅速登頂涇縣美食榜,成為年輕人卸下“班味”的網紅地。

  “聯盟的成立是一場‘及時雨’,更是我們女性創業者的‘強心劑’。”朱麗玲&&,這不僅是交流平台,更是互助港灣和成長階梯。她呼籲大家以女性的細膩、堅韌與智慧,互幫互助,共同為宣城鄉村振興貢獻巾幗力量。

  扎根鄉村、喚醒鄉村、發展鄉村,37歲的江成是旌德縣千年古村江村的鄉村運營主理人。她畢業於安徽農業大學,在省城積累經驗後於2019年返鄉,專注於鄉村項目策劃與運營。從三山村的“雲上梯田”到汪村的油菜花節,從“村花聯盟”電商基地到江村朝野鄉居社區打造,她始終堅持“不獨幹、共挖寶”的理念,致力於喚醒土地、手藝和村民本身的“尋常價值”,在實踐中不斷尋求、激活與創造。

  沒有大工程,只有田埂上的竹籃裝飾、改造的農具裝置和稻穀擺字——江成用這些“小而美”的創意,在旌德縣興隆鎮三山村成功打造出“雲上梯田·藝術三山”品牌,吸引了200公里內的游客。這一成功實踐不僅使其成為全縣農文旅標杆,更助力三山村成功申報國家和美鄉村項目,為産業壯大開闢了新路徑。

  這個聯盟

  為發展“聚力賦能”

  “聯盟的目標是成為姐妹們賦能成長的‘加油站’、資源共享的‘放大器’和凝心聚力的‘大家庭’。”武學慧介紹,下一步,將積極鏈結各方資源,促進會員協作互補,並推動女性在弘揚鄉土文化、參與基層治理、帶動家門口就業等領域貢獻力量,用榜樣的力量吸引更多女性見賢思齊。

  新成立的宣城市鄉村巾幗主理人聯盟,也是全省首個鄉村巾幗主理人聯盟,首批已吸納民宿、農家樂、村咖、營地、家庭農場、農業企業、旅游公司等領域近50名主理人。聯盟以“整合資源、搭建平台、促進交流、賦能發展”為核心理念,致力於打造集資源對接、技能培訓、品牌打造、市場拓展於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台。

  活動中,圍繞鄉村旅游升級、民宿運營創新、品牌IP打造等議題,來自上海的優秀女企業家代表與宣城鄉村巾幗主理人分享了經驗、展開了交流,浙江省白金宿“阿忠的家·青梨民宿”主理人、世界鄉村旅游(浙江鄉村旅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藍晴霞作《從0到1,打造網紅民宿》專題輔導。

  “聽了藍老師的培訓,我才明白‘農場+民宿’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通過生態體驗讓客人帶走故事。”聯盟理事熊愛民感慨。

  據介紹,未來,聯盟還將持續深化合作和資源共享,形成“培訓—實踐—提升”的閉環賦能機制。此前,宣城市婦聯還專門舉辦了網絡女主播賦能交流提升活動,“萱姐姐”網絡女主播聯盟與宣城市新農人創業協會正式簽署合作協議,讓本土“巾幗網紅”與特色農業資源實現深度融合,為鄉村振興與經濟發展開闢新路徑。

  這項事業

  用“她力量”點亮鄉野

  “鄉村巾幗主理人聯盟的成立,恰似為散落的星辰繪就銀河,為待放的花朵開闢花園。從此,我們不再是孤燈下的獨行者,而是攜手同行的‘追光人’!”宣城市駐滬婦聯主席方莉用詩意的語言表達,“品牌的打造,既需要專業的戰略眼光,更需要一份植根鄉土、回報桑梓的赤子情懷。”

  成立大會上,從寧國市走出去的女企業家王東寧分享了自己的創業經驗。作為上海鼎極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掌門人、朱家角大清郵局的守護者、桐廬流雲鄉墅的聯合創始人,王東寧在滬創業20多年,始終秉持“讓舊物新生,讓城鄉對話”的初心,“用當代語言,講好每一個空間的故事”。儘管她的事業版圖不斷擴展,卻始終心繫桑梓,為家鄉河瀝溪古街精心設計了吉祥物,彰顯一份融在血液裏的鄉情。

  鄉村巾幗主理人,沒有一股對土地和鄉親的深情,怎麼能扎根沃野?“作為一名共産黨員,我始終銘記‘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作為一名女性創業者,我更理解女性在家庭與事業間的付出與堅韌。”朱麗玲介紹,在她負責的項目中,他們優先為本地村民提供就業,目前已創造30多個崗位,女性員工佔比過半。“看到她們從‘全職媽媽’成長為服務主管,從‘農村婦女’變為優秀講解員,我比自己取得成績更欣慰,我們不僅在做一份事業,更在搭建女性實現價值的平台。”

  江成眼裏的成功,本質上是“村民一起參與的成功”。在她看來,鄉村主理人不是“指揮者”,是“牽頭人”,不把村民當“旁觀者”,而是拉着他們一起“挖”價值。沒有他們,再好的想法也落不了地。“眼裏有光,心中有愛,腳下有力量,才能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越走越堅定,越走越開闊!”江成説。

  武學慧&&,作為理事長,她將聚焦宣城特色農産品與鄉村文化,通過策劃活動、對接渠道,助力優質農産品、特色文化走出宣城,提升品牌影響力。同時,聯動長三角巾幗力量,建立常態化交流機制,促進資源共享與跨區域合作,凝聚鄉村振興巾幗合力,共繪“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新圖景。(記者 張敬波)

 

【糾錯】 【責任編輯:吳萬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