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五河縣新集鎮針對鄉村産業“小、散、亂”、運營持續性不足、帶動效益不突出等痛點,以鄉村振興産業園為載體,通過系統規劃、資源整合、資金撬動、利益聯結四重舉措,探索鎮域經濟發展新路徑,有力推動鄉村産業實現提檔升級。
新集鎮以規劃引領産業規模化發展,從空間、項目、資源三方面夯實基礎。優化空間布局。在鎮區交通樞紐周邊預留1400余畝建設用地,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産業;同步制定為期三年、總投資約9000萬元的産業園發展規劃,明確目標路徑。精準項目設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經深入調研與專業諮詢,在2025年銜接資金下達前,完成産業園一期4棟約3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設計(含25152平方米生産區域、4848平方米多層辦公空間)。高效整合資源。優先收儲新&居、新集居兩村60余畝區位優勢土地,統籌銜接資金、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資金等共計2900萬元,集中投入産業園一期建設。

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結合,放大財政資金杠桿效應,推動産業園高效運營。精準招商建平台。開展“築巢引鳳”行動,建立762名在外成功人士動態信息庫,通過舉辦座談會、以商招商等方式,已引進2家企業入駐,另有3家企業在談。政策撬動聚資本。用2900萬元銜接資金按企業需求建設廠房及基礎設施,引導企業自主投入辦公、生産軟硬體,直接撬動約5500萬元固定資産投入,預計帶動年産值2.55億元。同時,對接金融機構,為入園企業爭取400萬元在談貸款。優化服務保運營。推行“訪企入村+現場聯合辦公”模式,由鎮領導牽頭及時響應企業訴求,目前已高效解決6項企業問題,確保企業“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
以保障民生為出發點,構建多元利益聯結機制,讓發展成果惠及群眾。多元共建聚合力。引導新&居、新集居兩村投入420余萬元參與土地收儲和基礎設施建設,動員22戶農戶自願流轉土地37畝,形成“政府+村集體+農戶”共建模式。壯大集體強根基。建立産業園收益分配機制,將每年約210萬元收益與全鎮14個村居集體經濟挂鉤;目前産業園一期可帶動各村居年均增收210萬元。創新帶農拓渠道。探索“入園企業+農戶”“入園企業+村集體+農戶”模式:通過務工、訂單合作直接帶動500戶農戶年均增收7000元以上(含脫貧戶/監測對象不少於30戶);通過土地流轉、培訓、公益性崗位、集體救助等間接帶動700戶次農戶年均增收3000元(含脫貧戶/監測對象約240戶次)。
下一步,新集鎮將持續優化産業園運營機制,提升招商引資質效,拓寬聯農帶農渠道,力爭將産業園打造成縣域鄉村産業發展示範標杆,以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全面振興,讓更多群眾共享發展紅利。(張子祥)

