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溪鎮:“萬村清萬塘”繪就水鄉新景-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5 11/17 16:11:52
來源:馬鞍山日報

烏溪鎮:“萬村清萬塘”繪就水鄉新景

字體:

  作為烏溪鎮“萬村清萬塘”行動的核心實踐地,七房村錨定“以水美村、以水興業、以水富民”發展目標,以溝塘整治為突破口,統籌推進污水治理、生態保護與産業培育,成功將“水污”變“水利”,“清水”成“富民泉”,走出了一條生態與效益雙贏的鄉村振興之路。

  治水先治污,暢通水系“活脈絡”。七房村將水環境改善作為民生優先工程,通過清淤疏浚打通淤堵溝渠、修建生態岸坡加固水系肌理,恢復村內水體自然連通性與自凈能力。同步推進衞生改廁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全村改廁率達98%,生活污水經管網收集處理後達標排放。昔日“臟亂差”的溝塘蛻變為“水清岸綠”的景觀帶,村民“推窗見綠、出門近水”的宜居願景成為現實。

  面對農村廚房污水、洗滌沐浴污水等“灰水”處理難題,七房村探索生態治理路徑,建成生態濕地處理系統,通過管網直連將“灰水”引入濕地,借助植物與微生物的自然凈化作用,為污水裝上“生態大濾芯”,實現臟水變清水、廢水再利用的良性循環,既解決污染問題,又增添了生態景觀。

  水環境持續優化,為産業發展築牢生態根基。依託改善後的水環境,七房村錨定“生態養殖”主攻方向,對接烏溪鎮漁業綠色循環發展試點項目,在養殖水域安裝生態浮島、種植挺水植物,構建“養殖+凈化”綠色發展模式,實現“尾水”達標排放與循環利用雙重目標,不僅守護了一汪清水,更讓村內水産業“乘水而上”,蟹苗、魚蝦等特色水産因優良水質品質提升,成為市場的“香餑餑”。

  全長800余米、水域面積21畝的殷家長溝,既是連接烏溪大港的重要水系,更是七房村蟹苗基地的“生命線”。2017年,村集體率先在此打造垂釣中心,探索“低密度生態養殖+休閒垂釣”模式,同步推進清淤、護岸工程,讓沉寂的溝渠煥發生機;2022年,創新實施“生態保證金制度”,通過引導承包戶按照標準繳納保障費用,以適度經濟約束倒逼生態保護落實,切實築牢水質長期穩定的堅實防線。

  清水長流,效益倍增。隨着水質持續向好,七房村“水價值”不斷攀升,集體水面畝均收益提高600元,殷家長溝畝均發包費達1500元。2024年依託優質水體培育的蟹苗産業迎來豐收,全村蟹苗銷售收入突破4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超5萬元。如今的七房村,溝渠清水潺潺,蟹苗基地生機盎然,村民在綠水青山中收穫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與獲得感。(通訊員 尤貴芳)

【糾錯】 【責任編輯: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