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晚,中國煤礦文工團帶來的《山水歡歌》綜藝晚會在含山劇院上演,古典舞《霓裳》中水袖如雲般翩躚流轉,與京劇《梨花頌》的清越唱腔交織成一幅流動的聲光畫卷,讓千余名觀眾在家門口就欣賞到一場國家級藝術盛宴;次日晚上,2025國際籃球明星挑戰賽的哨聲在縣體育館吹響,美國ABA職業聯賽芝加哥怒火隊與澳大利亞維多利亞精英籃球隊的激烈對決,瞬間點燃了整座城市的運動熱血。兩場高品質活動接連登場,正是含山縣近年來深耕“文旅融合”發展的生動縮影。
以文化為魂:讓千年遺址“活”起來
10月30日下午,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由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指導,全國30多家省區市廣電媒體記者組成的“錦繡安徽全域綻放”調研團,走進凌家灘遺址博物館,循着“鑒往知遠”“玉耀長河”“文明互鑒”三大展區脈絡,近距離觀摩玉龍、玉鷹等玉器珍品。在講解員的生動講述中,記者們目光追隨5000多年前的文明脈絡,感受着“中華文明先鋒”的璀璨魅力。
揚州市新聞傳媒中心主持人錢曉瑋感慨説:“這是5000多年前的文化,古人用最簡單的石頭、用玉就能做出這麼好看的飾品。”
文化賦能讓遺址煥發新生。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關鍵一環,凌家灘遺址借場景再造與內容創新之力,讓文物“活”入人心。以凌家灘文化為核心IP的文旅綜合體,已成為集遺産展示、研學旅游於一體的“國家名片”,正朝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目標穩步邁進。
以生態為底:讓山水景區“火”起來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王安石筆下的褒禪山,如今成為文旅融合的典範。10月19日舉辦的2025長三角自行車聯賽(含山褒禪山站),選手們穿梭於華陽洞、伍子胥古道等景點間,盡享“車在畫中行,人在景中游”之美。

含山的文旅融合,不囿於“看景”之淺,更致力於“入景”之深。縣文旅投公司匠心打造了“研學之旅”“森林康養”等主題線路,串點成線、連線成面。褒禪山景區推出《重游安石路》《跟着子胥闖昭關》古裝劇游,帶動褒禪山景區國慶期間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長18.76%,營收增長84.91%,其中二銷佔比達41.88%。正如縣文旅投公司分管負責人張璐所説:“我們讓山水與人文共舞,讓游客在自然中觸摸歷史,在文化中感受山水靈性。”
以美食為媒:讓煙火滋味“香”起來
一碗老鵝湯,熬出含山味道。銅閘鎮“鵝遇美食村”的草坪上,游客孫先生一家正體驗鐵鍋燉大鵝的樂趣:“人均80元就能吃到地道農家菜,真不貴!”
美食IP帶動全域消費。以9月份舉辦的“超級皖”美食爭霸賽為契機,含山推出“美食+景區”聯票折扣,發放“尋鮮消費券”,串聯凌家灘、太湖山與美食打卡地,讓“舌尖上的含山”昇華為“心間上的文化”。據銅閘鎮副鎮長司加玉介紹,國慶期間銅閘鎮餐飲“一桌難求”、民宿“一房難訂”,“鵝遇美食村”帶動全鎮消費超100萬元,農特産品銷售突破50萬元,餐飲住宿平均入住率超80%。
數據見證融合成效:2025年國慶中秋假期,含山接待游客34.36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8%和17%。從凌家灘文化的源遠流長到老鵝湯的唇齒留香,從國家級演出的流光溢彩再到國際賽事的激情碰撞,這座小城正書寫着“文化有根、旅游有魂、發展有勁”的新篇章。(李佑勝 許亞麗 徐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