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郎溪縣建平鎮立足地方文化資源稟賦,以保護傳承為根基、以活動開展為載體、以融合創新為路徑,持續推動非遺活態傳承與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文化動能。
堅持“發掘+申報+展演”三措並舉,夯實文化傳承根基。一方面,積極推進非遺申報工作,成功申報倉裏舞獅、梵王寺青獅、中下灘龍燈、傅家老屋燜醬4項縣級非遺,以及建平竹編(傳承人呂發章)1項市級非遺,進一步充實縣域非遺名錄體系。另一方面,搭建非遺展示平台,精心組織龍村灣龍燈“二月二”展演活動,吸引5000余名游客到場觀看;同時推薦龍村灣龍燈參與宣城市第三屆民俗文化季,聯合中下灘龍燈參加郎溪縣民俗展演,讓本土非遺走出鄉村、走向更廣闊舞&。此外,邀請皖南大鼓傳承人李修順開展傳承宣講18次,以“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傳統曲藝,持續擴大非遺文化影響力。
開展多樣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依託農旅融合項目,以縣域首家鄉村旅游咖啡館“盆形村咖”為載體,策劃舉辦“盆形有座山”音樂節、“山野有歌・咖啡有詩”民謠音樂季(三期)、“啡香漫五一,村野享自由”五一系列活動(三期)、“黃咖奇遇,封藏雅韻”古南豐封藏大典聯名活動等,將咖啡休閒、音樂藝術與鄉村風光相結合,累計吸引客流1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5萬元,讓文化成為帶動鄉村旅游的“流量密碼”。此外,紮實推進“送戲進萬村”“送電影下鄉”惠民工程,累計完成“送戲進萬村”活動9場、“送電影下鄉”活動108場,將優質文化資源送到群眾家門口。
強化責任落實,築牢文物安全防線。一方面,加強文物保護宣傳,開展“保護文物 人人有責”主題宣傳活動,普及《文物保護法》知識,提升群眾文物保護意識;另一方面,嚴格落實文物安全責任,配合上級文物部門完成文物安全專項檢查工作,同時加強旅游場所安全管理,對5個農家樂開展安全檢查並督促整改環境污染相關問題,對2個旅游廁所實行“專人負責、一廁一碼”管理,更新制度牌上墻,以堅實安全保障護航文化與旅游健康發展。
下一步,郎溪縣將持續深挖文化旅游資源潛力,在非遺活態傳承、文旅融合創新、公共服務提質上持續發力,不斷擦亮建平文旅品牌,讓文化“軟實力”成為推動區域發展的“硬支撐”,為郎溪縣建設文旅強縣注入更多活力。(李長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