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産無小事,必須注重預防、積極普法。請問縣應急管理局如何統籌用好身邊的事故案例,做好針對性的法治宣傳教育,推動全社會提高突發事件預防和應急能力?”“食品藥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的健康與生命安全,請問縣市場監管局如何進一步加大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和執法力度……”在日前召開的太湖縣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上,縣人大常委會委員圍繞普法工作中的關鍵問題精準發問,縣司法局、縣教育局、縣資規局、縣市場監管局等10個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現場應詢。
找準“切入點”,確保“問得準”
為確保專題詢問靶向精準,太湖縣人大常委會在專題詢問前成立調研組,通過實地走訪、座談交流、查閱資料等多種形式開展專題調研,全面掌握全縣“八五”普法決議落實的第一手情況。2023年,縣人大常委會已對“八五”普法決議落實情況開展中期評估檢查,持續跟蹤監督普法工作推進態勢,為此次專題詢問奠定了堅實的工作基礎。
調研發現,“八五”普法以來,太湖縣在法治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共創建市級以上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126個,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15個;選優配齊87名政法幹警兼任全縣中小學校法治副校長,五年來,累計開展校園法治巡講活動500余場次,受教育師生6萬餘人次,實現青少年學生法治教育覆蓋率100%;在全縣186個村(社區)培育“法律明白人”2942名,充分發揮其在基層法治宣傳和矛盾糾紛化解中的重要作用。同時,調研也發現“八五”普法工作在責任落實、普法實效、資源整合等方面仍有一些不足,為專題詢問明確了重點方向。
把握“關鍵點”,確保“答得實”
“調研中發現行政機關按照‘誰執法誰普法’的要求落實普法責任制的力度和精準性、實效性還不夠。請問縣司法局在組織、協調、推動普法責任制的落實上,如何進一步壓實行政機關普法責任?”“據了解,現在仍有一些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存在虛設‘道德與法治’課程,課程大多數被其他課程所佔用情況,請縣教育局就開齊開足‘道德與法治’等法治課程談談下一步安排和打算。”“近幾年來,我縣文體活動比較多,但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進行普法宣傳還不夠。請問縣文旅體局如何鼓勵和支持我縣本土優秀法治文藝作品的創作和推廣?”10名縣人大常委會委員圍繞“壓實普法工作責任”“加強重點領域監管”“規範行政執法行為”等群眾關切的重點問題接連發問,直擊普法工作的痛點難點,“辣味”十足的詢問讓應詢單位感受到壓力。
面對詢問,各相關部門負責同志態度誠懇、直面問題,逐一作出回應。“太湖縣司法局將充分發揮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牽頭抓總作用,從強化統籌部署,緊盯‘關鍵少數’,創新方式載體等三個方面,組織、協調、推動‘誰執法誰普法、誰管理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落地見效。”“‘部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道德與法治’課程存在虛設或被佔用’的現象,確實是當前我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環節。我們建立了法治副校長網格,開展了黃梅戲進校園、普法宣講進校園等形式多樣的普法活動,但在確保國家課程剛性落實這一基礎性、根本性環節,還存在責任壓得不實、督導檢查不夠到位的問題,縣教育局深刻反思,堅決予以糾正和規範。”一件件答覆既坦陳了造成問題的原因,又清晰闡述了工作舉措,更作出了明確承諾,充分展現了應詢單位抓實整改,改進工作的誠心與決心。
築牢“落腳點”,確保“改得好”
“縣人大常委會的專題詢問,是監督更是支持,是檢視更是助力。”縣政府分管副縣長張忠新現場表態,縣政府將以釘釘子精神推動整改從“有交代”向“真落實”深化,確保應詢答覆逐個落實、見底清零。
“詢問問出了監督力度,應詢答出了整改誠意。”縣人大常委會委員范效九&&,希望各部門兌現應詢答覆,持續鞏固拓展“八五”普法成果,科學謀劃推進“九五”普法,全面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
“專題詢問不僅要‘問得好、答得好’,關鍵要‘改得好’。‘八五’普法即將收官,‘九五’普法揚帆在即,各單位要以此次專題詢問為新的起點,認真總結經驗,提前謀劃布局,推動全縣普法工作再上新&階。”該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加生要求。
接下來,太湖縣人大常委會將對審議意見落實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形成“詢問—答覆—測評—落實—問效”的閉環監督機制,讓“人大之問”真正轉化為群眾看得見、摸得着的成效。(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