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壽縣聚焦幹部教育培訓關鍵環節,抓實訓前、訓中、訓後全鏈條管理,有效破解培訓供需脫節、成效不明顯等難題,切實提升幹部教育培訓質效。
發放調查問卷,廣泛徵集培訓意見
每年初,結合壽縣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廣泛收集全縣各級幹部的培訓需求及意見建議,形成培訓需求清單。
建立分層分類需求調研體系。針對不同層級、不同崗位的幹部對教育培訓的需求存在差異性問題,通過問卷調研、個別訪談、召開座談會等,廣泛徵集培訓意見,梳理匯總並全面分析。根據調研需求制定班次計劃清單,包括理論教育、黨性教育、專業化素質能力等7大類培訓內容;建立動態需求反饋機制。壽縣還通過縣鄉黨員教育中心徵集教育培訓意見建議,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建立聯培聯育機制。壽縣設立了壽春、小甸等六個鄉鎮黨校,為確保鄉鎮黨校有效開展幹部培訓工作,建立以縣委黨校為龍頭,鄉鎮黨校聯動的培訓協作機制,共享優質教學資源,確保幹部培訓需求與鄉鎮發展需要的有效銜接。
瞄準幹部實際需求,分類實施幹部培訓
壽縣瞄準鄉科級幹部、年輕幹部、專題班幹部的不同培訓需求,分類施策,在常規培訓的基礎上探索新模式,提升幹部教育培訓實效。
鄉科級幹部開展研學取經。為提升鄉科級幹部履職能力,壽縣探索到先進地區研學“取經”。通過“看、聽、評、議”,引導幹部對標先進、找出差距、 啟發思路、找準路子。在2025年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實行“三人行”小組制度,採取課上課下交流、線上線下交流、理論業務交流等方式,通過小組互助學、督促學、抱團學,推動取長補短。以小組為單位“領題”調研,深入農村、企業等基層一線,形成調研報告49篇,其中有6篇調研報告獲縣領導批示。還積極搭建交流平台,先後舉辦學員論壇、讀書交流會、分組研討等活動10余次。專題班幹部聚焦履職需求。
精心設置課程,科學量化評估
建強“三庫”賦能幹部培訓。針對幹部培訓優質資源不足、效果不佳等難題,整合多方資源,建強用好優質師資庫、精品課程庫、典型案例庫。採取外部聘請一批、本土挖掘一批、內部培養一批的方式,建強優質師資庫。圍繞部門職責、經歷特長等開發課程,舉辦領導幹部上講&精品課推薦評比活動,探索實施優質課程“揭榜領題”計劃,圍繞重點熱點課題開展定向攻關,建強精品課程庫。聚焦人居環境整治、鄉風文明、城市更新等領域徵集典型案例,作為各類教學的基礎素材;從園區發展、基層治理等方面選題,組織黨校教師成立團隊開發案例課程,建強典型案例庫。
建立幹部培訓質量評估制度。&&教學質量評估辦法,從嚴落實課程評價制度,細化量化課程評價指標,參訓學員採取線上“一課一評”的方式,對授課教師的授課選題、授課形式等進行逐一評價,對分值均低於70分的授課教師移除師資課程清單。
建立幹部培訓量化考評機制。縣委組織部會同縣委黨校組建考評小組,採取“平時考評+民主測評”的方式開展考評。班主任根據學員日常表現和參學情況,對照考評指標進行評分;在培訓最後一週,由全體學員進行民主測評。培訓結束後,考評小組對每名學員考評得分、班級排名、表現情況、特點及改進建議5項內容形成綜合鑒定材料,將學員考評情況反饋給學員本人及所在單位黨組織。(江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