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網聚美好安徽|合肥“紫雲山”  攀“新”向未來-新華網
新華網 > 安徽 > 正文
2025 11/12 15:03:31
來源:新華網

2025網聚美好安徽|合肥“紫雲山”  攀“新”向未來

字體:

  新華網合肥11月12日電(周雨濛)近日,“皖美十四五 再啟新征程”2025網聚美好安徽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位於合肥市巢湖之濱的紫雲山(包河)文化創意産業園,體驗文化與科技碰撞的奇幻魅力,感受合肥市文化新質生産力發展的強勁脈搏。  

  紫雲山(包河)文化創意産業園項目濱湖卓越城。 葉玉庭 攝

  這個於今年3月正式掛牌成立、規劃面積79平方公里的文化創意産業園,正瞄準全國一流的目標、千億産業的藍海,致力打造創新文化生産方式的“試驗田”和“加速器”。

  走進園區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各種深受年輕人追捧的元氣瑪特,這些以“潮玩+科技”為特色的文創玩偶,是園區生態賦能的典型代表之一。“企業依託園區資源,構建‘電商+元宇宙+游戲+AIGC’創新模式,並借助安徽文交所‘區塊鏈+版權’試點,實現潮玩IP從創作到落地的全流程版權認證。”企業相關負責人&&,園區不僅在原創保護、數字交易等關鍵環節提供支撐,還匯聚了眾多上下游資源。未來將打造更多具有徽文化特色的潮玩IP,構建一站式潮玩生態場景。  

  展廳內展示的多款AI眼鏡。周雨濛 攝

  展廳一側,安徽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的多款AI眼鏡吸引了大家目光。“這款多模態旅拍眼鏡,搭載獨創的‘變色近視鏡片+AI導游’功能,能識別全球6800個景點,文物識別、實時翻譯、直播等都能通過它完成。”展廳工作人員指着採訪團成員體驗的一款AI眼鏡介紹道。

  據介紹,安徽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在合肥發布了一系列新品,並聯合行業夥伴組建起“智能眼鏡生態聯盟”,將AI技術與硬體産品深度融合,彰顯了文化裝備製造領域的技術躍升。

  “紫雲山”中,技術創新正在為産業發展帶來勃勃生機。安達創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借助人工智能圖像識別打造交互式藝術展,讓人人都有成為“神筆馬良”的可能;徽博文物修復研究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文物CT掃描設備,“喚醒”沉睡千年的文物;合肥靈通機器人公司開創靈童人型智能陪伴機器人的先河,為老人和小孩提供更具互動性的科技陪伴……

  據了解,紫雲山(包河)文化創意産業園圍繞大視聽産業、數字內容産業、創意設計服務業和虛擬現實製作産業、直播産業、數字音樂産業等“3+3”文化創意生態鏈,空間與産業協調配合,政策與資本要素匯聚,構成一城(濱湖卓越城),一園(駱崗公園),十平台(紫雲路文創園、合肥報業數字産業園、中國視界、平安大廈、包河互聯網産業園、望湖城文創園、安徽數字新媒體科技産業園、安徽數字文化科技産業園、合柴1972文創園、皖新文化科技廣場)的總體産業布局。

  2024年園區文化産業主營收入超500億元。今年上半年,園區實現文化及相關産業全口徑收入333億元,招引落地項目104個,計劃投資額98.2億元。

  安徽省委宣傳部文化産業規劃發展處處長謝廣嶺介紹,紫雲山(包河)文化創意産業園深入實施“文化+”戰略,以融合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在文化與科技融合領域,聯動頂尖高校院所,集聚了一批如文物CT掃描、8K超高清攝像等填補國內空白的前沿技術,並推動人形機器人、低空文旅等互動沉浸式應用場景與市場深度對接,已吸引超50家機器人産業鏈企業及超100家低空企業落戶。文旅融合方面,通過組建消費聯盟、打造特色街區與主題公園,形成包公園船宴、罍街“面街”等一批消費新地標,持續提升城市文化魅力。同時,網絡文學小鎮啟動建設,動漫游戲産業依託頭部企業加速集聚,新型文創園區初具規模。

  巢湖之畔、“紫雲山”中,文化與科技的浪涌在正在産業的大潮中碰撞交融。文化新質生産力發展的強勁脈搏,正在“養人合肥”的大地上有力跳動。

【糾錯】 【責任編輯:劉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