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安徽農業大學“大別山道路”40年暨服務鄉村全面振興大會在合肥召開。

安徽省政協副主席馬傳喜在致辭中對安徽農業大學服務“三農”取得的成績、取得的快速發展予以充分肯定。他強調,要砥礪育人初心,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將辦學育人方向與“三農”需求緊密相連,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水平和質量,努力培養更多知農愛農專業人才;要矢志強農報國,瞄準世界農業科學前沿和關鍵技術領域,主動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以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服務農業強國、強省建設;要服務鄉村振興,充分發揮高素質人才培養主陣地、高水平科技成果策源地、高層次創新人才聚集地的作用,把論文寫在田間地頭、江淮大地,在服務“三地一區”建設和鄉村全面振興的征程中擔重任、當先鋒。
安徽農業大學原黨委書記、校長江澤慧通過視頻方式致辭,她深情回顧了自己作為“大別山道路”的親歷者、見證者、堅定支持者,與廣大師生共同扎根革命老區、服務脫貧致富的奮鬥歲月。希望安徽農業大學繼續沿着“大別山道路”闊步前行,勇擔歷史重任,搶抓發展機遇,全面深化綜合改革,大力提升辦學水平,為農業強國戰略和鄉村全面振興作出更大貢獻,續寫強農興國的壯麗篇章。
安徽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張慶亮對關心支持學校改革發展的各級領導、嘉賓&&衷心感謝,向“大別山道路”的親歷者、推動者、耕耘者致以崇高敬意。他&&,40年來,學校始終站在服務“三農”的最前沿,將“大別山道路”這條開放辦學之路、特色發展之路、科技興農之路越走越寬;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大力推進立德樹人工程和新農科建設,培養了一大批知農愛農專業人才;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推動有組織科研,産出一大批興業富民的科技成果;堅持校地協同、校校聯動,打造了一大批扎根大地的服務團隊。他&&,學校將始終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堅持改革開放創新的辦學理念,堅定不移走好新時代“大別山道路”,書寫好安徽省“創新之問”的“安農答卷”。
金寨縣委書記張澗向四十年來扎根大別山區、深耕老區“三農”事業的安徽農業大學專家教授&&衷心感謝,向為校縣合作傾注心血的領導、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他&&,四十年來,雙方共同書寫了“校縣合作”的典範,打造了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金寨樣板”,金寨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希望雙方開展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更高水平的合作,努力取得更高質量的發展成效。
安徽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操海群主持開幕式。他&&,“大別山道路”40年,是學校矢志強農報國、主動擔當作為的40年,是敞開大門辦教育、扎根一線作貢獻的40年,是探索高質量發展特色路徑、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的40年。學校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打造“大別山道路”4.0版本,更好地凝聚力量,鼓足幹勁,扎根江淮大地,爭創一流大學,努力為服務鄉村振興和高水平江淮糧倉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會上,舉行了校地、校企合作簽約儀式,安徽農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吳祥為代表學校與川紅茶業集團有限公司、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廬江縣、小崗村簽署合作協議;舉行了“1+5”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合作簽約儀式,安徽農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江海洋代表學校與淮北市、亳州市、蚌埠市、六安市、銅陵市、安徽省農墾集團簽約。本次大會還舉行了《大別山道路40年》著作發布儀式。(鄭雪林 胡正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