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草地音樂會的旋律在天鵝湖公園響起,市民們席地而坐,這份觸手可及的“松弛感”,正是合肥蜀山“公園+”建設遞交的最新答卷。在合肥市蜀山區,公園已超越了傳統的“綠地”概念,從單一的觀光地到多元的生活場,悄然引領着公園從“賞綠”到“享綠”的功能性革命。
人文湖畔從生態綠地到“生活客廳”
“放假來這裡喝杯咖啡、曬曬太陽,感覺像在度假。”在天鵝湖公園的湖畔咖啡屋,市民陳先生這樣感慨。在天鵝湖畔,湖畔咖啡屋一座難求,悠揚的民謠與咖啡香氣交織,營造出充滿文藝氣息的社交角落。

煥新升級後的天鵝湖公園,是“公園+文化+休閒”的典範。傍晚,在天鵝湖公園的大草坪上,“草地音樂會”如期上演。市民席地而坐,在微風中伴着音樂搖擺,充滿“松弛感”的一幕已成為公園新常態。從節日期間的詩歌展覽、草坪瑜伽、詩歌朗誦會,到常態化的文化活動,天鵝湖公園已成功從合肥的“城市封面”,進階為一個能滋養市民精神的“生活客廳”。

“來到公園,不僅可以賞景,還能運動健身,玩累了還可以坐下來喝杯咖啡。”蜀山城投運營集團副總經理周靜&&,天鵝湖公園將公共區域充分開放,鼓勵消費場景向外延伸,讓市民在自然中享受商業服務帶來的便利與體驗。閱讀節、藝術展、音樂演出等活動的持續舉辦,讓公園成為“全天候”休閒目的地。
自今年5月開業以來,天鵝湖公園的人流與消費數據雙雙提升,已成為合肥新晉的“網紅打卡地”。
智慧運動科技賦能全民健身空間

蜀山城市運動公園,以187.5畝的規模,重新詮釋“公園+體育+科技”。這裡是運動愛好者的理想勝地,智慧與活力在此交織。
合肥首個室外紅土網球場讓人體驗法網標準場地的魅力,專業級的足球場、籃球場等一應俱全。它更是一座“智慧”公園,智慧步道通過人臉識別記錄運動數據,智慧騎行設備能提供個性化健身建議。

這種“公園+體育”模式的活力,在近日於此舉辦的2025城市腰約腰旗橄欖球聯賽華中賽區(合肥站)比賽中得到極致展現。全國38支球隊、近450名腰旗橄欖球運動員在此角逐。公園通過持續舉辦多元化賽事,正構建着一個完善的社區運動網絡,成為凝聚人氣的城市活力芯。

活力濱水綠色空間“圈粉”全齡段
當清晨的陽光灑向南淝河畔,家住附近的居民楊瑞龍正在綠意盎然的南淝河游園裏,對着波光粼粼的河水,悠然吹響薩克斯。
這條南淝河南岸的綠廊,是“公園+生態修復+全齡友好”理念的集中體現。在生態修復層面,南淝河游園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林木,並補植鄉土植物,利用凈化設施改善濱水生態,構建起一道韌性十足的綠色廊道。在全齡友好層面,設計充分關照不同年齡段的需求,為兒童設置了林下攀爬區、沙坑與鞦韆,為青少年提供了籃球半場與滑板空間,為長者打造了適老化的健身區與安靜的棋藝平台,貫穿全程的無障礙通道,讓這片綠色福祉滋養着每一位市民。

從天鵝湖畔的文化浸潤,到運動公園的活力綻放,再到南淝河濱的生態全齡化改造,在“人民城市”理念指引下,蜀山區精心構建“公園+”新格局,以多元功能回應群眾需求,以複合場景激活公園活力,為市民帶來可感可及的生活品質提升,讓城市生活愈發豐富多彩、近悅遠來。(王璇 陳雨 葛慶釗 季雲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