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工信廳正式公示2025年全省製造業企業、縣(市、區)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畝均效益領跑者遴選結果,寧國市以亮眼成績再度刷屏——成功入圍縣(市)畝均效益領跑者榜單並位居20強第9位,這是該市連續第三年躋身全省縣(市、區)畝均效益領跑者行列。
與此同時,安徽禾寧日用品有限公司、安徽庫伯密封技術有限公司、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寧國企業強勢入圍全省製造業企業畝均效益領跑者名單,入圍總數佔宣城市近四成,用實打實的數據印證了“畝均論英雄”改革在該市的深度實踐與豐碩成果。
“畝均論英雄”改革實施以來,寧國市始終將其作為破解土地資源約束、激活工業經濟內生動力的“關鍵一招”,錨定“畝均産出最大化、資源利用最優化”目標,走出了一條具有寧國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政策體系的系統性構建是首要保障。寧國市立足縣域工業實際,先後&&《寧國市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實施辦法》《寧國市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工業企業評價實施辦法》等一系列文件,建立起涵蓋畝均稅收、畝均主營業務收入、研發投入佔比、單位能耗增加值等多維度的評價指標體系,將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用地3畝以上的規下工業企業全部納入評價範圍,實現“應評盡評”。根據評價結果,該市對企業實施A、B、C、D四級分類管理,對優質企業給予要素傾斜、政策激勵,形成“優者上、庸者讓、劣者汰”的鮮明導向。
在政策的精準引導下,寧國工業企業主動投身改革,掀起了一場“向存量要空間、向增量要質量”的轉型熱潮。作為此次入圍的龍頭企業之一,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深耕密封件領域數十年,近年來通過“畝均論英雄”評價的倒逼與激勵,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推進智能化改造,淘汰低效産能,將有限的土地資源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産品生産線集中。如今,該企業畝均稅收較改革初期提升近50%,研發的高端密封件産品成功配套國內外知名汽車廠商,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成為“畝均效益提升+技術創新突破”的雙重典範。
同樣入圍的安徽庫伯密封技術有限公司,聚焦密封材料細分領域,通過優化生産流程、引入自動化設備、提升精益管理水平,在佔地面積未增加的情況下,産值年均增長15%以上,畝均主營業務收入突破800萬元。“‘畝均論英雄’讓我們深刻認識到,土地不是用來‘佔’的,而是用來‘生’的。只有把每一寸土地都打造成‘高産田’,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該公司負責人的感慨,道出了寧國眾多企業的共同心聲。
企業的轉型活力,匯聚成區域發展的強大動能。此次寧國10家企業入圍全省製造業畝均效益領跑者名單,覆蓋了密封件、日用品、裝備製造等多個優勢産業,形成了“龍頭引領、中小協同”的企業集群效應。這些企業不僅自身畝均效益突出,更通過産業鏈上下游協同,帶動了整個産業集群的質量提升。數據顯示,寧國市規上工業企業畝均稅收、畝均營業收入較改革前翻番增長,研發投入佔比從2.1%提高至3.5%,單位能耗增加值下降18%,一系列關鍵指標的顯著改善,彰顯了改革對工業經濟質量效益的全方位提升。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寧國市的“畝均論英雄”改革並非簡單的“以數據論高低”,而是始終堅持“激勵與幫扶並重、淘汰與轉型並舉”的原則。對於評價結果靠後的企業,該市並未“一退了之”,而是組建專項服務專班,針對企業存在的技術瓶頸、管理短板、資金困難等問題,提供“一企一策”精準幫扶,通過引導技術改造、推動兼併重組、引入戰略合作等方式,幫助企業盤活存量資源、提升效益水平。近三年來,寧國市累計推動50余家低效企業完成改造升級,盤活閒置土地近千余畝,讓“沉睡資源”重新煥發生機。
“畝均論英雄”改革丈量的不僅是土地的經濟密度,更是發展的質量高度。作為工業大市,寧國土地資源緊張的約束日益凸顯,唯有通過畝均效益提升,才能在有限空間內實現更大發展。下一步,該市將持續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進一步完善評價指標體系,擴大改革覆蓋範圍,將評價結果延伸至園區招商、項目落地、政策兌現等各個環節,推動資源要素向戰略性新興産業、高新技術産業、專精特新企業集中,培育更多畝均效益“標杆企業”。
同時,寧國市將以改革為支點,撬動工業經濟全鏈條升級。在産業鏈層面,聚焦密封件、汽車零部件、高端裝備製造等優勢産業,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産業集群;在創新層面,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攻克“卡脖子”技術,提升産品附加值;在服務層面,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讓“畝均論英雄”成為寧國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鮮明標識,為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實現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從連續三年的榜單領跑,到企業集群的效益突圍,寧國市用實踐證明,“畝均論英雄”不僅是破解資源約束的有效路徑,更是推動縣域工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引擎。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寧國正以改革之筆,在每一寸土地上書寫“效益優先、質量至上”的新篇章。(吳夢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